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入侵乌克兰一周年 盘点普丁「特别军事行动」的五大挫败
-
俄国入侵乌克兰即将满一周年,战果却得不偿失。(美联社)(photo:UpMedia)距离俄国总统普丁(Vladimir Putin)在去年2月24日,悍然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出动大军入侵乌克兰满一週年之际,盘点最具代表性意义的俄国五大失败,象征普丁面临发动这场战争即将面临「得不偿失」的结局。
*(photo:UpMedia)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在开战初期,透过直播与影片,向公众展现坚守基辅绝不离开的态度,稳定住军心士气。(取自推特)
一、未能佔领首都基辅
俄军在去年2月24日发动攻势时,兵锋直指包括北方的首都基辅;当时不少人认为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会很快被杀、生擒或是出逃国外,可能导致乌国民心士气崩溃而迅速投降。
然而,俄军低估了乌克兰军民的抵抗决心、也轻忽了泽伦斯基的代表性与象征意义。北路俄军以绵延的车队在通往乌克兰首都基辅的高速公路时,遭遇乌国正规军以及成立不久的国民卫队奋起抵抗;最终北路俄军主力止步于基辅西北郊的伊尔平(Irpin)与布查(Bucha),因而老羞成怒屠杀当地平民。
随后当企图接应在基辅机场机降伞兵的计画失败后,乌克兰最终捍卫了首都,让基辅从未沦于俄军之手。
*(photo:UpMedia)俄军入侵乌克兰迄今已损失大量装备与兵力。 图为被摧毁的俄军装甲纵队。(美联社)
二、巨大的兵力损失
俄军在初期的轻敌与大意,加上分兵多处导致无法集中优势,白白耗损了大量受过训练的宝贵正规部队。莫斯科仅宣称损失约6000人,乌克兰方面宣称统计至22日,已歼灭了14.4余万俄军,而美军则估计双方都死伤超过10万人以上;并且俄方还有多位将官战死,据称有多达20为将军阵亡,其中有部分是乌克兰爱国民众通报行踪,进而实施「斩首」作战行动。
由于俄军伤亡惨重,因此普丁不得不在去年进行局部动员,征召至少30万名动员兵;并在经过短促的训练后,于今年陆续投入前线作战。
*(photo:UpMedia)「莫斯科号」巡洋舰遭飞弹重创后失去动力。(取自推特)
三、「莫斯科号」巡洋舰被击沉
俄军黑海舰队的旗舰「莫斯科号」巡洋舰在去年4月14日被重创后沉没,则对俄国海军的声望与士气造成一次重大的打击;虽然乌克兰海军犹如以卵击石,但以陆基「海王星」反舰飞弹系统将其击沉,尤其该舰在开战初期逼降蛇岛最终却自身沦为波臣,展现了乌克兰以小搏大的决心与勇气。
*(photo:UpMedia)克里米亚大桥被炸后首批公布的照片,公路桥面崩塌落海,铁路列车燃起熊熊大火。(取自推特)
四、克里米亚大桥爆炸
去年10月8日,俄国总统普丁宣布併吞卢甘斯克、顿内次克、札波罗热以及赫尔松四地之后,在普丁生日隔天发生的克赤(Korch)大桥爆炸事件,则再度狠狠打脸普丁的尊严。虽然乌克兰官方并未承认进行这次爆炸破坏行动,但由于该桥是俄国本土与2014年占领的克里米亚半岛的重要连接枢纽,实际上象征了乌克兰并不屈从克里米亚半岛遭到佔领的事实。此外,该桥无法通行后也造在南线赫尔松地区作战的俄军补给困难,成为促使俄军放弃南部大城赫尔松,撤回聂伯河东岸的主因之一。
*(photo:UpMedia)短暂担任入侵乌克兰俄军总司令的苏洛维金上将(左)主导南线俄军放弃赫尔松,撤回聂伯河东岸,今年1月被改调为副司令。(美联社)
五、赫尔松大撤退
乌克兰武装部队在西方鼎力相助下恢复了元气与战力,随后在秋季发起的反攻在全线收复了大片国土,尤其在南线更放弃了开战初期,唯一佔领的地区首府赫尔松,这对普丁原本计画完全掌控乌克兰的目标而言可谓重大失败;当时的乌克兰境内俄军司令苏罗维金(Sergey Surovikin)上将在11月指出,由于缺乏补给(加上无险可守),因此下达了全军撤回至聂伯河东岸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