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地心引力和历史流逝的抵抗中,胜者只有陀飞轮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JieMian,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宝玑Classique经典系列5395超薄陀飞轮镂空腕表(photo:JieMian)
    宝玑Classique经典系列5395超薄陀飞轮镂空腕表(photo:JieMian)

    记者 | 姚宛

    一枚时计的诞生,需要满足什么?

    首先是零部件的供应,其中包括陀飞轮、游丝、擒纵叉和宝石轴等百余枚精密的细小零件。若以人的身躯来比喻,那么将时计骨架搭建起来的便是工匠严谨的技术。工匠们必须让每一枚零件恰到好处地被组合起来,毫厘之间的疏忽都会让此前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小时的心力白费。

    随后便是雕饰,表匠以传承多年的手工艺在使用创新材料制作出的表盘上勾勒出精细纹路。各式色彩被涂绘其上,母贝、珍珠和钻石然后逐一镶嵌。就这样,时计不再充当简单的报时角色,独特的工艺赋予了它独一无二的精神与灵魂。

    由于时计的制作步骤繁多复杂,且不同工坊制表时展现的审美特征千差万别,在漫长岁月里,人们都倾向于通过制作具体零部件的技术以及从中衍生出的相关创新,来对制表品牌的声誉进行衡量。

    这也解释了当代钟表迷们在对各个品牌进行论资排辈时,总是会用各自累积的专利数量来进行排名。但不管怎么排,名列前茅的那几个名字几乎都不会变化,而其中铁定会有宝玑(Breguet)。

    不过值得玩味的是,在宝玑创始人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先生 (Abraham-Louis Bregue)在世时,他本人获得的专利只有两项,其中一个是恒定动力擒纵,另一个便是陀飞轮。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陀飞轮由法语中的“Tourbillon”一词翻译而来,不仅中文译名选字极为精妙,就连法文本身都极具哲学魅力,取自笛卡尔的“以太漩涡”理论(Mécanisme des tourbillons)。该理论认为,宇宙是充满物质的空间,漩涡运动使物质形成行星,而行星也借助漩涡来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以太漩涡”理论终结了以水晶球理论为代表的传统宇宙研究模型,并在17世纪的宇宙研究学界中起到主导作用。而由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先生创造的陀飞轮也一样,它就像是放置在时计中的漩涡,紧紧地“吸附住”各个精密零部件,通过调速来抵抗地心引力,有效地弥补摆轮和摆轮游丝在行走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偏差。

    法国国家工业产权局的档案里至今仍然保留着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先生获得陀飞轮专利时的注册认证证书,一张描绘陀飞轮调速器的水彩构造图也随附其中,人们得以一探最初的陀飞轮装置为何种模样。

    不过,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先生一生仅售出35枚陀飞轮时计,此前花费在研制上的时间则从1795年横跨世纪至1805年,足见陀飞轮制作技术要求之高和雕琢工艺之复杂。而在陀飞轮诞生220年后的今天,这一在制表领域有着划时代性意义的创作不仅没被时间埋没,反而更被广泛运用,并成为钟表行业内象征顶尖技术的代名词。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尽管陀飞轮制作技术已经不再为宝玑专有,但作为开创者,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先生留下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同时随着时代的变化,宝玑在自身时计中的陀飞轮制作技术也不断变革,诸多与陀飞轮相关的创新专利被收入囊中。

    其中不得不提到的是Tradition传世系列7047芝麻链陀飞轮腕表,其装置于1点钟位置的大型陀飞轮擒纵装置为注册专利,与同样获得专利认证的钛制摆轮和硅质摆轮游丝一同将腕表所呈现的技术创新拉升到新的高度。

    事实上,Tradition传世系列7047芝麻链陀飞轮腕表的创作灵感正是来自于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先生亲自创作的首枚陀飞轮怀表。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Tradition传世系列7047芝麻链陀飞轮腕表的陀飞轮笼架上层夹板桥板由钛制成,表盘内展现的零部件装饰线条感大气,没有过多展现出机械机构,但从细节处可以看到衔接细密的部件运转流程。

