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地皮买卖降温 民营房企多数收手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SETN,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北京和上海今年第二轮集中供地于13日截止,与第一轮相比明显降温,其中民营房地产企业在这一轮土地拍卖中几乎不见踪迹。分析表示,到了年底,中国房地产商的债务压力还将会加大。

    *(photo:SETN)
    *(photo:SETN)

    ▲北京和上海今年第二轮集中供地于13日截止,与第一轮相比明显降温。(图/中央社)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北京第二轮供地共推出43笔住宅用地,其中26笔因无房地产企业报名延期,5笔因仅有一家房企参与网上竞价提前底价成交,剩余11笔13日完成现场竞价,16笔住宅用地总计成交人民币510亿元(约新台币2226亿元)。

    加上之前成交的一块招标地块,北京这一轮供地累计成交17块地、513亿元。

    相比今年北京第一轮集中供地,当时30块土地全部成交,其中有15笔土地参与企业超过10家。29笔商品房住宅土地触及地价上限的达22笔,占总数76%。第一批30块地共计成交总金额近1110亿元。

    上海二轮供地最终在10月11日至13日共41笔土地成交,3天成交金额分别为70.89亿元、228亿元和239亿元。

    路透引述中指研究院上海分院高级分析师刘喆指出,上海第二批集中供地结果显示房企拿地意愿降低,拿地更趋向于理性,主要原因是银行贷款政策收紧,房企回款压力大,加上融资管道收紧,房企多面临资金压力。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另指出,当前全国性的土地撤拍出现,全国第二轮集中土拍流标超过30%。第一轮集中供地平均溢价率为15%,第二轮则只有5%,除深圳厦门等溢价相对较高外,大部分城市基本底价为主成交。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基本已离开土地市场。第二轮集中供地出现了明显的流标现象,特别是民企,拿地报价都明显减少。

    报导引述中原地产数据显示,北京9月二手房成交量只有1万2575笔,年减27%,较8月相比下降21%,创18个月新低,整体也是2021年来的最低点,报导形容:「市场全面冰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