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岁智障女孩嫁 55 岁单身汉 村民:一个傻子轰动了全中国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MyZaker,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原标题:农村智障女性的婚恋困境:被当作生育工具,有的被打被抛弃

    *(photo:MyZaker)

    朱洼村宁店组一景,新娘家所在地。

    文 | 周航 编辑 | 王珊

    摘要:这原本应该是场低调的婚礼。婚车两辆,酒席三桌,新娘家只到了三个人,其余都是男方亲戚。炖鸡、炸鱼和大块红烧肉,是婚宴上最重头的菜品,一位出席的亲戚说," 中午吃完人就散了。"

    婚礼双方是各自村庄的小人物,姚家闺女重度智力障碍,村民称其为 " 信子 "(当地方言,意为傻子),55 岁的新郎是个地道农民,之前大半辈子光棍。

    谁也想不到,因为一段现场视频,这场婚礼会引发全国关注。视频里,新娘坐在床边哭泣,喊声凌厉,新郎则不停拿纸巾帮忙擦拭,手机镜头一转,新娘母亲在旁咧着嘴笑。

    最初的传播中,人们以为长相稚嫩的新娘没成年,但当地政府很快通报,女孩出生于 2001 年。通报还称,经专题会议研究,两人同居不违法,但不能办理结婚证。依据相关政策,双方日后若有孩子,可办准生证并上户口。

    通报没有打消所有疑虑。重度智障女孩能否结婚,法律界也没形成统一意见。同样值得审视的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批评指向新郎和新娘父母,但现实的村庄里,人们却普遍理解和支持这场婚礼。

    " 就这么小的事 "

    婚礼过去一个多星期后,新娘姚小瑞所在的河南桐柏县朱洼村宁店组,村民们依旧警惕外人到访。

    3 月 9 日这天,几个村民站在岔路口聊天,看到外人探访,用防备的眼神直勾勾盯着。一个中年妇女直接否认," 俺们庄没有智力不好的 "。另一个老太则说," 闺女出门是常识,这有啥好问的。"

    但当《极昼》作者提到网上流传新娘未成年时,中年妇女立即高声反驳,"20 多了,咋没成年呢?" 信息仅限于此,她眼睛闪了一下,骑上电瓶车迅速离开,剩下的人也不再说话。

    这是一个普通的、宁静的午后,村庄里只有鸟鸣和鸡叫声。地里麦子长到小腿那么高,无人机正在喷洒农药,还没到忙农活的季节,几个村民在院门口撑起桌子打牌,引来不少人围观。

    姚小瑞的父亲姚文书住在一栋两层楼砖房,他曾对《新京报》记者说,自家房子坍塌后,外出打工的弟弟将房子借给他住。院外贴着姚文书立档建卡贫困户的危房铭牌,显示屋子建成于 1998 年。当地 2017 年公示的贫困户名单中,姚文书一家三口贫困原因是 " 没技术 "。姚文书亲哥亦在这份名单里,原因是 " 缺少劳动力 "。

    村民说,姚文书哥哥一直光棍,和弟弟没有分家。一整日,姚家都院门紧闭,无人应答,第二次拜访时,铁门上的小窗被锁住了。

    对姚文书,村民的普遍评价是 " 老实 "。两个上了年纪的女人说,姚文书疼闺女,养了二十年,吃饭,屙屎,都得他来伺候。姚小瑞打小就傻,多数时候待在家里。有的晚上,姚文书会带女儿出门散步,她两只手乱晃,走路别着腿,一深一浅。

    在她们看来,姚小瑞的智力障碍继承自母亲。她的生母也是一个 " 信子 "(当地方言,意为傻子),没人知道她怎么来的,被姚文书带回家,生下孩子几年后消失了。后来,姚文书又娶了现在的妻子,同样不知从何而来,也是个 " 信子 "," 干不了活。"

    姚文书曾对媒体直言,想给女儿找一个人家照顾," 我不把姑娘嫁出去,以后谁管她?" 一个和姚文书同龄的村民很理解他,"(姚文书)68 岁了,你想想,养活不住了,伺候不住了。"

    姚小瑞是村庄里唯一的智障孩子。" 一个还不够呢 ",70 多岁的大娘说。另一个大娘边说边拍大腿,笑得合不住嘴,漏出缺了一颗的门牙," 就一个都惊动了全中国。"

    没人想得通为什么这件事引起关注," 就这么小的事 " " 一个小妮儿,人家找个婆家有什么啊?" 她们将矛头指向那个将视频传上抖音的女人,据说是新郎家来接亲的一个司机," 发那恶心人。"

    除了困惑,也有村民放低声量问," 听那些记者说,信子结婚违法是吗?"

