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气候更重创穷国及粮食生产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RFI,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极端气候更重创穷国及粮食生产(photo:RFI)
    极端气候更重创穷国及粮食生产(photo:RFI)

    美国科学家1月18日发表最新研究显示,气候变暖或改变东西半球热带雨林区位,这一过程会对世界水源和粮食生产产生影响,或改变人类饮食习惯。1月25日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举行气候调适峰会(Climate Adaptation Summit)之际,环保智库德国看守呼吁极端气候变化在过去20年已经让最贫穷国家受到极大冲击,与此同时,3千科学家联名促各国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变暖或改变东西半球热带雨林区

    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等机构的研究人员于18日在《自然气候变化》杂志发表报告指出,未来的气候变化将导致热带雨林带的区域性不均匀转移。这些变化将让全球大部分地区发生干旱,且威胁生物多样性和数十亿人的粮食安全。

    大家知道热带雨林带是一条位于赤道附近的狭窄的强降水带。研究人员强调,并非热带的所有地区都会受到同等的影响,具体而言,东半球部分的雨林带将向北移动,而西半球的雨林带将向南移动。

    根据这项研究模型显示,东非和印度洋热带雨林带的北移将导致东南部非洲和马达加斯加在未来面临更严峻的干旱考验。此外,印度南部的洪水也会加剧。而东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雨林带向南蔓延将加剧中美洲的干旱。

    该研究的负责人安东尼奥斯·玛玛拉基斯说,我们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将导致地球热带雨林带的位置在覆盖全球近三分之二的两个纵向区域朝相反的方向移动,这一过程将对世界各地的水资源供应和粮食生产产生系列影响。

    该研究小组通过研究27个气候模型的计算机模拟,并测量热带雨带对温室气体排放在本世纪末继续上升的未来情景的反应,从而做出了这一评估。

    参与该项目的研究人员兰德森解释说,气候变化导致亚洲和北大西洋上空的大气升温幅度不同。在亚洲,气候变化带来的气溶胶排放减少、喜马拉雅冰川融化以及北部地区积雪减少,将导致大气升温的速度比其他地区更快。就是亚洲雨林带向气候温暖的北部移动,这与气候变化的预期影响是一致的。他还补充说,墨西哥湾流的减弱和北大西洋的深水形成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导致整个西半球的热带雨带南移。

    报告指出,这项研究将系统思维的工程方法与数据分析和气候科学相结合,揭示了全球变暖对区域降水动态和极端情况的微妙影响,展示了以前未被认识到的现象。研究人员表示,下一步是将这些变化转化为对受影响地区政策、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影响,以便让各国适应洪水、干旱等生态系统的变化。

    极端天气酿灾过去20年夺近50万条人命

    另外,1月25日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举行气候调适峰会之际,受到疫情影响,今年的气候调适峰会以视讯方式进行。统计数字显示暴风,干旱,森林火灾等极端气候灾难使全球经济在本世纪损失2.56兆美元,根据气候变迁对人类构成直接威胁的新评估,过去20年,有近48万人死于与极端天气事件有关的自然灾害。

    风暴、洪水和热浪等气候相关灾难引发的死亡负担,令发展中国家不胜负荷,就是极端气候变化在过去20年已经让最贫穷国家受到极大冲击。

    环保智库《德国看守》(Germanwatch )估算指出,对1万1千多例极端天气事件所做的分析显示,自2000年以来,有近48万人为此丧命,波多黎各、缅甸和海地等贫穷国家是受冲击最严重的国家。

    根据2015巴黎气候协定,较富裕国家每年应该提供1千亿美元,帮助较贫穷国家缓解气温升高并适应气候变迁问题,然而最近研究显示,发展中国家没有获得承诺的资金援助。

    环保智库《德国看守》的全球气候指数(Global Climate Index )调查过去20年极端天气事件带来的影响,特别是2019 年的风暴季节,当时生成的飓风和气旋重创了加勒比海、东非和南亚部分地区的国家。

    研究共同执笔人艾克斯坦(David Eckstein)说贫穷、脆弱的国家在应对极端天气事件后果方面面临特别严峻的挑战,在经历了一场极端气候袭击后,贫穷国家还没有走出自然灾难,另外一场自然灾难有随之而来,他们迫切需要财政和技术上的支援。

    3千科学家联署 促各国应对气候变化

    就在荷兰主办的气候适应峰会周一(25日)起以视像方式举行前夕,全球超过3千名科学家,发联署声明,促请各国採取更多措施应对气候暖化,保护人们免受全球变暖影响。

    联署声明的包括5名诺贝尔奖得主,他们指全球暖化已导致严重乾旱和热浪等极端天气,如不立即采取行动,只会加剧食水短缺、农作物失收,威胁全球人类。主办峰会的全球气候适应中心表示,气候改变速度比想像中快,或令全球粮食生产减少30%,海平面上升及强烈风暴也令数以百万计的沿岸居民失去家园,强调没有疫苗解决气候问题,全球必须採取措施应对及适应,否则会加剧贫困、水源短缺等问题,造成庞大的生命损失及人口被迫迁移。

    本届气候适应峰会为期两天,为2030年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制订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英国、德国、中国等多国领导人通过视频参加,美国总统拜登派出总统气候特使克里(John Kerry)出席。

    气候变化如何影响粮食生产

    那么全球暖化如何影响你我的饮食?粮食系统是否会在2050年不堪重负濒临崩溃。

    全球暖化日益严重,乾旱、热浪、超级颶风等极端气候越发频繁,人类的饮食也将受到严重衝击,粮食系统深受考验,科学家们开始探讨在气候危机的影响下,到了2050年人们的饮食会是何模样,想预测极端气候威胁粮食生产。

    如美国记者兼作者里托(Amanda Little)在2020年6月出版新书《食物的命运》,探讨到了2050年,在暖化危机影响耕种方式的情况下,要如何想全球75亿人口供给粮食。

    需要关注的是全球暖化带来的最大威胁是对粮食系统的威胁,粮食生产的变化将影响地球上的每个人,每个人都将能承受到暖化的后果。就是2050年食物生产方式可能出现巨变,或采用垂直农场和植物人造肉。

    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许多方法,包括投入大量科技,改变个人意识,尊重传统,深刻理解我们对科技的滥用。

    未来人们也会继续吃西红柿,只是这些西红柿可能不是在西班牙种植,而是可能来自垂直农场,在人造光下培育成,其根部在充满营养的气雾中悬荡。如生产玉米的非洲肯亚,到了2050年,这个地区可能还是会种植玉米,但这些玉米可能得经过基因改造或基因编辑以适应更炎热乾燥的环境与入侵的新种昆虫。

    非营利组织《世界咖啡研究》曾指出,如果全球暖化的问题持续恶化,到了2050年,生产的咖啡豆将严重供不应求,预计将短缺1亿8千万袋咖啡豆。东埃塞俄比亚是阿拉比卡咖啡的故乡,随著不同的环境而演变与适应,而科学家正在当地研究某种咖啡树的某个基因是否能转殖到其他咖啡树,让这些咖啡树更耐高温、更耐旱。

    专家认为:到了2050年,人们对咖啡的需求预计将增加一倍,如果我们不采取任何措施,全球将有有过半适合种植咖啡豆的产地会因为气候变迁而变得不再适合种植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