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医生荒被政治化 当局疑为大陆医生免试执业开绿灯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VO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香港伊利沙伯女王医院在转送一名武汉肺炎疑似病人。(2020年1月22日)(photo:VOA)
    香港伊利沙伯女王医院在转送一名武汉肺炎疑似病人。(2020年1月22日)(photo:VOA)

    香港 - 香港政府提出进一步放宽非本地医生在港执业要求,解决香港医生人手严重短缺的问题,包括持专科资格的非香港永久居民也可以申请“特别注册”到香港. 外界认为,这为引入中国大陆医护“大开中门”。有人形容,香港的医生荒已变得政治化。香港人是否欢迎中国大陆医生 “走捷径”来到香港?这些医生日后又能否真正融入新环境呢?

    目前香港有一万五千多名医生,政府推算到2040年会欠缺接近二千名医生, 公立医院医生不足问题尤其严重。单靠增加本地医生培训名额不足以解决问题。

    引入非本地培训医生的“医生注册条例草案” 周二(8月31日)在香港立法会由法案委员会审议,政府再修订草案内容。原本只有香港永久居民可申请的“特别注册”安排将放宽,若持有“香港医学专科学院”所认可的专科资格而获本地公营医疗机构聘用,就连非本地居民也可以申请特别注册。

    港府拟为非永久居民医生开绿灯

    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表示,修订综合了立法会及病人组织主流意见,目的是吸引更多非本地医生,尤其专科医生到香港。

    陈肇始说:“现在是特别注册制度的框架被认为过于严格,对于解决医生人手严重短缺效用成疑,这修订绝对不是中门大开,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是基于公众利益,希望(吸纳)更多非本地培训医生尤其专科医生。”

    在殖民管治时期的香港,根据当时的“医生注册条例”,除了香港大学和中文大学的医学学位持有人之外,英国、爱尔兰或认可英联邦地区的医学学位持有人也可以免试在香港执业。

    香港医学会会长蔡坚向美国之音回忆说:“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英国,反正很多说英语的国家都会来香港执业。据非正式统计,(主权归还之前)香港有20%的医生来自外地。我看可能不止。中国大陆来香港的医生也有很多。当时他们要考执照试。香港现在有1万4千多名医生,约有十分之一是来自国内。他们通过了执照试在香港执业。”

    临近1997年,香港积极去殖民地化,立法会也修订了“医生注册条例”,所有非本地毕业生都必须先通过香港医委会的执业试,但随着政府医院人才流失情况越来越严重,部分医学界人士表态,呼吁恢复引入外地医生。

    蔡坚对政府引入非本地培训医生持保留态度。他说,在不少岗位上,专科医生都必须和病人沟通,语言能力十分关键。

    蔡坚说:“当内科、骨科医生,你需要向病人查询痛楚的位置,怎么个痛法,必须经过详细沟通,需要聘请很出色的翻译员才能处理这些案例。以前香港很少聘请不会广东话的医生。长期出任临床工作的医生通常会由海外回来,会说广东话和英语的香港居民出任。”

    今年5月香港政府建议引入非本地培训医生,增加“特别注册”新途径,并设特别注册委员会制定认可的非本地医学院名单,认可院校毕业的香港永久居民医生可申请到香港,在公营机构做满五年,不需要靠执业资格试就可以正式注册。

    随后社会上出现广泛争议。政府当时发声明,强调修改法例并非为引入中国大陆医生铺路,又说, 申请者必须为香港永久居民,旨在吸引在香港以外的香港永久居民回流香港,在公营医疗系统服务。

    亲北京议员和病人组织却关注计划只限永久居民,将无法解决医生短缺。

    业界担心专业水平难维持

    香港民主党医疗政策发言人袁海文。 (袁海文授权使用)(photo:VOA)
    香港民主党医疗政策发言人袁海文。 (袁海文授权使用)(photo:VOA)

    香港民主党医疗政策发言人袁海文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批评新方案有违原意,破坏社会基本共识,使病人担心医生专业水平和操守能否维持。

    袁海文说:“现在公众担心的是医疗素质和专业水平是否达到一定的标准。政府不断的豁免和放宽,(非本地培训)医生没有经过统一考试才是问题所在。部分舆论担心的是,当局明明说好是香港永久居民才能申请,可是一下子连非永久居民也可以。关口会否越开越大,变成没有任何要求的把关呢?”

