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分析:拜习视讯会 美中巨轮相撞前转向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AppleDaily,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天完成两人有史以来最长的意见交流,专家认为,世界两大强权领导人显然意识到,先前的公开针锋相对,双方都讨不到好处,反而可能很危险。法新社(photo:AppleDaily)
    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天完成两人有史以来最长的意见交流,专家认为,世界两大强权领导人显然意识到,先前的公开针锋相对,双方都讨不到好处,反而可能很危险。法新社(photo:AppleDaily)

    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天(11/16)完成两人有史以来最长的意见交流,专家认为,世界两大强权领导人显然意识到,先前的公开针锋相对,双方都讨不到好处,反而可能很危险。

    拜登自今年元月就职后,已与习近平通过2次电话,但因习近平担心疫情,不愿出访,因此线上互动就成了两人无法面对面接触的次佳选择。

    英国广播公司(BBC)特派记者麦迪文(Stephen McDonell)分析,中美关系已经恶化到某个程度,让这场视讯会议有必要召开,部分原因也是试图让中美竞争不要因为误解,而步上武装冲突局面。

    根据新华社,习近平在会谈时说,中美两国是两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巨轮,「我们要把稳舵,使中美两艘巨轮迎着风浪共同前行,不偏航、不失速,更不能相撞」。

    拜登则表示,身为国家领袖,他们有责任确保美中关系不转向公开冲突。

    麦迪文指出,一方面,看到两人在战争可能爆发前转向,固然令人高兴,另一方面,两人已经感觉到必须这么做。事实上,如果观察这次会谈的气氛,中美领导人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曾这么友好。

    他表示,两人融洽地谈论「地球村」,谈到要「共同面对挑战」,气氛远比今年3月,在美国阿拉斯加举行的中美高层面对面会谈时激烈互呛,要缓和许多。

    麦迪文称,拜登与习近平显然确实试图重启双边关系,令人期待这会具体改变全球地缘政治关系。

    尽管如此,3个半小时会谈期间,要得出结论似乎仍嫌太短。拜习会似乎只是交换意见,没有实质突破。

    路透社报导,美国高阶官员称,这场视讯会议的时间较原先预计要久,双方讨论台湾、贸易、北韩、阿富汗和伊朗等议题。

    从美中各自发表的会后声明来看,双方都无意妥协,不愿意软化对导致美中关系来到史上新低点的各项议题的立场,尤其是台湾议题。也很难看出这次会谈是否会有决定性影响。

    华府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中国专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表示,他们似乎在台面上交换了对于所有议题的看法,但没有宣布任何决定或政策措施。

    他表示,或许未来几天会有一些揭露,但如果没有,这次会谈就只不过是双方各自照本宣科。他们似乎同意双边关系需要若干护栏与稳定,却无法就如何办到达成共识。

    美国国务院前亚太助卿、现任亚洲协会(Asia Society)亚洲社会政策研究所(ASPI)国际安全及外交部门副主席罗素(Daniel Russel)说,拜登和习近平花了10个月才走到面对面会谈这一步,尽管只是视讯,但未来可以有更多期待。

    他说,「我们不应该认为这只是一次性会议,而是一系列重要对话的开端,可以让双方在持续激烈竞争的同时,导向更稳定双边关系」。

    罗素表示,希望中方能够授权较低阶官员举办一些更有权威性会谈,但这只不过是开端,最终仍需要双边领导人更经常打交道。

    北京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主任、前白宫国家安全会议中国事务主任韩磊(Paul Haenle)表示,虽然这次会谈能在短期稳定美中关系,但对于「双方关系的长期结构性挑战没有任何实质论述」。

    尽管拜习会缺乏明显进展,部分中国分析家依旧感到振奋。北京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表示,这次会谈传达出「非常正面讯息」。

    王辉耀表示,「我认为这将阻止双边关系向下沉沦,将会稳定中美关系一段时日」,并表示这应该有助缓和台海紧张情势。(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