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学习成就低是因差别待遇 ? 研究发现:黑人资优生会被同胞污名为「假扮白人」、视为对种族不忠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UpMedi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示意图,黑人学生。(Piqsels)(photo:UpMedia)
    示意图,黑人学生。(Piqsels)(photo:UpMedia)

    毒愿景

    那些承诺以他们倡导的政策来终结既有差异的人,不管他们倡导的特定政策是什么,可能都无法履行。此外,积极追求的数字目标之间的冲突,以及尝试达成这些目标时不断产生的挫折,这些都可能付出社会代价。

    整体社会可能付出的可怕代价包括广泛散播的憎恨、怨怒、脱序和暴力,而感受这些情绪的人就是那些不断被告诉说他们「有权利」得到一种由人口特性定义的「公平份额」,但别人恶意地阻挡他们和他们所爱的人,一直拒绝给他们这种「公平份额」。

    当《纽约时报》一则标题描述纽约一所菁英高中的入学标准是一条「护城河」,目的是让弱势者无法进入专供社经菁英就读的学校,那是一个被大西洋两岸相信主流社会愿景的其他人普遍宣示的讯息─它适用于远超过学校入学的问题。这个愿景,不管它在政治上多有效或意识形态上多让人满意,仍破坏了维系社会凝聚的共同社会价值的道德基础。

    亚当.斯密宣称「竞争派系的好脾气与温和」是「一个自由民族的公众道德中最不可或缺的环境」。但当大部分人口相信「系统被操纵」而对他们不利,而道德只是一个大骗局,那么我们对好脾气或温和又有什么好期待的?这是一个社会可能分裂成互相敌视的群体和隔绝的个人的时候,有点像霍布斯说的所有人对抗所有人的战争。

    一个毒社会愿景的这种后果,往往对弱势者来说特别可怕,他们在社会秩序崩溃和暴力从狂热圣战爆发时受害最大。贫穷不会造成这种影响。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贫穷比下半叶更普遍,但却是在新社会愿景最盛的下半叶,大西洋两岸有一大社会区块都出现所谓的「去文化」现象。一个社会愿景的实际后果,无法根据它的良善意图甚或它的可行性来评估,真正的考验在于推行它时会发生什么事,以及其产生的社会结果将造成什么影响。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示意图,毒社会愿景往往对弱势者造成可怕后果。(Piqsels)

    教育的影响

    教育只是「不同族群的目标和能力倾向于类似,因此结果的差异暗示他们受到他人的差别待遇」这个隐含假设常见的领域之一,但这个隐含的假设禁不起事实的检验。教育是一个价值和行为的差异依相同这个假设而对政策带来大破坏的领域。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假设教育受到所有个人或族群的平等重视。不同族群的学生不但花在家庭作业的时间长短不同,族群中较高成就的成员被同一族群的同班同学看待的方式也不一样。一项针对八十个美国社区一百七十五所学校的逾九万名黑人、白人和西班牙裔高中和初中学生的调查,发现学业成绩平均绩点达到三.五或更高的黑人学生,相较于低成绩平均绩点的学生,结交更少与自己相同种族的朋友。黑人学生对学校里成绩较好同胞的负面反应,被认为是排斥那些被污名化为「假扮白人」的黑人学生。换句话说,他们的行为被视为对自己种族的不忠。

    国家经济研究局公布的一项实证研究发现,黑人同学比率较高的学校对黑人学生的教育成就有强烈的负面效果─尤其是高能力的黑人学生。另一项能力分组研究发现,教育一群同属类似能力水准的学生,可以改善高能力学生的学业表现,尤其是高能力的少数族群学生更是如此。这种模式不局限于黑人,甚至不局限在美国。在西班牙裔美国学生间,成绩平均绩点达四.○的学生拥有同属自己种族朋友的人数,比成绩平均绩点四.○的白人少三个。同侪对教育成就的类似反应也出现在纽西兰的毛利人、日本的部落民,和英国的下层阶级白人之间。

    显然不是所有族群都重视教育,或重视带来更高教育成就的行为。当有相同潜力或能力的学生处在同侪对他们的社会反应大不相同的情况,或在同侪反应很有影响力的人生阶段,我们甚至不能假设他们会有相同的教育结果。在教育落后的族群内,对选择追求教育成就的族群成员採取的负面反应远超过社会放逐。达勒普尔医师描述英国下层阶级白人的情况如下:

    他们说,如果你不改变并加入我们,我们会痛殴你。这不是随便说说的威胁:我在医院执业时经常遇见二十几岁和三十几岁的人,在这种威胁下放弃学业,然后发现他们错过了一个被剥夺的机会,而那原本可能让他们的整个人生变得更好。那些到城市少数学校读书而且保持很好成绩的人,如果不小心跑到白人蠢蛋住的地方,很可能被痛打。去年我在急诊室治疗过两个因为这样而被殴打的男孩,还有另外两个男孩因为要克服被邻居殴打的恐惧而用药过量。

    这种事不只发生在男孩身上:

    许多我来自贫民窟的聪明病患回忆说,他们在学校表达想学习的意愿,结果招来同侪的耻笑、排斥,有时候遭到暴力相向。一名聪明的十五岁孩子用药过量想自杀,她说她不断遭到同侪的逗弄和霸凌。