    至于姚小瑞自己愿不愿意嫁人," 她知道个屁!" 一个和姚父同龄的农妇说," 你不给她饭,她饭也不知道吃,你不给她水,水也不知道喝,就是‘信’得那样。"

    *(photo:MyZaker)

    朱洼村贫困户脱贫名单公示

    失语的人群

    姚小瑞的婚礼是在父亲安排下进行的,据此前报道,媒人多次牵线,双方为此已接洽一年多。

    早在十多年前,中国农业大学学者潘璐就发现,在农村地区,村庄和家庭对智障女性的婚姻普遍持积极态度。农村智障女性的婚姻大多是由父母包办,为的是给智障的女儿寻找未来照料者。

    这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刊登在美国一份期刊上的调查显示,75% 的家长反对智力障碍子女结婚、生育。另一项调查显示,95% 的家长满意且不后悔给孩子安排了绝育手术。

    潘璐调研的地点是河北保定的两个村庄。她好奇乡村里智障人群的生活世界。但是学术界对此尚无专门研究,于是她便将自己的博士课题对准了这个弱势群体。

    两个村庄约有 1900 人,潘璐的主要研究对象有 7 人,其中三名男性都没有结婚,四名女性中有三人已经结婚。另一个年轻女孩尚未到婚嫁年龄,但是因为同样存在智力障碍的姐姐已经出嫁,家里并不担心她的婚嫁问题。

    在村庄陆续生活了半年,潘璐观察到智障女性也会渴求婚恋和家庭生活中的亲密情感。一个轻度智力障碍的年轻女性会在丈夫打工返乡的时候,穿上平日舍不得穿的高跟鞋,挽起丈夫的胳膊;另一个不会说话的老妪则拉着潘璐的手,一直比划两个手指。后来潘璐从村民那里了解到,这个手势指的是老人的两个女儿,女儿出嫁后多年没回家,老人一直牵挂她们。

    乡村里的智障女性能步入婚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她们的婚姻权益得到了实现和保障。恰恰相反,潘璐认为,智障女性对自己的婚姻缺少自主决策权,她们自身的意愿和意见被完全忽视了。

    在她的调研中,这些女性的婚姻都是由家里作主,结婚对象也大多是村里弱势男性——年龄偏大、有肢体残疾、家庭经济条件差。一个智障女性的丈夫比她大二十多岁,另一个女性的丈夫则是一个患有视力残疾的大龄男性。这种婚姻组合也往往预示着她们未来家庭生活的艰难。

    婚姻里几乎不存在亲密情感。智障女性难以从丈夫那里获得充分的情感慰藉。那个会在丈夫返乡时穿上高跟鞋的姑娘,婚后基本都住在娘家。而另一对夫妻,尽管共同生活了 20 多年,除了吃饭之外每天几乎碰不到一起,白天各自干活,晚上分房而居。丈夫承认,他不关心妻子白天去做了什么," 在家里看着她就心烦 "。

    这种家庭关系在智障女性的婚姻中并不罕见。姚小瑞所在的河南泌阳县,一个曾带扶贫干部多次探访一户智障人士家庭的司机记得,丈夫对那个智障女人的照料仅限于给口饭吃,住进政府建的扶贫房后,也没将女人接进去,怕她将家里弄脏。

    相比健全人,智障女性在家庭和婚姻中更可能遭受侵害。她们的性防范意识和自我防卫能力较低,更容易成为性侵犯的受害者。一些法律工作者对性侵害案件进行审理发现,智障女性受到性侵害的事件多发生在农村。

    在一些极端案例里,伤害还可能重复发生。北方某个村庄,一个遭受过侵害的女性流落至此,被当地的一个大龄光棍捡回去做了老婆。她没法照顾自己,经常不穿衣服,丈夫每天外出干活时就把妻子锁在家里。

    在河北农村,潘璐看到了这些女性的纯真,热情,渴望与人交往。然而现实中,她们的生活总由健全人决定和安排,她们无法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更无法通过自身的力量改善自己的境况。

    在乡村,智障者面临的障碍不只是生理性的,也有社会和文化的因素。有一次,潘璐和一个智障妇女手拉手出村,商店门口的村民和孩子齐刷刷投来诧异的眼光,这件事很快传开,成了村民们的谈资。

    " 正是由于社会对这个群体的认识不足,特别是还存在很多污名化和社会排斥的现象,所以智障群体的生活状况难以得到改善。" 潘璐说。

    十多年过去,在博士论文结束之后,潘璐没有继续跟进这个研究主题。但是看到有关智障人士的社会新闻时,她总会留意几分。在她看来,这些年来,农村智障群体的生存环境并没有发生太多变化,这个群体依然面临多重问题,例如老年智障者的家庭照料和养老问题、女性智障者的婚姻权益问题以及轻度智障者的学校教育排斥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依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人们对于他们也依然缺乏了解。

