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亢奋》:校园剧也这么大尺度?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MyZaker,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photo:MyZaker)

    《亢奋》,是部看译名就能让人浮想联翩的剧集。

    内容也一点不存在挂羊头卖狗肉之嫌,不管是迷幻的视听语言还是充满各种大尺度元素的剧情,都足以让观众在看剧时处在 " 亢奋 " 状态。

    *(photo:MyZaker)

    两年前,《亢奋》第一季一经播出,就在美国爆火。

    有多火?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评论是:

    《权游》之后,HBO 终于又推出了现象级剧集。

    现象级,《亢奋》达到了,《西部世界》都得靠边站。

    今年《亢奋》回归,第二季播出后,热度不减,在美国又掀起了一波观剧热潮,这么说吧,做《亢奋》中角色的仿妆,就够养活一大群小网红。

    *(photo:MyZaker)

    《亢奋》为何能火?只是因为演员颜值高、剧情尺度大吗?这或许是个原因,但绝非核心原因。

    从第一季到第二季,《亢奋》都没什么主线剧情,呈现的就是美国高中生的青春生活日常,充满了性、毒品、暴力等元素在内,是写实还是夸张,见仁见智,我们不是美国观众,不多做评论。

    但翻看了很多美国观众的评论,我发现,不管他们是否觉得《亢奋》中角色的经历和生活是真实的,他们都认为《亢奋》所呈现出的美国年轻人精神状态是真切的。

    换句话说,它能火是让很多观众感同身受了。

    每一代人都属于自己的青春影像,而《亢奋》的出现,让 90 后 00 后这批美国人找到知音了。

    *(photo:MyZaker)

    《亢奋》尺度之所以大,是因为它不止关乎青少年与性,甚至还牵扯到了毒品。它所呈现的是一群美国高中人颓废放纵的生活。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 " 垮掉的一代 ",二战后美国很多年轻人的生活糜烂,纵欲沉沦,倒很像是《亢奋》里呈现的面貌。

    " 垮掉的一代 " 放纵沉沦,是因为有战争创伤,那《亢奋》里这群高中生何至于此呢

    ?答案很简单,或许和大环境有关,但更多是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精神创伤。

    《亢奋》要拍的就是创伤与疗愈,拍这群年轻人的叛逆,也拍他们与世界以及自我完成和解的过程。

    青春剧拍这些并不稀奇,重要的是怎么拍,而《亢奋》无疑给观众带来了新鲜感。

    *(photo:MyZaker)

    《亢奋》的故事基本都在一个小镇中进行。

    小镇里谁人都相识,戏剧冲突的产生会更容易些,换句话说,更易狗血、看点更多。

    说白了,这是部很 " 好看 " 的剧。

    当然,这尤其体现在视觉上。

    虽说剧中不适镜头繁多,但更多的还是青春洋溢的俊男靓女谈情说爱的美丽画面。

    *(photo:MyZaker)

    两位戏份最多的主角就足够养眼。

    都不必提赞达亚扮演的酷飒女孩女主角小茹,亨特 · 莎弗扮演的茱儿就足够让人挪不开眼了。

    剧中的茱儿是一个跨性别女,现实中的亨特 · 莎弗也是个跨性别女。

    现实的她是这样的:

    *(photo:MyZaker)

    剧中的她是这样的:

    *(photo:MyZaker)

    小茹真是一点没夸错,她真的有 " 人间天使 " 的风范。

    除了她们,还有虽然胖但自信爆棚的凯特、身材姣好的傻白甜凯茜、从小美到大的麦蒂 ······ 每一个养眼的角色都是《亢奋》好评的加成。

    *(photo:MyZaker)

    演员好看,拍法更酷炫。

    剧集的 BGM 和运镜剪辑绝对是一大亮点。

    我不是乐迷,只能这样向你们的粗俗地推荐:《亢奋》每一集里都有好几曲带劲的电子乐,充满了迷幻色彩。

    过往的青春剧大多喜欢玩摇滚,作为潮流网红剧集,《亢奋》显然走在了配乐潮流的前列线上。

    影像语言的呈现也颇有想法,炫目的色彩搭配就不必说了,从长镜头到分屏,以及各种诡异角度的拍摄,再加上快速剪辑,导演不但敢玩,更加会玩。

    我只能想到一个形容词去精准定位《亢奋》:酷。

    *(photo:MyZaker)

    如果说《亢奋》第一季是酷,观众纯属看个热闹图个乐呵新鲜,那么第二季的播出,则让整部剧多了太多趣味。

    第二季于年初播出,故事承接第一季。

    比起第一季颇具猎奇色彩的大尺度生活白描,第二季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乃至角色的丰满程度都要好上不少,第一季更像是第二季的铺垫,精彩这才开始。

