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唯一“自杀式物流”援沪,京东凭什么?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MyZaker,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上海进城公路边上的居民拍下壮观一幕——原本空荡荡的进城公路上,出现了一支庞大的货车队伍,连绵不绝地向城内驶去。

    橘黄色的路灯映照着刷成红色的货厢,以及上面巨大的京东 Logo,货厢里装的,则是上海市民当前最需要的生活物资。

    *(photo:MyZaker)

    由于疫情缘故,上海已经变成了人员 " 黑洞 ",只要进去,出来就要隔离,14 天内寸步难行,没有大车司机愿意往里迈一步。上海的物资保障越发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网传京东组织了超过 3000 名物流人员,分成 14 批,向上海发起了 " 自杀式冲锋 "。14 批快递小哥轮番上阵,上一批隔离了下一批接着进,循环不断,保证上海每天物资供给。

    随后,这一消息得到了媒体的证实。社交媒体上,很快也出现了上海市民收到快递的消息。

    实际上,这不是京东第一次冲在抗疫物流前线。2020 年,疫情刚刚暴发的时候,也是最危急的时候,同样是京东率先打通了前往武汉的物流线,将大量急需的医疗物资送往各个医院。

    事后,钟南山院士手写感谢信:" 感谢京东心系医疗援助一线,以最快的速度,将急需医疗物资送到武汉。"

    本轮疫情中,京东集团新 CEO 徐雷在朋友圈发文称,京东在抗疫救援方面,从来不惜力,从来不算账,也愿意用自己最擅长的供应链能力高效支援任何需要的城市 ; 这两天随着各个环节通顺,京东已经整装待发,将会开足马力尽最大努力支援上海。

    随后,京东集团副总裁王文博承诺,京东将加大生鲜食品库存储备,粮食、肉禽、海鲜等均超平常 2-3 倍备货,为上海地区提供超过 1600 万件米面粮油等民生商品,可保障上海京东用户近 1 个月日常供应。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承诺的实现被一拖再拖,京东前几天还被骂成 " 骗子 "。

    不过克服了重重干扰,它们终于实现了此前对上海许下的诺言。

    这时候,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 2 次冲锋在前的,都是京东物流 ?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

    后发先至的京东物流

    首先必须提及的是,上海,以及围绕上海的长三角地区,本身是物流行业发达的地区。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快递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20 年,我国快递业务量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占比高达 82%,远高于其他地区。

    其中," 包邮区 " 的上海快递业务收入为 1428.2 亿元,浙江快递业务收入为 1070.6 亿元,江苏快递业务收入为 708.9 亿元,加起来占全国 40%。

    *(photo:MyZaker)

    发达的快递业务,意味着当地拥有扎实的物流基础设施。

    而京东,在其中又有着独特的优势。

    近年来,随着京东物流独立、上市等事件被媒体广泛报道,以及越来越多的快递网点出现在街头巷尾,普通人对于京东物流的存在越发熟悉。

    不过,对于京东物流的发展状况,以及当下的行业地位,很多人还并不清楚。

    京东在 2007 年开始建立自己的仓储物流队伍,发展迅速,到 2010 年已经在部分城市具备当日达、211 限时达能力 ( 上午 11 点前下单,当天收到 ; 晚上 11 点前下单,可在次日下午 3 点前收到 ) ,次日达、隔日达能力开始全面铺开。

    2012 年,京东为达到高时效、高服务质量的物流服务水平,开始大面积布局仓储设施,加大物流仓储技术研发投入。

    从 2016 年起,京东物流开始增加投资,在物流产业链上广泛布局。被投资企业业务涉及到不同相关行业,但均分布物流的产业链中。

    通过这一手段,京东物流在之后时期高速扩张,一跃跻身国内头部物流企业行列。

    其中,京东和达达、德邦强强联合的手段,补齐了京东物流在同城配送、大件快运上的短板,成为中国较强大的物流联盟。

    2017 年,京东物流子公司正式从京东集团中独立出来,向全社会开放物流服务,从一家企业物流转变成物流企业,同时也从最早的电商物流向综合型的物流企业转型。

    到 2021 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 " 中国物流企业 50 强排名 " 中,京东已经超过圆通、韵达、百世等老牌快递公司,仅次于顺丰。

    结合双方在物流产业链上的布局来看,京东实际上已经和顺丰一起,站在中国民营物流企业的顶端,且两者同处于物流行业的第一梯队 ( 高端物流领域 ) ,双方之间的竞争剧烈。

    *(photo:MyZaker)

    京东凭什么能以后发者姿态超越众多老牌巨头,并且在这次疫情中大放异彩 ?

