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法实施后,那些选择离开故土的香港人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NYTimes,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上月,香港国际机场的登机口。自从中国出台全面的国家安全法以来,成千上万的人已经计划离开这座城市,到别处开始新的生活。(photo:NYTimes)
    上月,香港国际机场的登机口。自从中国出台全面的国家安全法以来,成千上万的人已经计划离开这座城市,到别处开始新的生活。(photo:NYTimes)

    伦敦——邝莲(音)曾在香港过着优渥的生活。她在一所大学兼职教授体育管理,还负责一个业余戏剧俱乐部的经营。她年幼的儿子志然(音)很受祖父母的宠爱。她有朋友,有喜欢的餐厅。但在2月,她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这一切抛诸身后。

    “没什么比留在一座没有自由的城市更困难的了,”她说。

    自中国在这个前英属殖民地实施全面的国家安全法以来,一年间成千上万的人计划离开这座城市。和邝莲一样,许多人都准备去英国,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简称BNO)持有者可以在那里工作并获得公民身份。根据英国移民局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有3.43万人申请了这种特殊签证。

    如今到了伦敦,邝莲有好几周时间都在与电力供应商争执、寻找工作、为儿子找学校。但她和其他离开香港的人都说,他们不觉得自己是难民,更像是在看到老家被北京改造之后,渴望建立新家园的领路人。

    移居英国的香港移民试图通过举办和组织活动来相互支持,例如远足。通过这样的活动结识其他移民并讨论融入英国社会的过程。(photo:NYTimes)
    移居英国的香港移民试图通过举办和组织活动来相互支持,例如远足。通过这样的活动结识其他移民并讨论融入英国社会的过程。(photo:NYTimes)

    在新的BNO签证项目宣布后,41岁的邝莲立刻下定决心申请,并希望帮助其他人也完成这个重新开始的过程。“我总对朋友说,‘我到这里了,等我安定下来,也会帮助你们,’”她说。对她而言,离开的理由是显而易见的。

    在短短12个月内,从报纸和书店,到立法会和学校,国安法几乎渗透到这座城市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公开支持2019年民主抗议的活动人士都已逃离这里,有些人向英国申请了庇护。为了让孩子在海外接受教育,许多家庭被迫分离。对年轻专业人才来说,前景更好的工作机会在召唤着他们。

    自1997年回归中国,香港得到了自治50年的承诺。国安法缩短了这一时限,促使英国政府允许近300万香港人通过这一特殊签证项目到英国生活和工作。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称,这是英国历史上对签证规定做出的最大变动之一。

    来自香港的邝莲在伦敦的新公寓里。邝莲根据英国政府提供的签证计划与儿子一起搬过来。(photo:NYTimes)
    来自香港的邝莲在伦敦的新公寓里。邝莲根据英国政府提供的签证计划与儿子一起搬过来。(photo:NYTimes)

    1月,中国宣布将不再承认某些英国旅行证件,使得离开这座城市的办法变得更加复杂。

    邝莲说,她这么快就决定离开的原因之一是,她不想告诉儿子在香港要注意公开场合的言行。“我不希望他在那么小的年纪就明白,他可以在家里畅所欲言,但在社区或学校却不要说任何话,”她说。“我不想让他这样长大。”

    邝莲不打算到伦敦的大学教书,而是寻找高等教育行业的行政工作。如果难以找到,她也可以去酒店业;她说,用以前的职业生涯换取伦敦的新生活是值得的。

    不是每个香港人都有这样的奢侈。有些人无法获得BNO护照,有些人则负担不起移居的开销。“他们没有信用记录。他们还没有稳定的工作,”特里·梁(Terry Leung,音)说,他是暖气军师撑香港(Justitia Hong Kong)的联合创始人,该组织致力于帮助新移民适应伦敦,并在伦敦组织民主抗议和其他活动。

    香港的一个照相摊,人们可以在那里拍申请英国国民海外护照需要的照片。(photo:NYTimes)
    香港的一个照相摊,人们可以在那里拍申请英国国民海外护照需要的照片。(photo:NYTimes)

    特里·梁的组织创立于草根组织涌现的浪潮之中,这些组织大多由社会地位更稳固的移民经营,帮助香港人在新家园找到彼此。它们提供旅游观光、关于国民健康服务系统(National Health Service)的介绍课程、以及为那些想获得工作经验的人提供当志愿者的机会。

    5月一个暖和的下午,在暖气军师撑香港和英国华人协会(British Chinese Society)组织的一次英国乡村徒步旅行中,数十名香港人得以初识彼此。英国官员还表示,他们将拨款5000万美元,帮助香港人融入当地,这一工作因新冠疫情而变得尤其艰难。

    去年7月逃到伦敦的政治避难者、29岁的詹姆斯·黄(James Wong,音)说:“在大流行期间,新移民很难交到新朋友。”这种孤立感促使他创办了香港连邻(Hong Kong Link Up)计划,将来自香港的新移民与当地英国居民配对,以促进文化交流。另一组织英国港侨协会(Hong Kongers in Britain)计划在伦敦进行徒步观光。

    上月,香港国际机场的英国航空公司柜台。今年第一季度,有3.43万人申请了英国的特殊移民签证。(photo:NYTimes)
    上月,香港国际机场的英国航空公司柜台。今年第一季度,有3.43万人申请了英国的特殊移民签证。(photo:NYTimes)

    一些移民还在加密消息服务Signal上建立小组,私下讨论更敏感的话题。他们的担忧之一是,正值经济遭受大流行重创之际,怕别人认为他们是来抢走英国人的工作,此外还有日益增多的对侨民的反亚裔仇恨犯罪。

    许多人已经准备好在新家迎接可能出现的强烈反对。一些英国报纸上开始出现关于香港移民购买房产并占据私立学校名额的文章。在群聊中,邝莲说她和其他人经常互相提醒:“不要麻烦英国人太多。不要要求太多。”

    亚非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中国研究所(China Institute)所长曾锐生表示,政府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至关重要。他说,越来越多的香港人搬到伦敦这样的大城市,“这意味着你将把人们挤走,推高房价。这意味着你在给学校增加压力。”

    6月,在香港,邝莲的父母与他们的一个孙子在家中。邝莲搬到英国来得太突然,让她父亲措手不及。(photo:NYTimes)
    6月,在香港,邝莲的父母与他们的一个孙子在家中。邝莲搬到英国来得太突然,让她父亲措手不及。(photo:NYTimes)

    随着时间的流逝,邝莲的日子终于安定下来。早上,她用从家里带来的茶叶和杯子制作港式奶茶。当她的儿子从寄宿学校回家时,他们会一起做叉烧。

    她常常想起留在香港的家人和朋友。邝莲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发帖,想展示英国生活的好处。上个月在伦敦举行的1989年天安门广场大屠杀周年纪念活动中,她发了一张点燃蜡烛的照片。在香港,长期以来的年度守夜活动已被禁止。

    6月12日在伦敦举行的抗议活动中,数以百计的香港人在市中心游行,高呼“为自由而战!”和“与香港站在一起!”组织者戴着英国国旗图案的面具,唱着“天佑女王”。

    对于留在香港的亲人来说,离开带来的分别是苦乐参半的。邝莲的行动如此突然,她的父亲邝星恩(Kwong Sing-ng,音)说他措手不及。他谈到他的女儿和孙子时说:“我不忍心看到他们离开。”他说,他一直都知道他的女儿有一天会把儿子送到国外去上学。但“没想到这么快”。

    5月,香港移民享受英国乡村风光。(photo:NYTimes)
    5月,香港移民享受英国乡村风光。(photo:NY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