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版倪妮的爆红,揭开贵圈潜规则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MyZaker,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最近在抖音爆火的 " 如何成为国际超模 " 系列视频,揭开时尚圈的潜规则。

    发起者垫底辣孩,他是一位能把白纸、链条、普通西装和墨镜变成超模时装的博主。

    他变装前是这个样子。

    *(photo:MyZaker)

    只见他取下和抹布晾在一起的

    ,把

    粘在西装上,再从杂物柜里翻出来

    挂在身上。

    画风一转,他就化身香奈儿的秀场超模。

    *(photo:MyZaker)

    你还别说,这一个取之于生活、用之于高奢的变装视频,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持。

    网友一边点赞留言,一边在评论区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photo:MyZaker)

    时尚品牌来到评论区,举着手排着队刷脸熟求合作。

    *(photo:MyZaker)

    甚至还有杰士邦、厨邦酱油、朵蕾蜜卫生巾等非时装品牌在评论区凑热闹。

    *(photo:MyZaker)

    当然,他最令人瞩目的贡献,还是在全平台

    可能是受到疫情的影响,宅在家缺灵感的博主们看到变装视频火热的数据和惊人的推广,纷纷闻讯效仿。

    光是垫底辣孩原创视频的转载,就能有 20 万点赞和 2000+ 评论。

    原先只拍了 3 条视频,点赞量最高 2 万的博主,在拍了类似的变装视频后,点赞立马升到 200 万。

    各个平台的国际超模变装视频,涉猎美食、明星、萌宠、母婴等多个分区,博主年龄从 7 个月到 80 岁不等。

    真正实现了遍地开花。

    那么多视频,总结起来也就是一句话:

    这年头,谁都能穿高奢。

    小猫可以,婴儿可以,你也可以。

    这里面最让人震撼的,当属垫底辣孩和耿奶奶两人。

    以他俩为代表,这群网红算是把奢牌的杂志拍摄玩明白了。

    先说说这位掀起变装潮流的时尚博主垫底辣孩。

    他把黑袜子剪成细条,缝在睡衣领口当作蝴蝶结领花。

    搬开沾满了土的花盆,把用来围挡建材的红色钢板当成杂志背景。

    从爷爷手里抢来纯白茶具。最后再注入灵魂:戴上大方框细边眼镜。

    *(photo:MyZaker)

    然后就能拍摄出 GUCCI 当季时装封面的感觉。

    *(photo:MyZaker)

    这海报效果,就说是低配性转版倪妮也不违和。

    *(photo:MyZaker)

    再一个是

    *(photo:MyZaker)

    她的变装更夸张,效果也更可爱,因为所有东西都是从同村伙伴里 " 抢 " 来的。

    趁别人洗脚,拿走鞋子,把毛巾围在鞋底边上做撞色。

    在拐角处偷袭,夺走其他老太太的大花毛衣外套。

    从电饭锅旁边取走绿色的泡沫地垫,自己动手加工成小盒子。

    在一叠花花绿绿中扒拉出几件衣服。

    果盘,鞋带,搓衣板,配上院子里被日落渲染着的蓝天做背景。

    *(photo:MyZaker)

    这些奇奇怪怪,质感廉价的小物件摆在一起,就组成了非潮人无法驾驭的奢牌 BV。

    *(photo:MyZaker)

    吊轨又时髦,甚至比官方海报还有 " 内味儿 "。

    尽管她连品牌的英文名都要借助 AI 朗读。

    *(photo:MyZaker)

    在这些视频对时尚元素的拆解下,以前那些不屑下凡的奢侈品,突然变得 " 亲民 " 了。

    巴黎世家的先锋、异形、怪诞元素,可以用黑色塑料垃圾袋代替;

    路易威登(LV)精致、尊贵的 " 高姿态 " 感,画笔蘸墨水涂抹 LV 印花,也能达到相似的效果;

