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 1300 万苦等押金的用户,谁还记得共享单车?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MyZaker,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photo:MyZaker)

    移动互联网过去十年的发展进程中,发生过许多次改变人们生活的商业大战。

    比如京东、阿里们的电商大战,滴滴、快的、优步的打车大战,美团、百度糯米、饿了么的团购外卖大战,摩拜、ofo、小蓝的共享单车大战等等。

    这些商业大战的剧本都较为相似,基本遵循产品服务创新、资本疯狂涌入、烧钱厮杀、少数企业脱颖而出、行业进入精细化阶段的套路。

    但唯独共享单车大战是个例外,早期最被行业和资本看好的摩拜、ofo 两大头部平台,均败走退场,连品牌名都已被抹去。

    随着美团单车、滴滴青桔、哈啰出行的补位,共享单车赛道的战斗其实还远未到终局。但无论是资本还是消费市场,似乎都已不再关心这场大战的结局。

    而在用户心中,押金没退,越来越贵,到处乱堆,或许是共享单车仅剩的那点存在感了。

    资本,请站出来挨打

    共享单车的商业大战,始于 2016,火于 2017,崩于 2018。

    2016 年,随着摩拜、ofo 两大共享单车平台的崛起,市场中涌现出了数十家大大小小的共享单车公司与 App。

    由于各家五颜六色的品牌图标像极了彩虹,共享单车平台间的竞争也被网友们戏称为 " 彩虹大战 "。

    *(photo:MyZaker)

    共享单车的火爆,核心在于资本的疯狂涌入。

    ZAKER 新闻统计发现,2016 至 2017 一年多的时间里,摩拜单车密集完成了 8 轮融资,ofo 同样完成了 7 轮融资。

    两家背后的投资方众星云集,不仅有阿里、腾讯、小米等互联网科技巨头,也有红杉、高瓴、经纬中国、真格基金、金沙江创投等一线风险投资机构。

    2017 年巅峰时期的共享单车,曾被媒体拿来与高铁、扫码支付、网购并列,统称为" 新四大发明 ",一时风光无两。

    但好景不长,资本输血过猛,直接导致行业玩崩了。

    2017 年底,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彼时共享单车平台已经获得资本融资超 177 亿元,最夸张时每天都有 1 个亿的热钱投入到行业中。

    由于仗着有资本的加持,摩拜、ofo 们开始疯狂购置单车,扩张团队,以及不计成本地推广、补贴。各种简单粗暴的烧钱换市场策略,几乎成为行业的主流风气。

    但只靠烧钱却无法自己造血的生意,注定不会长久。2017 年下半年开始,直至整个 2018 年,共享单车行业陷入了倒闭潮,预计有上百家平台因资金链断裂等问题退出市场。从疯狂到沉寂,共享单车仅仅用了一年。

    *(photo:MyZaker)

    这带来了非常恶劣的连锁反应。

    例如在共享单车发展初期,用户使用习惯并未被培养,需求也没能很好地释放,但各类共享单车平台为了跑马圈地抢占市场份额,提升财务数据等意图,在资本的加持下疯狂购置和投放共享单车。

    这也导致了各城市陷入共享单车 " 围城 " 的境地。这样的无序竞争迅速被各城市管理部门叫停。

    但企业对于已经生产和投放的共享单车,只能选择清退回收、集中存放的方式。而随着某些平台的倒闭,数以百万计的共享单车沦为僵尸车,这也就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共享单车 " 坟场 "。

    2017 年时就有媒体调查显示,当年国内共享单车投放总量预计将近 2000 万辆,报废之后会产生近 30 万吨废金属,相当于 5 艘航空母舰结构钢的重量。

    不过这一连串的社会性问题,资本并不会在意。

    *(photo:MyZaker)

    2018 年 4 月,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公开承认了自己清空 ofo 股份全部套现的传闻,而在此之前,朱啸虎不断为 ofo 奔走站台,甚至不惜在朋友圈硬怼了支持摩拜的马化腾。

