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之眼】经济脱勾?拜登新战役与中国新武器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UDN,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国际货币基金会」全球贸易统计资料,全球各国对中国大陆与对美贸易情形,经贸版图呈现比消长状况。图/取自国际货币基金会(photo:UDN)
    「国际货币基金会」全球贸易统计资料,全球各国对中国大陆与对美贸易情形,经贸版图呈现比消长状况。图/取自国际货币基金会(photo:UDN)

    今年7月17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以「拜登决心不让中国超越美国:其对中政策看起来比川普更加强势」(Joe Biden is determined that China should not displace America - His China policy is looking even tougher than Donald Trump’s)为题,在当期刊出专稿分析美国拜登政府对华政策。

    但该稿件第二张附图,却援引「国际货币基金会」全球贸易统计资料,对比出大体上自2000年左右至2020年时,全球各国对中国大陆与对美贸易何者数值较高,所构成两国全球贸易关系板块推移样态,同时亦显示出双方在此种对比方式下,经贸版图百分比消长状况。

    北京对外开拓贸易关系,希望透过各种策略分散市场,摆脱对任何单一市场过分依赖,其实是极为长远之对外经贸政策目标。川普执政时期,华盛顿与北京贸易战打到不可开交,更让北京痛下决心,必须赓续落实此项政策,绝对不让华盛顿手中握有能够掌握北京景气荣枯本钱。

    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此种全球经贸版图佔有率消长,北京确实会让华盛顿感受到权力竞逐压力。

    但就经贸来说,毕竟还是要遵循经济法则,政府政策所显现之主观意愿,确实是会不敌现实之客观环境。为何美国川普政府挟其商贸消费市场额度优势,透过不断增加关税对北京施压,却会造成北京另行努力开拓其他市场,最后变成「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情境?其实是基于下列几个因素:

    首先就是北京与其贸易伙伴相互间,透过贸易过程都察觉到双方往来,对比与美国继续经贸交易,其实是更具有相对稳定之市场环境。美国动辄祭出许多制裁、禁运与报复规定,特别是许多品项经常是毫无预警,甚至事后并未实际採行,但却对商品市场价格造成冲击,此等非经贸性动作不断,对贸易往来产生诸多不确定因素,自然就让许多贸易伙伴视美国市场为畏途,其转向自然不让人意外。

    其次就是相对乐观之市场前景,美国虽然还是全球经贸实力最强国家,但其寅吃卯粮借贷度日,这是国际社会都理解事实,当其口袋不深本钱不够,未来购买力不太可能有希望继续成长,自然就会门前车马寥落,不再成为市场宠儿。国际经贸本来就是将本求利,并且要透过不断开发新市场,来维持企业营运业绩成长,所以此种贸易版图变化,并非完全奠基于北京主动採取之政策,而是透过双方实际互动磨合,所自然产生最终结果。

    另外必须提到西方国家原来不是没有企图,希望透过扶植印度来与中国大陆竞争,利用「made in India」作为抗衡或是制衡「made in China」运用筹码;但是经过接近二十多年努力,新德里整体社会条件确实是存在问题,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目前在经过新冠疫情冲击,北京也看出来,新德里绝对难以恢复元气,此时自然就会更加助长北京在国际贸易对外争雄气势。

    最后就要谈到拜登政府希望继续透过技术封锁来对抗中国大陆;川普政府曾经要求盟友共同对中国大陆封锁高科技产品,但却对美国企业私下放水,此种状况确实是让盟友不快。同时在对盟友施压,封锁其高科技不得销往中国大陆时,美国亦无法提出任何补偿代价,这让美国是否有效封锁高科技产品,以便制衡中国大陆,存在某些不确定因素。

    美国不断牺牲盟友利益,老是叫别人埋单付出代价,究竟这条路还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