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面临坏账激增或引发融资困难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VO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资料照:中国工商银行在北京一家分行大门上的标志。(2019年4月1日)(photo:VOA)
    资料照:中国工商银行在北京一家分行大门上的标志。(2019年4月1日)(photo:VOA)

    华盛顿 - 路透社12月27日的报道中指出,中国银行业将面临的巨额坏帐会减少投资者们对银行业的兴趣,从而导致中国银行业面临融资困难。

    今年6月,为减小疫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冲击,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呼吁中国金融机构牺牲利润,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推迟贷款偿还、削减各项费用等措施让贷款企业受益。随着疫情消退,宽松措施逐渐收尾,预计接下来会新增大批之前暂未被计入不良贷款范畴的坏账。

    根据国际和中国对银行业的监管要求,银行将急需注入大笔资金作为不良贷款准备金以防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而筹资困难会让疫情期间本就利润锐减的银行业面临雪上加霜的困境。

    针对世界各大型银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大而不能倒”问题,国际清算银行下属的常设监督机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提出了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和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D-SIBs)的概念,并要求对这两类机构实施严格的监管要求。

    今年11月,中国的“工农中建”四大行以及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其他12家银行都被金融稳定理事会列入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巴塞尔委员会的《巴塞尔协议Ⅲ》、金融稳定理事会的总损失吸收能力监管框架(Total Lost Absorb Capability,TLAC),以及本月3日中国央行和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发布的《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都对这类银行做出严格的业务能力和风险吸收能力的要求。

    目前,中国不良贷款率已接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值。根据中国银保监会数据,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不良贷款达2.84万亿人民币,不良贷款率为1.69%,此数据与中国在2009年第一季度2.04%的不良贷款率非常接近。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曾于今年8月表示,预计2020年中国银行业将处置3.4万亿元的不良贷款,而且2021年将面临更大数额。

    据路透社的报道,若要符合金融稳定理事会所设立的要求,到2024年底中国四大行将面临4.7万亿元的吸收损失债务缺口。

    据了解,目前银行业主要通过以下手段处置不良资产:清收、核销、将不良资产重组出售以实现债权转股权、资产证券化融资等等。这类工作通常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接手。

    为应对新冠疫情下企业贷款违约激增而引发的银行坏账攀升问题,本月17日,中国银保监会批准银河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开业。这是中国近20年来首次新增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sset Management Company, AMC)。1999年,中国国务院批准成立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家全国性金融资产公司,分别处置建行、工行、农行、中行和建行四大国有商行的不良贷款。

    据瑞士财金新闻网站Finews报道,这个新增的AMC或许能给中国的中小型银行带来一场及时雨。

    据路透社的报道称,中国的中小型银行未来面临着更大的资金缺口,在吸引投资方面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