    城乡之间

    在农村,一个智障女性很可能会步入婚姻,但如果她们生活在中国一些大城市,很可能面对完全不同的问题。

    2006 年一项对南京市 216 名智障者的调查显示,他们婚姻获得率仅为 12.68%,其中 96.8% 的男性未婚,80% 的女性未婚。2008 年,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陈莲俊访谈了上海 29 位智障人士的家长,只有 6 位认为应该支持智障人士结婚,26 名家长认为智障人士结婚反而会加重家庭负担。

    现实案例中,杭州一位母亲的做法曾备受网友尊敬和推崇。去年,杭州电视台 " 和事佬 " 节目播出过一则纠纷,因为没法和三级(中度)智障女友结婚,一个保安找到节目调解,但女友母亲、年过 70 岁的田阿姨坚决不同意。

    节目里,田阿姨展示了保安发过来的威胁短信," 鱼死网破 ",但她没有表现出一丝惧怕。当时,网友普遍指责保安在 " 吃绝户 ",称赞这位母亲的勇敢和明智。

    田阿姨并非不希望女儿走入婚姻。事实上,女儿二十年前曾有过婚姻,对方是外地到杭州打工的油漆工,两人还生下了儿子,遗憾的是,外孙也有智力障碍,结婚第四年,两人离婚,孩子由对方带," 还是受不了 "。

    尽管如此,田阿姨说,油漆工是个靠谱的人,正直老实,但这个保安就不一样了。认识女儿前,他有同居对象,那个小个子的女人曾经找到田阿姨求情,转述了保安的话," 跟你没有希望,跟她在一起有希望。"

    女儿是自己在报上征婚认识的这个保安,两个人在一起之初,女儿消失三个月,田阿姨意识到不对,将女儿带回家,果然检测出怀孕,她把女儿带去医院,打掉孩子,又做了绝育手术。

    当时的节目中,双方达成一致,五年后,等田阿姨女儿年满五十,能拿退休金后再谈结婚。但田阿姨告诉《极昼》,对方第二天就反悔了。如今,女儿每周六会去一趟保安那。过年期间,保安多次报警,还是要求结婚,其中一次警方让他带走女儿,但他拒绝了,田阿姨记得警察当场就说," 你就是要这张证,不要这个人。"

    田阿姨如今只希望女儿能安稳度到 50 岁。包括残补在内,女儿每个月有一千多块,田阿姨用这个钱给她买了社保,退休后应该能拿到三千块,足够她生活,即使不够,她也相信社区的养老机构能帮到女儿。相比之下,姚小瑞每月享受残疾人双项补贴只有 120 元,另有每月 335 元低保待遇。

    田阿姨所担忧的,无非是女儿结婚后遭受不公待遇,而这样的事情在现实里俯拾皆是。

    中国裁判文书网中,《极昼》检索了 90 份智障人士相关的离婚案件判决文书,绝大多数由智障者一方提出,常见的理由是 " 被打 "," 不管不顾 "。有多个案例,孩子出生后,丈夫抛下了家庭。

    例如安徽郎溪县一起纠纷中,原告女方诉称,2008 年,儿子出生后,被告以在外打工为名,长期不回家,致使原告及子女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顾,故要求离婚。法院第一次驳回离婚诉求,第二次同意了离婚,但也明确,有轻度智力障碍的女方每月需给付子女抚育费 300 元。

    90 份案例中,绝大多数是女方有智力障碍。潘璐根据在河北农村的调查,在论文中写道," 这些智障女性的生物功能从作为社会人的完整属性剥离了出来,生育能力是她们之所以获得和维系婚姻的主要因素。"

    有年龄记录的案件里,男性基本比女性大,最大差距是 20 年,一个 1977 年出生的女人,嫁给了 1957 年出生的男人。

    在这个案例中,原告法定代理人即女方母亲在法院诉称,女儿于 2007 年走失,被男方骗至废品场共同居住生活,且隐瞒原告父母登记结婚。2015 年 1 月,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人民法院对此作出判决," 考虑原、被告结婚时间较长,日后加强沟通,共同努力建设好家庭,夫妻关系仍有和好的可能 ",不允许两人离婚。

    *(photo:MyZaker)

    新郎家所在地,和岗村付爷庙一景。

    " 老实人 "

    张其照比姚小瑞年长 35 岁。在河南泌阳县高店镇和岗村付爷庙组,这个 55 岁的新郎得到了和岳父类似的评价——老实而贫穷。

    付爷庙位于村庄深处,人们依旧住着砖房,村里水泥小路去年才修成。

    张其照的院子地基比其他人家更低。多数村民的砖房建于上世纪 90 年代,但张其照和父亲十多年前才建成现在的一层砖房。屋子两间,左边本人居住,右边则是他上了八十父亲的房间,前几年瘫痪在床,一直都是张其照伺候。院子至今没有像其他人家一样安装铁门。

