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校友联署取消普京名誉博士学位 社交平台挺俄舆论减少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RF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2019年4月26日,清华大学授予普京名誉博士学位。(photo:RFA)
    2019年4月26日,清华大学授予普京名誉博士学位。(photo:RFA)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超过十天,在新浪微博乌克兰社区,大多数网民发表支持乌克兰,同情难民、批评俄罗斯的言论,而官方未采取删贴行动。 另外,清华大学两百多位校友联名要求取消普京的名誉博士学位。

    入侵乌克兰的俄罗斯军队本周一(7日)下午停止攻击乌克兰主要城市。综合外电报道,北京时间下午三时,俄罗斯停止攻击乌克兰首都基辅等多个主要城市,开放人道走廊让平民撤走。据联合国通报,俄罗斯总统普京警告,除非乌克兰“投降”,否则不会停火。

    关注乌克兰局势的媒体编辑宋扬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普京不会轻易放弃乌克兰。 他说:

    “俄罗斯明显是调整了战略,以前那种假大空式的闪电战基本上不再进行。 俄军开始地面进攻而且稳定的推进,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攻打。 这种方式肯定对他有利。因为毕竟乌克兰无制空权,兵源又不足。”

    2022 年 3 月 7 日,乌克兰民众在撤离基辅西北部伊尔平市(Irpin)时穿过一座被毁坏的桥梁。 (法新社)(photo:RFA)
    2022 年 3 月 7 日,乌克兰民众在撤离基辅西北部伊尔平市(Irpin)时穿过一座被毁坏的桥梁。 (法新社)(photo:RFA)

    宋扬认为,虽然乌克兰的军事实力不如俄罗斯,但是有西方强大的支持,而且西方武器比俄罗斯先进两代,因此俄罗斯想全面赢得的这场战争的可能性不大。他说:

    “俄罗斯赢的可能性其实很小,如果在乌克兰停战,我估计对俄罗斯最好的结果是继续占有克里米亚,同时乌克兰不再谋求加入北约,也就是这样,不可能再有更好的结果。”

    在讨论乌克兰局势的新浪微博乌克兰社区,力挺俄罗斯的言论开始减少,而关注乌克兰难民的网民增加。 网民“泽净安玄”留言写道:“乌克兰正在为正义、和平、自由所奋斗,泽连斯基先生也为此努力着。支持乌克兰,支持泽连斯基先生,荣耀终归乌克兰。”,“卓之大A”上传一则视频还留言:俄军开枪打伤示威乌克兰民众。 有网民回复,“当年奸淫了多少东北妇女......”。另有人留言:“乌克兰加油”。另有网民留言:利沃夫车站挤满了逃离乌克兰东部战争的疲惫不堪的难民,在车站外,一位多才多艺的钢琴家正在演奏《多么美妙的世界》。美得让人流连忘返。

    另外,清华大学校友两百多人发起联署呼吁,要求清华校方撤销普京的名誉博士学位,理由是他发动“赤裸裸的侵略战争”。这封于3号发表的,由叶四舟、孙怒涛领衔连署的公开信还称,授予普京名誉博士学位是清华大学的耻辱。

    人大新闻系毕业的鲁难周一对本台说,普京派兵入侵乌克兰,试图侵吞该国,清华大学校友发起的联署呼吁完全合理:

    “我个人是非常支持的。 清华大学把博士学位授予一个无端发起战争的狂人,不仅仅是我个人,很多清华校友觉得是一种耻辱。 我所接触到的很多清华校友现都不愿说是这个学校的,校友自己都觉得惭愧(对于普京是清华名誉博士)。”

    2019 年 4 月 26 日,习近平在北京友谊宾馆出席清华大学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授予名誉博士学位仪式。(路透社)(photo:RFA)
    2019 年 4 月 26 日,习近平在北京友谊宾馆出席清华大学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授予名誉博士学位仪式。(路透社)(photo:RFA)

    吴强: 保留普京学位让国际社会认清清华大学定位

    清华校友吴强支持校友要求取消普京名誉博士学位,但他也支持校方将普京放置名人堂中或者放在国际关系学院。 他对本台说:

    “我作为清华的校友,一方面我支持清华校友关于取消普京博士学位的倡议,但是,我个人同时也支持普京作为清华校友这样一种身份,清华大学继续保留普京名誉博士学位,甚至我还支持未来清华大学的国关学院把普京的塑像建立起来,我觉得这可能跟清华的定位以及中外关系可能是最好的说明。”

    2019年4月,清华大学授予普京名誉博士学位,以表彰他在“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进步事业”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但今年,普京发动侵略乌克兰的战争。该联署信指出,普京发动过对车臣、克里米亚、格鲁吉亚等战争,最近又悍然发动了对乌克兰的战争,遭到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和谴责。

    关注乌克兰战场局势的吴强认为,俄军在乌克兰投入了几乎所有的军力,但也耗尽了军事潜力。他说:“他的混合战争模式也已经破产,他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混合抵抗的反侵略斗争。”

    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周一在北京谈及从乌克兰局势。王毅指出,中方愿继续为俄乌两国劝和促谈发挥建设性作用,也愿意在需要的时候同国际社会一道开展必要的斡旋。

    记者:乔龙       责编:温晓平   嘉远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