    详细对比其他物流企业,这个秘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京东物流耗费多年巨资打造的、对基层有着极强掌控力的物流配送系统。

    " 自己人 " 和 " 掌控力 "

    过往,京东物流在人们心中印象中最独特的标签,或许就是 " 自建仓储 " 这件事。

    一个产业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在 2007 年那个电商刚刚爆发,带动物流配送行业野蛮生长的时代,行业还是高度分散、复杂的,仓储、运输、配送这些环节泾渭分明,并没有到上下游整合的阶段。

    因此京东做出自建仓储配送的决定时,业内的第 1 个感觉就是 " 他们疯了 ",说好听点是提前布局,说难听点,以当时年营收 5 亿元的水平投入这一重资产领域,那就是把未来命运压上去的一场豪赌。

    这也是刘强东在物流方面 " 掌控欲 " 的第一次体现。如此一场豪赌,为的就是掌控物流配送的 " 最后一公里 "。

    在当时,快递配送环节速度慢,质量差。

    据一位京东高管后来回忆," 在京东之前,网络购物从下单到收到货,等个十天半个月是很正常的事,消费者的速度预期并不强烈,更没有用户体验的概念 "。

    而在服务质量上,彼时京东平台有 70% 的客诉率都来自配送货物的 " 最后一公里 ",关于商品运输过程中损耗严重等吐槽比比皆是。

    自建仓储正是为了改变这一局面。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京东物流运营的仓库总数量约 1200 个,仓储网络总管理面积约 2300 万平方米 ( 包含云仓生态平台的云仓管理面积 ) 。与之对比,顺丰的仓储面积仅为 486 万平方米。

    换来的,则是中国消费者对配送速度与服务的认识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让 " 用户体验 " 一词在电商和快递行业切实可感,也让京东物流的配送成了业界标杆。

    2015 年一项调查显示,消费者对京东送货速度的满意度领先行业整体近 20 个百分点。

    在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9 年第二季度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和时限准时率测试结果的通告》中,京东物流和顺丰速运成为仅有两家快递企业公众满意度得分在 80 分以上的企业。

    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自建仓储使之拥有对终端配送环节的极大控制力。

    什么地区的物流仓储需求有多高,货物流动模式有何特殊之处,京东物流一清二楚。

    现如今,京东在仓储方面的投入还在加速。根据其 2021 年 Q2 财报,过去 1 年,京东物流运营的仓库数量增加了 450 个,这个数字相当于京东从 2007 年开始自建物流到 2017 年,10 年间的仓库增长总量。

    京东物流另一个独特的点——拒绝外包配送人员,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去年 5 月,京东物流正式登陆港股。其招股书显示,仅之前 3 年,京东物流亏损就达到 91.33 亿元。其中,仓储虽然花钱,却不是最烧钱的一部分,最大一部分钱花在员工支出方面。

    京东有超过 19 万名配送小哥、算上仓储、分拣、客服的员工,人数超过 24 万。2019 年,光是员工福利开支这一块,就花掉了 197 亿元。

    在此之前,刘强东曾在 2018 年高调表示,京东为员工缴纳了 60 亿元社保和公积金,并表示如果通过劳务外包或者少交,一年至少可以多赚 50 亿元。

    他在采访中称,京东坚决杜绝找外包公司," 每个聘用人员,每个保安,每个保洁,每个快递员都必须跟京东直接签劳动合同,不允许有一个员工去给我做外包。"

    当然,出于业务考虑,京东物流在这点上并没有完全做到,其中段的干道物流等领域,依然使用了外包服务 ; 近年来收购众多物流企业,承接其过去使用外包的业务,也导致外包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持续上升。

