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清零"清空地方政府口袋 多地再现取暖难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RF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2023年1月25日,黑龙江省漠河哈尔滨逊克县低温气候。(photo:RFA)
    2023年1月25日,黑龙江省漠河哈尔滨逊克县低温气候。(photo:RFA)

    中国多个地方政府在过去"动态清零"的政策下投入巨大资金,让地方财政耗尽,无法维持充足的民生天然气供应。这个寒冷冬季,"取暖难"现象在中国多地再次上演。

    据美国媒体《纽约时报》报道,这个冬季,河北等多个北方省份再次出现天然气短缺,取暖问题迫在眉睫。上周末,中国黑龙江省的许多气象站监测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温度。中国北部的漠河市,已连续三天的最低气温达零下50°C。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大量民众抱怨“寒夜中被冻醒”。

    2023年1月22日,黑龙江省漠河市下雪公路上的交通警察在指挥交通。(路透社视频截图)(photo:RFA)
    2023年1月22日,黑龙江省漠河市下雪公路上的交通警察在指挥交通。(路透社视频截图)(photo:RFA)

    《纽约时报》指出,维持“动态清零”政策已经耗尽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导致无力保障家庭和企业的天然气供暖。专家认为,这场能源危机暴露了中国能源监管和基础设施的系统性弱点,也显示了去年俄乌战争引发的全球能源市场动荡。

    长期以来,俄罗斯一直是中国和欧洲的主要天然气供应国。因为俄乌战争遭制裁、俄罗斯去年宣布停止向欧洲出口天然气后,各国从其他渠道获得储备供应抬高了国际天然气价格,中国也受此影响。

    多省天然气补贴“只够吃饱无法御寒”

    与此同时,当局注意到了天然气短缺的问题,但中国各省市政府却削减了用于稳定取暖价格的天然气消费补贴。天然气在这个寒冬被配给供应,仅够做饭。

    但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1月1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全国采暖季天然气资源总量充足。他强调,任何地方和企业对民生用气都不得限购减供。他对地方政府和用气企业提出了要求,却并未明确中央会提供财政支持。

    美国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The Jamestown Foundation)高级研究员林和立(Willy Lam)对《纽约时报》说,地方政府没有多余的财政支撑供暖:“这对习近平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这是习近平在短短5年内遭遇的第3次基层能源危机。2017年,中共当局下令北方大部分地区禁用燃煤锅炉,改为燃气锅炉,以“煤改气”希望提升空气质量。但多省居民发现,当地没有足够的天然气供应。

    资料图片:2018年7月,俄罗斯弗拉基米尔·鲁萨诺夫号和爱德华·托尔号两艘Arc7冰级液化天然气(LNG)油轮已经往中国运送首批两批亚马尔液化气。两艘油轮首次独立穿越北方海路东线航行,9天内按期到达。(AFP)(photo:RFA)
    资料图片:2018年7月,俄罗斯弗拉基米尔·鲁萨诺夫号和爱德华·托尔号两艘Arc7冰级液化天然气(LNG)油轮已经往中国运送首批两批亚马尔液化气。两艘油轮首次独立穿越北方海路东线航行,9天内按期到达。(AFP)(photo:RFA)

    2021年,燃煤价格飙升,公用事业单位不愿赔钱,只能关闭发电厂,导致大规模停电。

    伦敦数据公司路孚特(Refinitive)中国能源专家秦炎表示,这个冬天,中国有足够的天然气储备和供应,问题在于定价规定和补贴的削减,使天然气无法进入北方居民家中。

    秦炎说:“如果他们能够提供补贴,就不会出现这种短缺。”

    俄乌战争期间,中国加强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力度。去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液化天然气猛增42.3%。这些天然气大部分是以非常高的价格购入,但中国法规严格限制市政和天然气分销商向家庭出售的天然气价格。

    香港能源咨询公司Lantou Group的天然气专家珍妮·张(Jenny Zhang)说,今年冬天中国的天然气批发价格是分销价格的三倍。

    报道指出,分销商获准将成本转嫁给工业、商业用户,但不能转嫁给普通群众。因此,当价格上涨时,这些公司倾向于切断家庭供气。这个问题在河北省最为严重,许多当地的天然气公司已经部分私有化。

    此外,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依赖土地租赁、出售。受疫情影响,土地收入在去年枯竭。加之房地产行业陷入财务困境,河北省去年土地出租面积暴跌53%。

    随着收入减少和成本上升,河北地方政府的财政无力迅速恢复天然气补贴。

    记者:经纬    责编:郑崇生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