    袁海文担心,非本地医生来到香港后是否甘于长期在政府医院服务。

    袁海文说:“我留意到,这些‘特别注册’的非本地培训医生可能五到十年内就可以流出私营市场。这是否真能缓和公营医疗医护人手不足的问题呢?我很有保留。实际上很多人可能把这当成踏脚石。”

    在周二的记者会上,媒体追问政府是否以吸纳中国大陆医生为主要目标。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始终拒绝回应。

    接受美国之音专访的香港时评人陶杰认为,香港社会包括本地医生普遍反对引入中国大陆医护人员与意识形态有关。

    陶杰说:“ 香港还是抗拒中国大陆的西医的。就连那些嘴巴上很爱国的香港富豪也是抗拒的。因为中国大陆实行不一样的制度。中国大陆的医生面临非常大的市场压力。比方讲,有各种传言说他们收红包,开刀以前要跟你讨论价钱。”

    他说,外界对中国大陆医生的质疑未必关乎专业能力。

    陶杰说:“所谓的医德就是‘一国两制’的问题 。香港从小培养的医学教育,医德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香港人、香港富豪、香港的医生,甚至香港特区政府的高官本身,他们不是认为中国大陆来的这些医生医术不高明,而是价值观可能跟香港不一样,是这么一种怀疑。”

    北京视香港医生荒为政治议题

    陶杰认为,香港的医生荒在北京眼里已成为政治问题。

    陶杰说:“因为现在香港又掀起了移民潮。随着香港人口老化,医生荒肯定是迫切的问题,加上中国政府也不容许香港长期存在地方权贵主义坐大。他们认为这是政治问题。这个姓陈的局长顾左右而言他,意思就是要为中国大陆医生在香港执业开方便之门。”

    香港立法会失去传统反对阵营后,“医生注册条例草案”获得通过似乎已成定局,但陶杰认为,有些事情并非香港政府说了算。

    陶杰说:“像肿瘤科与心脏科这些专科会逐个领域成为香港政府的试点,逐步开放。但是这一切也不是香港政府说了就能定的。因为人命关天。香港政府即使是立了法,但是医生进来香港是否需要考核?还是资格不用考核就可以承认?有关履历会否有水分?这些恐怕要由医疗专才和协会来把关。政治考虑会遇到专业对抗。香港医疗人员他们也不是傻瓜。”

    在陶杰眼里,香港逐步引入中国大陆医生是大势所趋,但这些医生能否顺利融入新环境则是另一回事。

    陶杰说:“这些医生会否大量积压在政府医院?香港还是个自由市场。私立医院这一块是否还是有一贯的保护主义,不让他们(非本地培训医生)进来?如果真的这样,将来可能会分成两个阶级:一般老百姓到政府医院看病可能就会遇到这些境外医生,但是有钱的还是看香港本地的、他们相熟的医生。我认为将来会出现分流。”

    日后中国大陆医生有可能成为香港医学界的新力量,那么法律等专业界别又会否把大门打开呢?

    陶杰说:“律师比较困难,因为香港的法律毕竟不是大陆这些律师能够了解的,而且律师也像医生一样,有他们的专业资格试。这个资格试在这里是有一百几十年的基础的,并不容易动摇,但是中小学教师引入大陆教师,这就相对比较容易了。以后要加强讲什么国民教育、历史恐怕也是难免了。尤其现在不少教师已开始移民了,剩下的空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