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数据保护法为在华外企增添难题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RFI,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的数据保护法为在华外企增添难题(photo:RFI)
    新的数据保护法为在华外企增添难题(photo:RFI)

    9月24日出版的法国各报头版主题各有侧重:面对全球疫情局面,《费加罗报》强调:全球已接种疫苗人口接近半数,然而,贫穷国家接种疫苗人口十分有限,将对摆脱疫情危机产生直接影响;离开欧盟一年半之后,英国经济显现脱欧后果:日益严重的劳力短缺现象将阻碍经济重振,这是《解放报》突出的重点;《回声报》介绍了欧洲各国采取行动应对能源价格高涨局面;德国周日举行大选以及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在纽约举行的消息,则是《十字架报》和《人道报》分别关注的话题。另外,《回声报》刊出两篇关于中国话题的报道,主要围绕中国出台的新的数据保护法的消息展开。

    中国最近通过的新的数据保护法,被视为位列全球最严格的数据保护法之列,随着新的法律的推出,在中国境外存储和处理数据几乎成为不可能。《回声报》驻京记者Frédéric Schaeffer刊出报道指出:面对中国大幅加强监管机制的决定以及新的数据保护法的推出,许多欧洲子公司遭遇额外困难。一方面,是9月1日起开始生效的《数据安全法》;另一方面,是11月1日起即将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此一法案在很多方面参照了欧洲《通用数据保护条例》(RGPD)。对此,数据开发咨询公司-亚洲55数据(Asie de Fifty-five)负责人司徒睿(Cedric Delzenne)指出:国家不能对科技巨头积累的如此众多的数据袖手旁观,因此决定与欧洲标准看齐。

    相关法律不仅扰乱了中国公司的业务,也改变了外国子公司的游戏规则。从现在起,中国各公司必须检视其数据存储和处理方式,以确保符合法律规范。简言之,从现在开始,中国消费者数据必须在中国境内存储并处理。

    由于数据像劳动力、资本或土地一样被视为生产要素,中国的监管框架极大地限制了它们向国外转移。欧盟商会在年度报告中不无遗憾地表示:在中国境外处理数据,如果触及“国家安全”问题,则被视为非法。而对外国公司而言,“国家安全”这一提法,是一个模糊且宽泛的概念,令外国公司极难做出“明智的决定、并相应地调整其投资策略”。欧盟商会认为,新的法律对包括电信、能源、运输及部分服务行业在内的“基础设施”的严苛要求尤为引发关注,将“对欧洲公司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除爱立信一类的科技公司之外,汽车、医疗保健、金融等许多处理个人数据的行业都将可能受到影响。这些企业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如何从技术上管理它们在中国的业务;第二个挑战,则是如何协调与母公司的互动关系。

    《回声报》驻京记者在另外一篇报道中,突出介绍了欧洲在华企业的担忧。报道指出:面对日益显现打算自力更生的中国,北京的欧盟商会希望能够知道:中国对自给自足的追求,是否将损及外国企业的利益、以及中国的经济增长?欧盟商会周四发布年度报告,提出“中国是否还需要外国公司”的疑问。表明上看,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欧洲公司应该感到满足,因为中国迅速摆脱了新冠疫情,令它们中的许多企业在2020年实现了创纪录的销售业绩和利润。但是,北京打算通过国有企业来加强对经济的掌控,并减少对世界其他地区依赖的愿望,迫使欧洲在华企业思考以下问题:中国是否正在翻过了40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政策这一页历史?

    实际上,已有迹象显现: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隔离的迹象日益明显,根据2020年进行的人口普查,最近十年来,生活在北京和上海的外国人数下降了28%。而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和中国边境的关闭,这一趋势进一步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