    投资、画饼、寻求接盘者、套现获利,再转而寻找下一个赛道,重复操作一遍。朱啸虎的一系列行为便很好地诠释了资本的操作模式与诉求。

    伴随着朱啸虎套现跑路的,是资本对于共享单车赛道的抛弃。在随后的 2019 年,彼时有媒体统计称,一整年中除了哈啰出行传出融资消息外,再没有任何一例关于共享单车确切获得资本注资的报道。

    共享单车,再不是主角

    共享单车降温已三年有余,还有 1300 万人在 ofo 平台上排队等待着退押金,而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未发现 ofo 关联公司还存在可供强制执行的财产。

    今年 7 月,这样的消息让 ofo 从被人遗忘到再度冲上热搜。

    ZAKER 新闻也发现,认证为 ofo 小黄车官方客服的微博企业蓝 V 账号 "ofo 小黄车客服 ",虽然微博停更于 2018 年,但账号并未被注销。

    *(photo:MyZaker)

    也是从 2018 年开始,不少被拖欠押金的用户纷纷到该账号中留言,要求平台退款。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留言人次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或许大部分人已经彻底放弃了从 ofo 这拿回 99 元押金的希望和想法。

    在用户层面,跟钱相关的不只是押金,还有涨价。

    从近年来媒体的多次报道不难发现,共享单车平台们已多次提价。从原本的以每小时为单位变为按分钟来计算,费用也从 1 小时 1 元涨到了 3 至 7 元不等。

    对于涨价的吐槽和反感,早已成了用户群体的主流声音。

    另一方面,在这个赛道中留下来的玩家们,虽然在不断描绘共享单车的精细化运营故事,但时至今日似乎仍未见到特别的成效。

    *(photo:MyZaker)

    乱堆乱放、影响市容等乱象还是时常见诸报端,仍然是不少城市的管理部门需要面对的整治难题。

    毕竟该业务既无关当下的企业存亡,也不会对未来的生态发展和竞争起到关键性的影响作用。

    滴滴此前招股书显示,2018 年至今其营收均来自于国内出行业务(网约车、出租车、代驾和顺风车等),国际业务(国际出行和外卖业务)和其他业务(共享单车、电动车、车服、货运、金融服务、自动驾驶等)。

    *(photo:MyZaker)

    2020 年全年,滴滴国内出行业务、国际业务和其他业务营收分别是 1336 亿元、23 亿元和 58 亿元。

    也就是说,滴滴青桔和滴滴电动车、金融服务等多个业务打包在一起,2020 年才实现 58 亿元的收入,几乎可以视为其网约车核心业务营收规模的零头。共享单车在滴滴内部生态体系的地位也可见一斑了。

    近年来,滴滴曾将社区团购视为布局未来的重要业务,但目前因市场竞争过于激烈而处于收缩聚拢的阶段。另外媒体也频频传出滴滴在货运、金融等不同领域加码布局的消息,这其中似乎并未有共享单车的身影。

    美团方面同样如此,此前公布的 2021Q2 财报显示,餐饮外卖营收为 231 亿元,到店及酒旅营收为 86 亿元,新业务及其他板块营收为 120 亿元。

    *(photo:MyZaker)

    美团单车与零售业务、B2B 餐饮供应链一同归属于这个新业务及其他板块。虽然整体营收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但经营亏损也扩大至了 92 亿元。

    从此前美团的多份财报可以看出,美团在巩固餐饮外卖业务的同时,也在不断强调社区团购及电商零售业务是公司长期布局发展的重要领域,同样并未过多提及共享单车业务。

    再来看看原本就是从共享单车业务起家,如今赛道中最为 " 根正苗红 " 的哈啰出行。

    *(photo:MyZaker)

    9 月 17 日,哈啰出行成立已满 5 周年,其对外提及的更多是关于 " 四轮车 " 业务的发展蓝图,例如打车、顺风车等。另外还有电动车销售、火车票预订、酒店预订、门票预订等多元化业务。

    哈啰方面表示,其早在 2019 年就开始布局新的业务版图,近 1 年来哈啰顺风车、哈啰打车、哈啰电动车以及小哈换电组成了新业务的 " 四驾马车 "。

    所以整体而言,无论从何种维度,共享单车都不再是聚光灯照耀下的那个主角,这场竞争最后的终局如何,也再难引起任何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