    张其照和姚小瑞已在村里消失多日,村民们都说,他们被政府带去,帮姚小瑞看病去了。年前,姚小瑞摔到了腿,婚礼因此推迟到年后。至于那天姚小瑞在婚礼上哭,有参加婚礼的村民认为,一方面是因为腿疼,另外也可能是 " 怕生 "。

    堂哥张东岳说,张其照人很老实,在农村,因为闲言碎语或争夺宅基地,村民间难免有纷争,但张其照从没和人起过冲突,而要盖房子一类的事找他帮忙,他立马就到。张东岳女儿也对这位叔叔多有好感,每次回村喊他,他都笑得很开心,虽然话很少,但小时候他还会领着小孩子一块玩。

    她很气愤网上一些谣言,说叔叔买媳妇,她说,张其照原本打算给姚家一两万彩礼,但姚父没收。

    他们都心疼这位亲戚。张东岳比张其照大了五六岁,有一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已经做上了爷爷和姥爷。如果可以选择,张其照肯定也不想娶一个智障女人," 还是穷 "。

    张东岳说,因为家里穷,张其照小学都没毕业,一直务农,加之要照顾父亲,出去打工也是在周边做泥瓦匠。种地收入很有限,这里没有水源,靠天吃饭,时旱时涝,就算麦子、油菜、花生收成好,也卖不了几个钱,只够解决温饱。

    张其照有两个哥哥,一个弟弟,还有三个妹妹,都成家了。有村民提到,他两个哥哥当年是通过换亲结的婚,即将自家女儿嫁出去,娶到对方家女儿。张其照迟迟未能结婚,在堂哥看来,也有性格原因,他内向,不爱说话,一拖再拖,就到了现在这个年纪。

    在付爷庙,比张其照年纪大的光棍,张东岳能数出来三个,都上了 60 岁,是 " 五保户 "," 政府养着他们。"

    性别失衡的背景下,农村的男性婚姻挤压并非新鲜话题。无论是姚家还是张家所在的村庄,村民们谈起如今男孩娶媳妇都会说难。泌阳县城的房价要四五千一平米,再加上车,就要几十万,前段时间一个年轻人娶媳妇,彩礼就给了 9 万 9,这还不算多。

    " 特别是在农村,年轻人基本上打工为业,年轻的女孩也好,结婚的少妇也好,都到城市去了,城市生活要比农村好得多,都看得到现实,导致农村男孩比较难。" 张东岳的儿子张诚分析说。

    张诚在县城生活,专门为了叔叔的事赶回来,他接受了很多家媒体采访,澄清最多的,一是女方已经成年,二是不存在买卖人口。

    " 你觉得智障人士有婚姻权力,值不值得大家去促成?" 张诚主动问了这个问题。

    没等对方说完,他指着院子一棵苹果树提供了自己的见解," 比如说这棵苹果树,不管长得好的,还是坏的,到八月份成熟了,它都要卸果,她虽然是智障不假,但(身体)发育已经成人了,既然已经成人了,就该受到公平对待,不能有歧视。"

    但张诚也不知道,法律中这段婚姻是否可行,这也是他最担心叔叔的一点。

    *(photo:MyZaker)

    泌阳县高店镇和岗村,田野里到处可见机械在抽取石油。

    事实上,律师们对这个问题看法也不一致。之前《婚姻法》框架里,极重度智力障碍者(即一级智力障碍和二级智力障碍)属于医学上认为不宜结婚的情形,但民法典删除了这一条款,这也被视作一个重大进步——保障了智障人士的婚姻权利。

    但一个重度智力障碍人士能否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对此多位律师认为,若和重度智力障碍人士发生性关系,涉嫌强奸罪。不过,也有律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就结婚而言,根据《民法典》对监护人职责的规定," 只要符合当事人利益,监护人可以为当事人做主。"

    理论上,重度智力障碍者无法进行婚姻登记,但在现实中,民政部门没有权限认定是否属于重度智障,多做例行审查,而非实质性审查。裁判文书网中,亦不乏重度智障人士成功结婚的案例。

    对于姚小瑞和张其照来说,泌阳县民政部门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女方因智力障碍无法表达个人意愿,无法办理登记。但当地的通报也称,双方日后若有孩子,可办准生证并上户口。

    没人知道姚小瑞自己怎么想,她想不想结婚,想不想生孩子。舆论过后,这片土地正在恢复往日的平静。今年的桃树早早开了花,在绿色的麦田和金黄的油菜间添了一片粉色。前几日温度骤降,一些村民更忧心的是,今年的桃树还能不能结果。

    ( 文中姚小瑞,姚文书,张其照,张东岳,张诚为化名。实习生吕惠对本文有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