    最新款的表壳则由950铂金打造,搭配无烟煤色金属合金机芯及18K金质镀银玑镂刻花表盘,恰到好处的银度和灰度光泽结合出工业时代的机械美感。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作为精于制作复杂表款的大师级品牌,在腕表上同时嵌入两个陀飞轮装置的技术也被宝玑攻克,并同样获得专利认证。

    双陀飞轮技术最早应用于2006年面世的Classique经典系列双陀飞轮5347腕表,彼时人们惊讶的发现,两个结构精密的陀飞轮被均匀平直地摆放在表盘的中央分隔线上,但腕表的运转并没有因为新零件的加入而受到挤迫影响。

    这一效果的实现,得益于宝玑工匠在制表过程中对各个零件搭配平衡之道的熟稔。具体来说,独立运作的陀飞轮被安装于旋转中央板上,透过微分轮耦合,陀飞轮的标准速率被传送至旋转中央板。

    腕表透过连接两个陀飞轮调制装置的腕表指针显示小时,另以中央标准指针显示分钟。与此同时,腕表的实际速率是两个陀飞轮的标准速率 ,能够有效抵消腕表直立时振荡器的等时性误差。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于是,两个陀飞轮装置在Classique经典系列双陀飞轮5347腕表中并行,但又丝毫不会发生冲撞,同时在表盘上显示出的对称外观更给人以平衡美感。

    细节同样值得细究。Classique经典系列双陀飞轮5347腕表备有镀银金型号,搭配44毫米丝光铂金表壳以及有着万花筒般炫目视觉效果的花样车床雕刻,细腻隽永。

    最新款的Classique经典系列5345双旋转陀飞轮钟表堤岸腕表也继承了机械美学,但表盘以繁复的镂空机械设计展现。

    光滑如镜的蓝宝石表镜是精巧的外壳,将内部层层叠叠的发条保护起来,使其看来就像是美术馆中的当代艺术珍藏。发条由宝玑Logo的大写字母“B”转变而来,圆润的线条带有丝丝幽默感,与严肃的机械结构碰撞出趣味。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整个钟表行业内女性消费者和收藏者声量的不断提升,宝玑在制表和形象塑造上也加大了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度,且对女性表款的设计不拘泥于行业传统,选择了许多创新元素加入。

    在Reine de Naples那不勒斯王后系列8998昼夜显示腕表中,双表盘布局带来的一金一银分居上下格局,描绘出了一副太阳与月亮若即若离的倾慕情感。

    表盘上色泽纯度极高的蓝天背景由青金石盘雕琢而出,天然珍珠母贝和闪烁的黄金分别代表了飘逸的云彩和活泼的星星,月亮图案则由钛金属镌刻而成。尽管表盘面积不大,但一副动静皆宜的浪漫画面却被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阿拉伯数字标注的24小时时间周围装饰了罗马数字小时圈,外缘则雕刻了麦粒纹饰,搭配热情四溢的手工雕饰“火焰”纹饰。人们能够在时间走动的永恒静谧感中同时看到涌动的感情波澜,再次呼应白天与黑夜、太阳与月亮一同展现出的动静美感。

    表盘外圈与表圈上则镶嵌有143颗璀璨钻石,是浪漫气质的最大化表现,在光线的照射映衬下流露出再难压抑的奔放热情。

    表冠处镶嵌了单颗水滴形美钻,与盘面搭配宝玑蓝钢时、分针以及精雕润饰的黄金自动陀一道,在细节上丰富了Reine de Naples那不勒斯王后系列8998昼夜显示腕表的奢贵观感。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除了能用绚丽珠宝搭配精细制表技术,宝玑也十分擅长将陀飞轮技术与其它复杂的腕表功能结合。在Marine航海系列5887陀飞轮时间等式腕表中,宝玑将最新一代超薄陀飞轮机芯与时间等式和万年历装置结合。