    但总的来说,京东物流依然是在基层业务上 " 自己人 " 最多的快递公司。

    与之相比,其他快递公司大多采用劳务外包的方式来聘请快递小哥,以规避巨额的社保成本。以顺丰控股为例,其外包成本占比最高,职工薪酬排在第 2 位。

    虽然顺丰近几年的财报没有公布员工结构,但回溯到 2017 年,财报显示,当年顺丰拥有 21.3 万的快递员,其中只有 5.28 万名是自营快递员。

    花费高额成本维持自有员工团队,京东获得的,是对前端业务领域绝对的了解和绝对的控制。一座城市的交通网、一个区域的道路状况,乃至一条街道需要派多少车辆、多少人手实现最高效率配送,没有人比京东更清楚。

    京东物流在技术上的投入,也加强了其对基层物流业务的掌控。

    举个例子,2012 年 11 月 11 日,京东物流发布了 " 青龙 " 系统,利用掌握的数据,打通了从仓库、分拣中心到配送站、配送员的运作流程。

    仓库负责根据客户订单安排生产,包括免单打印、拣货、发票打印、打包等,完毕后将订单包裹交接给分拣中心,进行分拣、装箱、发货、发车,最终将包裹发往对应的配送站。配送站进行收货、验货交接后,将包裹分配到不同的配送员,再由配送员负责配送到客户手中。

    如果单看系统运作," 青龙 " 系统似乎和普通的自动化办公管理系统无异。

    然而,这套系统的核心实际上是其预分拣系统。根据官方介绍,这个系统 " 采用了深度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搜索引擎技术等技术,并利用大数据对地址库、关键字库、特殊配置库、GIS 地图库等数据进行分析并使用,使订单能够自动分拣,且保证 7x24 小时的服务,能够满足各类型订单的接入,提供稳定准确的预分拣接口 "。

    毫无疑问,这套系统的建立,依赖于京东物流本身掌握的行业数据,同时也反过来进一步加强了其对业务的掌控。

    15 年豪赌终见回报

    不过,为了实现这一点,京东物流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2019 年 4 月,京东物流宣布取消快递员底薪,引发争议。刘强东当时发内部信解释称,京东物流 2018 年亏损超过 23 个亿,已是第 12 年亏损,继续下去京东物流融资得来的资金仅够亏 2 年。

    近期公布的财报显示,虽然 2020 年短暂扭亏,但去年再度恢复亏损,全年亏损 156.6 亿元,拖累全集团净亏损 36 亿元。

    *(photo:MyZaker)

    巨大的代价让同行望而却步。马云就曾在 2015 年发表了著名的 " 京东将来会成为悲剧 " 言论,理由就是京东存在方向性问题,仓储员工过多会把企业拖死。

    京东则回以一篇名为《我们会做好自己,时间将证明一切》的文章,来表示自己的决心。

    当前的上海,原有的生活秩序和经济活动完全被打乱,最需要的就是一家对物流行业,尤其是基层配送领域信息最丰富、对人员掌控力度最强的物流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京东物流长期的积累自然就帮助其脱颖而出。

    此外,京东物流在上海本身有着很深的业务基础。作为其自建仓储的标志性工程,京东物流首个 " 亚洲一号 " 现代化物流中心正是建在上海。

    在上海获得成功后," 亚洲一号 " 模式再推向全国。在 2021 年招股书中,京东物流披露,其运营的 " 亚洲一号 " 大型智能物流仓库数量已达到 32 座。

    可以说,过去数年,对于京东这场 " 豪赌 " 的非议一直没停过,到今天也没有平息。但也正是这场 " 豪赌 ",让京东物流可以对业务链上的各个环节如臂使指,从而在这场 " 战疫 " 中大放异彩。

    前瞻经济学人 产业观察组

    参考资料:

    [ 1 ] 《2022-2027 年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

    [ 2 ] 《研报:一文详解京东物流的供应链生意》,明兴交运研究

    [ 3 ] 《京东物流:一家非典型的物流公司》,王长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