    主线故事不明晰怎么办?有人物的丰富度撑着。

    小茹,《亢奋》第一女主角,好莱坞当红小花赞达亚出演。

    *(photo:MyZaker)

    大多影视剧主角都是 " 正向角色 ",不说能多教化观众,起码是个屌丝逆袭。

    小茹不同,她是个毒虫。

    不是玩票性质的嗑药,就是彻彻底底、毒瘾很深的大毒虫。

    剧中给出的解释是,她是由于父亲的去世才沾染上毒品,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photo:MyZaker)

    小茹在挣扎,在毒品与爱人间徘徊,在活得艰难与毒品放纵间挣扎。

    第一季中的小茹毒瘾还没有为她的生活造成多大的困扰,第二季由于和茱儿的感情出现问题,毒瘾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等到毒瘾发作而不得的她,不止妹妹、母亲,就连心爱的茱儿也能用最脏最滥的话去诋毁,跑到闺蜜家 " 大杀四方 ",将一个闺蜜背地里和另一个闺蜜男朋友上床这种事也揭了出来,入室盗窃等等更是不在话下,毒品让她癫狂。

    *(photo:MyZaker)

    *(photo:MyZaker)

    *(photo:MyZaker)

    前段时间《亢奋》被美国抵制非法药物滥用教育盯上,说它美化吸毒。如果看了第二季,相信他们绝不会再这样想。

    观剧过程中,你会发现,除过有毒瘾,小茹真是个不错的孩子,真诚简单、聪明仗义。与她毒瘾发作时简直判若二人,所以还是那句话,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赞达亚在内的多位主演都曾强调本剧的分级,呼吁十八岁以下观众不要观看,也算是苦口婆心。

    *(photo:MyZaker)

    茱儿,跨性别者。

    认识小茹前,茱儿常在寂寞无人的夜晚和男人相约,仿佛借此能给自己一种心理慰藉,借征服男人来更显自己女人的身份。

    *(photo:MyZaker)

    小茹成长中缺失了父亲的角色,茱儿则少了母亲的存在,他们各自心底都种着一棵枣树,上面布满了刺。遇见彼此,枣树结了果,摘一颗放进嘴里,甜似蜜。

    不过较为狗血的是,不知是为了刻意制造戏剧冲突还是想更赤裸表现人的劣根性。

    第二季在小茹与茱儿中间,编剧安插进一个新的男性角色。

    他是直男,有点喜欢小茹,起初茱儿还吃着他的醋,之后茱儿自己竟然和他勾搭在一起,时常背着小茹和他亲热,所谓忠贞的爱情在此刻仿佛成了狗屁。

    什么情啊爱啊都不过洒洒水,仿佛唯有 " 欲望 " 才是这群年轻人永恒追逐的主题,所谓糜烂青春,不过如是。

    还有印象很深的一个例子,《亢奋》中的一个身为人父的角色,平日里他是辣椒大王,有钱有地位有美满家庭,实则他约 P 录影性侵未成年儿童,只不过这一切没有人知道。直至某天,他的烂事泄露,如他此前预料,他接下来的整个人生都毁了。

    《亢奋》呈现了这群年轻人放纵自己沉沦于欲望的状态,这会是负面引导吗?

    作为观众,我看罢只会对自己的人生更加珍视。

    *(photo:MyZaker)

    每一集的开头,《亢奋》都会从一个角色的前史开始讲述,让观众明白究竟是什么样的过去让眼前的他变成现在这样。

    看着他们所遭受过的那些苦难,追剧的过程中,观众便很难再会去过多苛责人物的是与非,而更多是与他们产生共情,接着由人至己,如果换作是我们,是否会比他们做的更好?

    《亢奋》的剧情简介只有一句话 " 一群青少年试图通过毒品、性爱和暴力来逃避现实,以应对无法确定的未来。" 无须站在过来人的角度去批判什么,回过头看看当初的自己,那些我们如今看起来的不值一提,在当时于年少的我们来说,岂非也是再重要不过的事情。

    *(photo:MyZaker)

    相比第一季,《亢奋》第二季多了太多狗血,甚至已然到了 " 骚乱 " 的地步,人物越来越亢奋,观众看得越来越过瘾。

    过瘾之余,再回首我们自己的青春,也会心有余悸,从此深谙:

    平平淡淡才是真。

    END

    编辑 / 阿忍

    商务 / 阿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