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出让遭遇冷风,地方经济增长又一支柱倒塌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VO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中国河北涿州由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一处住宅区建筑工地。(2021年3月19日)(photo:VOA)
    中国河北涿州由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一处住宅区建筑工地。(2021年3月19日)(photo:VOA)

    华盛顿 - 中国城市土地拍卖情况近日发生罕见的冷场局面,民营开发商因遭到政府的借贷打压而无力竞拍。分析人士指出,这一情况将改变长期以来中国地方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卖地收入的情况,导致中国经济进一步放缓。

    去年,中国虽然遭遇了大流疫的冲击,但土地拍卖依然呈现大幅增长,总金额创历史记录,达到8.4万亿元人民币,约1.3万亿美元,为中国抗疫工作提供了关键性的资金支持。

    但是,从去年夏季以来,中国监管部门收紧了对民营地产开发商的信贷支持,导致土地需求持续下降。据路透社的统计,8月份,中国全国土地销售金额按年比计算,出现了17.5%的跌幅。这是2020年2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路透社认为,土地需求的持续下降将会迫使地方政府削减开支和投资,从而导致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土地销售在地方政府的收入中占比高达五分之一。

    许多经济学家根据中国房地产市场降温和中国最大的民营地产开发商恒大集团的债务危机产生的影响而下调了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

    分析人士说,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可能会选择增发债券,加重它们的债务负担。它们甚至可能会加快实施引起很大争议的地产税。

    路透社引用澳新银行驻香港的高级中国经济学家王蕊的话说,“一般来说,土地销售的收入在中国地方政府的收入中占有的比例相当大,超过20%。所以,这笔收入的减少,或者增幅的缩小,都会给地方政府开支带来一定的压力。”

    今年2月,中国政府表示,为了更好地控制全国最有价值地区的土地价格,22个最大的城市今年只能够进行三轮土地出让。

    有关当局为了落实习近平提出的有关中国经济和社会中出现的过度和失衡问题而在多个行业采取了广泛的压制性措施,为土地竞拍设定了最高价位限制,以便控制土地价格。

    这些措施很快产生了作用。在今年3至6月份的第一轮拍卖中,地产开发商因资金紧张而无力参加竞拍,造成了土地需求的锐减。

    随后,在6至10月份的另一轮拍卖中,截止到9月30日,大约有40%的地块不是退出竞拍就是没有人参加竞拍。在前一轮竞拍中,这个比例只有5%。

    路透社说,天津有61块地参加拍卖,最后卖掉的只有40块。沈阳参加拍卖的46块地中只卖出了19块。

    中国媒体报道说,中国自然资源部8月曾召开闭门会议,明确二批次核心城市土地出让政策调整,规定单宗住宅用地溢价率不得超15%,且不得通过提高起拍价方式调整溢价率。

    这一政策对土地出让行情产生了重大影响。各地政府很快对地块溢价率进行了调整。深圳把溢价率上线从过去的45%调整到15%,广州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地价最高的海珠江泰路地块更将溢价率限死在9%。

    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说,天津、青岛、成都、合肥等地也陆续发布第二批集中供地详情,新一轮供地制度正在形成,整个土地市场将迎来全新洗牌。

    该周刊引用一个名叫张红的地产业从业者的话说,“15%土拍溢价率红线之后,争抢地王的事情将成为历史。”

    信用评级公司穆迪预测,2021年中国土地销售的增长率将是很低的个位数,明年会是负增长。而去年,中国的土地销售的涨幅为16%。

    穆迪公司的报告说,中国地方政府为应对这一问题可能会增发债券,这将会加重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

    (此文部分内容来自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