可怕!蛀牙细菌大暴走「侵犯骨髓」 美魔女脸肿成面包超人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SETN,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记者陈弋/台北报导

    口腔卫生事涉全身健康,绝对不只是嘴巴里的小问题。台南一位妇人下巴红肿还流出黄棕色颗粒分泌物,就医确诊「放线菌病合併骨髓坏死」。蛀牙细菌不但侵犯她的骨头,还在口腔和下巴之间钻出一条密道般的「瘘管」。

    *(photo:SETN)
    *(photo:SETN)

    ▲图左:病患右下颔红肿,合併黄棕色颗粒分泌物;图右:经过引流和外科清创及口服抗生素治疗后的病灶。(图/安南医院提供)

    一名无重大病史的中年妇人施女士,因多日右下颔(下巴)红肿合併黄棕色颗粒分泌物,前往安南医院皮肤科就诊。经检查发现,她有多处蛀牙及疑似皮内瘘管(Sinus tract),触诊挤压有脓样分泌物及黄黑色颗粒,因此安排全口扫描X光摄影(Panoramic x-ray)及皮肤切片。

    *(photo:SETN)
    *(photo:SETN)

    ▲皮肤切片下可见皮肤溃疡及发炎细胞聚集在大量细丝状细菌周围,病理化学染色证实该细菌为格兰氏阳性、抗酸性染色阴性、GMS染色阳性之放线菌。(图/安南医院病理科医师颜经洲协拍)

    切片可见皮肤溃疡及发炎细胞聚集在大量细丝状细菌周围,再经病理化学染色,证实该细菌为放线菌(Actinomyces species)。医师同时也发现她的下颔骨合併骨髓坏死,后续透过引流、外科方式清创与口服抗生素来治疗。

    皮肤科医师罗子焜表示,放线菌病主要发生于颈面部和胸腹器官,其中颌骨易被感染。放线菌种类繁多,在自然界分佈广泛,土壤、空气跟水源中都有放线菌的存在。

    罗子焜说,放线菌病主要肇因于以色列氏放线菌(Actinomyces israeli)所引起的慢性化脓性皮肤炎,常有瘘管形成并流出带硫磺色颗粒(Sulfur granule)的脓液。放线菌属于厌氧细菌,感染源主分内源和外源性,内源性经常存在于龋齿中,在拔牙、外伤和口腔外科手术后都可能引起感染,而外源性则通常来自咬伤,在感染后常合併细菌感染,损害情形会由中心逐渐通过瘘管向周围侵犯皮肤和皮下组织,甚至到达至肌肉、骨骼跟内脏等部位。

    *(photo:SETN)
    *(photo:SETN)

    ▲全口扫描X光摄影发现,下巴的皮肤病灶和口腔之间出现瘘管。(图/安南医院牙科主任邱昶达协拍)

    罗子焜提到,放线菌病最常见感染部位为颈面交界部位及下颌角、牙槽部位。理学检查可见皮下结节,皮肤表面高低不平呈暗红或紫红色。肿大破裂后会形成多发性窦道瘘管,脓液内可见直径1~2mm的淡黄色且坚硬的颗粒 ,咀嚼功能恐受影响。晚期恐侵犯舌、唾液腺、下颌骨、脑、眼以及颈胸部等部位,侵犯下颌骨部位,可能引起骨膜炎、骨髓炎及骨坏死,而极少数颈面部放线菌病病灶,则会侵犯颅骨或脑室。

    药物治疗方面,罗子焜建议首选青霉素或磺胺类药物,手术处理则是将所有较浅病灶及窦道瘘管切除或者切开引流。病人在预防上须注意自身口腔卫生,若发现牙齿发炎及牙周病时,就要尽快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