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国会友台小组主席12月访台 要反对派认识台湾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ChinaTimes,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立陶宛国会友台小组主席马尔德基斯拟12月初率团访问台湾,将参加一场在立法院举行、聚焦「民主」的会议。图/中央社(photo:ChinaTimes)
    立陶宛国会友台小组主席马尔德基斯拟12月初率团访问台湾,将参加一场在立法院举行、聚焦「民主」的会议。图/中央社(photo:ChinaTimes)

    立陶宛国会友台小组主席马尔德基斯拟12月初率团访问台湾,将参加一场在立法院举行、聚焦「民主」的会议。他近日接受中央社专访时说,「我保证这会是阵容坚强的访团」。

    马尔德基斯(Matas Maldeikis)说,初次访台,阵容十分重要。曾在政论节目与对手用饶舌(rap)聊政治的他,特别邀请政治立场不一的议员参加访团,要让包括反对派在内、预计约6位议员「亲眼看看立陶宛和台湾可如何达成双赢合作」。

    他说,他的梦想是为立陶宛企业界找到与台湾密切合作的利基,让立台双边投资贸易总额能超越立陶宛与中国的合作规模。这是个中、长程目标,但现在就得稳扎稳打、一步步採取具体措施,「立陶宛对其他欧洲国家具示范作用」。

    立法院「台湾与波罗的海三国国会议员友好协会」会长、民主进步党立法委员邱志伟8月中旬曾致函邀请马尔德基斯、外交委员会主席帕维里欧尼斯(Žygimantas Pavilionis)等立陶宛国会议员访台。马尔德基斯已确认将组团访问,成员及行程尚未完全定案。

    立陶宛允许台湾在首都维尔纽斯(Vilnius)设立以「台湾」为名的代表处后,8月以来遭北京以经贸、外交手段强力施压。

    受到影响的立陶宛企业对政府颇有怨言,不满外交政策随执政党更替而变化,企业因此无端遭殃且难以从长计议。政治、学术界也有意见认为政府的外交决策缺乏缜密规划;在野党则借题发挥,质疑执政联盟为了抽象价值赔上民众实质利益,且逼着立陶宛同时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中国为敌,对外政策充满「愤怒」、「仇恨」。

    马尔德基斯告诉中央社记者,他「友台」是为了立陶宛的国家利益,「若这刚好也对台湾有利,那很好」。

    他引用官方数据指出,至今年初,中国对立陶宛的直接投资累计净额约780万欧元;相较之下,立陶宛对中国的投资约4000万欧元。他提到,立陶宛政府基于国家安全考量阻挡中国掌握主要海港克莱佩达(Klaipėda)、铁路网等基础建设后,中国对立陶宛的投资即停滞。

    马尔德基斯说,为因应莫斯科屡透过经贸手段进行政治施压,立陶宛在2010年代转而大举投资中国市场,政府也推出各项措施协助企业,但时间证明,就算立陶宛为了商业利益努力「配合」北京、刻意忽视中共的集权本质和对法治的藐视,并加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17+1「对话」机制,中国市场依然不开放。

    不同于批评者所宣称立陶宛因对外政策「特立独行」而自食恶果,马尔德基斯说,立陶宛的遭遇绝非特例,北京对国内外企业的强势控制手段显示,集权体制并不需要真正自由的市场。

    此外,中国正採取措施强化经济自给自足的能力、降低国内经济对全球供应链的「曝险」程度。马尔德基斯说,这意味国外企业将逐步被挤压出中国市场,受害的「不会只是立陶宛」。

    他提到,2020年,立陶宛对中国的货品出口贸易额约3亿欧元,大约是对哈萨克出口额的一半。他问,难道哈萨克可以因此认为它有权力指挥立陶宛的对外政策?此外,立陶宛对中国的出口量在今年上半年下滑40%,「当时可还没有台湾代表处这个议题」。

    据马尔德基斯了解,立中外交风波主要影响自中国进口原物料、零组件等货品的立陶宛企业;立陶宛对中国的出口贸易额大约只占立陶宛整体出口数据的1%,影响不大。政府已出手协助企业,包括在其他国家开发市场新机会,部分企业也透过绕道拉脱维亚、波兰等国进出口试着解决问题。

    马尔德基斯强调,若为了市场牺牲主权,最终会市场、主权都落空,这是立陶宛与强邻俄罗斯交手多年的经验,「他们就是不要看到你独立自主」。

    2013年,莫斯科突然宣布立陶宛乳制品含有害细菌,下令禁止进口。当时立陶宛有高达85%乳制品出口俄罗斯,广受当地消费者欢迎。在此之前,立陶宛的「亲欧」路线屡引发莫斯科不满。

    马尔德基斯说,问题核心其实不在立陶宛、也不在台湾,而在于中国、俄罗斯这样的政权本质上就是敌视自由、民主,无法与自由市场和民主政体进行正常、长远的合作,它们的所谓合作往往只是「战术」考量,最终要服务更大的战略利益,而战略利益往往就是破坏、颠覆自由民主的环境,因为这样的外部环境威胁执政集团的根本利益。

    相反的,马尔德基斯说,一如台湾,立陶宛只能在自由民主的环境生存,惯行威权的政权「才不在乎你的利益」,若有必要,「能轻易把你卖了」。

    记者询问,立陶宛总统办公室和外交部在对中、对台关系上,似乎步调不太一致,总统瑙塞达(Gitanas Nausėda)及其幕僚的对外发言较外长蓝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保守,相关现象在立陶宛国内引发讨论,这是否意味政策风向转变。

    马尔德基斯说,这其实与立陶宛国内政治有关,不意味立陶宛政府对台湾的态度有重大改变。他说,其中一个因素是,在立陶宛,总统原则上主掌外交国防大权,但现任外长大刀阔斧作了许多重要决策,这就让总统态度有所保留。

    立陶宛国会正审理法案,拟由国会派任一名常驻代表,专门负责对美国国会事务,以透过与大使馆平行的管道,第一手了解美国政治动态、推动符合立陶宛国家利益的政策。

    相关法案近日完成二读,预计很快将三读通过。41岁的马尔德基斯于2020年10月当选国会议员,曾于2016至2020年在布鲁塞尔担任立陶宛国会常驻欧洲联盟(EU)代表。

    他笑称,北京官媒屡称立陶宛是美国的傀儡,但立陶宛实际上是主动出击,试图影响美国的对外政策走向,深化与台湾的关系也是立陶宛的自主决定,「我在政治圈这么多年学到一件事:一个人对其他人的说法往往反映了这个人本身」,北京官媒称立陶宛是傀儡,反映的恐怕正是他们的傀儡本质。(编辑:郭中翰)11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