    在时间等式装置上,宝玑分别配备了传统民用时分针和可直接指示太阳时的第二分针。这样设计的巧妙之处便在于,通过一组“差动装置” ,两个独立的输入源被整合为一,民用分钟的指示由时计的主轮系驱动,而时间等式的信息则通过随凸轮运转的触针读取,各自运转互不干扰,佩戴者可同时读取民用时与太阳时。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而在万年历装置中,宝玑甚至将30或31天的月份,以及28天或者闰年29天的二月等不规律情况考虑在内。通过视窗来显示星期和月份,借助“逆跳”指针来直观地向佩戴者展示日期的变化,避免了过于复杂构造可能会造成的困惑感。

    令人惊叹的是,搭配了如此复杂功能的Marine航海系列5887陀飞轮时间等式腕表,厚度却减少了25%。

    宝玑的581超薄自动上链陀飞轮机芯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陀飞轮的笼框由钛金属材质制成,摆轮游丝及擒纵轮则由硅材质打造,二者所使用的都并非厚重材质,而条鼓盒周围制作的凹槽则从结构上为减轻重量提供了可能。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另外一款同样搭载超薄陀飞轮的腕表则是宝玑在2020年推出的Classique经典系列5395超薄陀飞轮镂空腕表。得益于宝玑在制表技术上的积累,这枚腕表已然是当前最能代表宝玑技术工艺和美学水平的作品之一。

    既然强调超薄和轻盈,肯定离不开在陀飞轮上下功夫。型号为581的超薄18K金质机芯厚度仅为3毫米,所搭配的陀飞轮框架总重量甚至不足1克。在内部,机芯由325个零件组成,但用于制作的材料却减少了将近50%。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要在缩减使用材料的前提下去保证腕表的运转正常,工匠在制作过程中选择将摆陀放置到机芯夹板的外缘,以减少机芯的厚度。

    此外,重新设计的钛金属陀飞轮构造实现了陀飞轮框架与轮系的直接啮合,搭配棱角构造的硅质擒纵机构,使得腕表内部空间得到进一步节省。

    而在外观上,人们可以更直接地从镂空设计中感觉到腕表的轻盈质感。这是581机芯首次被应用在完全镂空的设计结构中,金质夹板与表桥也经过镂空处理,制作过程要求工匠在合金材料开始硬化时,便立刻对其进行处理,不能有丝毫延误。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为了进一步凸显Classique经典系列5395超薄陀飞轮镂空腕表的独特之处,宝玑还在机芯夹板表面非镂空部分装饰上了经典的手工镌刻玑镂刻花图案,其中的巴黎鞋钉纹更是展现出了新古典主义美学风格,与腕表上极具现代主义特征的金属材质形成映照。

    部件锐利的边缘则需要工匠精心细致的手工倒角修饰, 随后再对不同的文字及镂空边缘进行雕刻纹饰。

    表壳外缘则点缀有钱币饰纹,蓝宝石玻璃表盘上是蓝色金质的数字时标,计时分区由激光镌刻而成并填入蓝色清漆。这些于细节处填入的蓝色,让人联想到巴黎浪漫的夜空,穿梭回到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先生创作的全盛时期。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先生逝世后,宝玑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发展后,宝玑于1999年加入了瑞士斯沃琪集团,继续以全球顶尖腕表品牌的身份和地位发光发热。

    与斯沃琪集团的战略一致,宝玑在二十一世纪也开始加速进行全球化扩张。但与许多品牌相比,宝玑的步伐并不算最快。对于宝玑来说,相较于大范围地铺开店面和在社交媒体时代进行激进的转型,在工艺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始终是优先选择。

    毕竟,对于所有被钟表吸引的人来说,这种不急不慢的步伐,对传统的坚持和对创新的精进,正是一个腕表品牌和其创作的作品最具魅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