    英国较低社经阶层的学童,若想追求教育成就会被视为犯了「阶级背叛」罪,而美国贫民区黑人若想追求教育成就,往往也被同学视为「假扮白人」的种族叛徒,遭到同样的放逐待遇、口语凌辱和/或身体暴力。除了针对特定的个人外,英国一些学校的整体脱序气氛被描述为处于「无政府的刀锋状态」,这种模式也在大西洋对岸美国类似的邻区里发现。

    「不让任何孩子落后」政策与现实相隔遥远

    在英国和美国,六分之一的小孩是功能性文盲。这是心智潜力的一大浪费,也让穷人陷于莫大的劣势。

    在这种背景下,像小布希总统任内推出的「不让任何孩子落后」(no child left behind)这类政策的哲学,似乎与现实相隔遥远。当少数破坏和暴力的学生就能使全班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时,这种学生必须被隔离─使他们「落后」─如此其他人才能得到教育,而教育可能就是他们得以改善人生的机会。

    在接任的欧巴马总统任内,联邦机构朝相同的方向更迈进一步,对统计数字显示少数族群男性学生的管教比率与其他学生的管教比率不成比例的学校施压和威胁。那就好像说黑人和西班牙裔男性的行为模式,不可能与亚洲女性或其他类别的学生有什么不同,这种无敌谬误在背后压倒了在我们眼前发生的赤裸、灾难性的现实。

    隔离那些破坏和暴力小孩的必要性,与当前或可预见的未来是否会出现改变小孩破坏和暴力行为的「解决方案」是两回事。替代的选项是牺牲未来世代穷人和少数族群儿童的教育,直到不确定的未来发现、创造或虚构一个可解决破坏和暴力小孩问题的「解决方案」为止。

    对信服主流社会愿景及其无敌谬误的人来说,学校的各种拣选都是禁忌,不管是以行为、能力或其他可能影响教育结果的因素来拣选。那就像学校的存在是为了提供一个表达愿景的场景,而非为了教育所有想学习的人。这些拣选都不排除尝试改善问题学生行为的意愿,它只是不把教育整个世代的其他学生的工作延迟到愿景计画成功之后才做。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美国前总统小布希和前第一夫人萝拉。(汤森路透)

    政治的影响

    在二十世纪席卷世界许多国家、并夺得政权的最成功政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而这套理论所根据的隐含假设是,财富的差异是因为资本家借由「剥削」,来让劳工保持贫穷,和让自己愈来愈富有。

    这个版本的无敌谬误显然让许多国家和文化的人信以为真。然而如果富裕资本家的财富来自剥削贫穷的劳工,那么我们可能预期看到在富裕资本家更集中的地方会有相对较集中的贫穷。然而明确的事实指向相反的方向。

    美国的十亿美元富豪是非洲和中东加起来的五倍多,但大多数美国人(包括生活在贫穷线以下的人)生活水准高于非洲和中东人。我们很难找到任何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统治的国家劳工阶级的生活水准,曾经像几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工阶级那么高。

    尽管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苏联,是全世界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甚至是最丰富的国家,但苏联一般人民的生活水准与西欧、美国或澳洲的一般人民却相距甚远。但就像其他例子一样,激情的愿景总是压倒冷静的事实,正如共产党宣言所呈现的。

    其他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建立在相同假设的基础,而且也在二十世纪有过叱咤风云的政治胜利,通常表现为二十世纪下半叶扩张的福利国家,特别是一九六○年代是它们发扬光大的关键期。

    测试假设通常在这类知识、法律和政治的发展上扮演很小的角色。的确,曾经测试流行观点是否符合客观资料、并发现流行观点缺少实证的学者,往往面对的是敌意和妖魔化,而非反证或相反的观点。阻止他们说话的暴动,已使许多美国最享盛誉的校园蒙羞─事实上,在这类校园特别严重。

    ※本文摘取自《伪歧视:拆穿政治正确、破解直觉偏见,用数字与逻辑重新认识歧视的真相!》,联经出版。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作者简介

    汤玛斯‧索威尔(Thomas Sowell)

    史丹佛大学胡佛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曾在康乃尔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艾姆赫斯特学院和其他学术机构教授经济学。着作讨论的主题涵盖从经济学到哲学、从历史到决策理论,在许多学术期刊发表文章,也在《华尔街日报》、《财星》、《富比世杂志》等媒体撰写专栏,着有《谬误与真相》(Economic Facts and Fallacies)、《经济学的思考方式》(Basic Economics)等着作。

    擅长以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复杂的社会议题,用理性、客观的态度来面对容易夹带情绪与好恶的争议性观点,即使身为非裔美国人,仍反对有色人种所抱持的政治正确与特权思想。他认为唯有透过经济学的思考方式,才能不受限于政治辞令与专业术语的妨碍,直视问题的本质,进而做出效益最大化的决定,无论在个人生活或政府决策上皆是如此。

    译者简介

    吴国卿

    台北市人,1959年生,资深新闻从业人员,从事翻译工作二十余年。主要译作有《亚洲未来式》、《下一波全球经济浩劫》、《下一波全球货币大战》、《下一波全球货币大崩溃》、《下一波全球新货币》、《下一波全球金融危机》、《跛脚的巨人》、《父酬者》、《国家为什么会失败》、《震撼主义》、《下一个荣景》、《碳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