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对中国疑虑渐浓 中东欧转而对台招手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UDN,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中东欧国家近来与台湾互动渐增,与中国关系趋冷。法新社(photo:UDN)
    中东欧国家近来与台湾互动渐增,与中国关系趋冷。法新社(photo:UDN)

    中东欧国家近来与台湾互动渐增,与中国关系趋冷。英国「金融时报」今天刊登专文,分析这些国家如何从期待与北京合作能拉抬经济,转变成现在更忧心任人宰割的心态。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指出,立陶宛3月宣布将在台北设立代表处后,台湾信用卡用户刷卡狂买巧克力等立陶宛产品,花费高达新台币25亿元,如今立陶宛已成为台湾第7大网购市场。

    此外,立陶宛、波兰、捷克、斯洛伐克近几个月宣布对台捐赠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苗;国发会主委龚明鑫10月将率领约65人的经贸投资考察团,访问斯洛伐克、捷克及立陶宛,显见台湾与中东欧国家逐渐发展友好情谊。

    相较之下,一些国家原本希望与中国合作能获得经济利益,现在却更害怕专制强权的宰制,纷纷重新省思与中国的关系。

    智库「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The Polish Instituteof International Affairs)中国事务分析家诗丽娜(Justyna Szczudlik)表示:「中国建立17+1合作(中国与中东欧17国)机制一度令人高度期待,但我们逐渐了解这种伙伴关系无法开花结果,中国向外接触,大致上只是为了外宣。」

    捷克帕拉茨基大学(Palacký University Olomouc)去年与智库「中欧亚洲研究中心」(Central EuropeanInstitute of Asian Studies)联手公布一份欧洲人对中国观感的报告。它们发现中东欧国家当中,仅塞尔维亚、拉脱维亚人对中国多数持正面看法;捷克对中国观感最差,56%持负面态度看待北京,41%回答他们对中国的观感在过去3年间恶化。

    金融时报指出,对经济机遇的期待破灭,是导致上述现象的因素之一。波兰2008年曾试图拉近与中国关系,希望经历全球金融危机后能够提振自身经济,当年波兰也担心过度仰赖欧洲市场,以及来自欧洲联盟(EU)的资金愈来愈少。但波兰之后看清北京意图运用经济力建立影响力,倾中经济利益却很少,这份热情已开始衰减。

    其他引发中东欧国家忧心的事件还包括:北京推出「中国制造2025」计画,追求半导体等核心产业自给自足;2016年中国投资人恶意併购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Kuka);「一带一路」倡议导致伙伴国家债台高筑等。诗丽娜说:「我们发现他们希望插手关键基础建设,试图借由投资计画寻求控制权。」

    政治领域的发展更令这些国家忧心。金融时报指出,对许多中东欧国家来说,1989年脱离苏联占领或宰制,是自我身分认同的重要环节。它们在逃离外国统治的同时,看见北京血腥镇压天安门抗议,令老一辈人持审慎态度看待中国。

    现在中东欧正基于同样理由,忧心关注中俄关系日益紧密。诗丽娜说,中俄2017年在波罗的海联合海上演习「令波兰震惊」。

    此外,对波罗的海国家来说,支持年轻小型民主政体也是原则问题,因为1990年第一个承认它们脱离苏联独立的国家是冰岛。立陶宛总统诺赛达(GitanasNausėda)说:「当年我们获得与立陶宛相隔甚远的小国力挺。冰岛承认我们独立,向全球展现价值与原则在此时此刻的意义仍然重大。」

    立陶宛公然表明对中国态度趋硬,在决定与台湾互设代表处后,与中国彼此召回大使。立陶宛国会也通过批评中国的决议,谴责中国的新疆政策,并要求对中国科技巨擘华为下达禁令。

    爱沙尼亚与拉脱维亚也已明确表态偏好由欧盟带头处理与中国的关系。爱沙尼亚国会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米克尔森(Marko Mihkelson)本月表示:「我们必须考虑未来数十年的情况,以及如何平衡中国期望成为超级强权的独断野心。」

    立陶宛5月退出17+1合作机制后,米克尔森说现行16+1机制进行并不顺利,由欧盟採取更多「共同行动」会比较好。

    但专家认为这项机制迅速拆伙的可能性不高,中国议题线上分析平台「解析中国」(Sinopsis)创办人兼主任马定和(Martin Hála)表示,现在要退出16+1,比起2012年加入机制困难许多。

    马定和表示:「北京威胁恫吓立陶宛带来的教训是,各国得试着集体退出,而非个别行动。但要同步行动可能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