    赛琳(Celine)优雅、精英、独立的冷调风格,通过长条打褶的卫生纸围脖就能实现。

    人们发现,奢侈品不过如此,只要你有手,乡村也能成为超模走秀大舞台。

    化个妆捯饬一下,你我都能做大牌代言人。

    然而,这种扑面而来的亲切感,只是大家对大牌产品单向的解构和戏谑而已。

    在我们离高奢越来越近的同时,高奢也在背对着群众越走越远。

    最近,一则来路不明的消息在网络上疯传。

    *(photo:MyZaker)

    虽说上图的真实性尚未被证实。就目前 LV 的销售情况来看," 剔除无收入客户群 " 的战略步骤也显得真假难辨。

    但是,奢侈

    品价格不跌反涨。他们更想为高收入人群服务的销售策略,已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实

    今年三月,在疫情严重、物资短缺的上海,LV 天天变着花样给客户送餐。

    *(photo:MyZaker)

    宝格丽也上赶着在富人服务通道里内卷。

    *(photo:MyZaker)

    卡地亚安排的特别用餐,是人均消费 945 的甬府菜品。

    *(photo:MyZaker)

    主动送上门的高档餐食,铁盒装的黑松露餐厅菜品,首饰盒式的造型各异的餐后甜点 ......

    疫情封控下的富人们,过得和从前一样优渥又精致。

    朱门酒肉臭。

    权贵世界的另一面,生存着抢不到菜、出不了门,有病难问医、消杀无保障的多数人。

    这里面的多数人,就包括了向下滑落的中产,和原本的低收入者。

    而富人作为多数财富的拥有者,是在 " 真实世界 " 的另一面自在生活着的少数人。

    品牌方为什么跪舔富人?

    因为中等收入者们原先也只买得起入门级大牌产品。即使想买高端线产品,也会发现自己凑不够配货,压根进不去高奢的门槛。

    在疫情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制下,中产更经不起折腾,陷入自身难保的危机里,逐渐成为低收入者。

    社会阶层分化加剧,买得起奢侈品的人变少。但奢侈品牌不愿打折,自贬身价。

    就像经济大萧条时被倒掉的牛奶。

    资本家们宁愿产品被剪烂,也不愿落入大甩卖商场,在等级森严的奢牌金字塔中失去定位。

    *(photo:MyZaker)

    奢侈品集团对外分担压力的方式,则是频繁提价。

    作为 LVMH 奢侈品集团旗下的主要品牌之一,路易威登在最近一年内至少涨价 5 次。

    以 2022 新年这次提价为例。LV 宣布,同包型中最火的小号托特涨价 21.2%,中号托特涨价 20%。

    *(photo:MyZaker)

    与此同时,另一大奢侈品巨头爱马仕集团,和其他奢侈品集团一样,保持着 " 提价 " 默契。

    今年以来,爱马仕提价约 3.5%。疫情爆发后,它就基本保持着每年涨价两三次的频率。

    这些奢侈品,提高的不仅仅是价格,而且是在中国的销售总额。

    4 月初,LVMH 集团和爱马仕先后公布了 2022 年第一季度财报,营收和利润呈现大涨趋势,涨幅超出预期。

    *(photo:MyZaker)

    与之同增的营收用结果证明了前面的猜测:

    受疫情影响的中等收入人群,一方面因为本来就无法支撑大牌高端线这种营收大头,另一方面他们也自身难保。

    既然中产衰退,不再有消费奢侈品的能力。那么奢侈品牌就自抬身价,只为高收入人群服务。

    所以,中产就被奢侈品牌慢慢踢开,不再被纳入客户行列。

    疫情撕破了阶层之间的遮羞布,经济动荡的中产阶层逐渐滑向低产。

    贫富差距的鸿沟愈发加深。

    奢侈品在农村和城市的两条发展道路说完了,一种诡异的矛盾感也由此产生。

    高奢既然已经抛弃了中产,为什么还要花巨额在常见的网络平台投放广告?

    *(photo:MyZaker)

    难道那些品牌入驻社交媒体,是为了面向人民群众卖货?

    当然不是,他们的目的是让普通人认识奢侈品,让富人用上奢侈品更骄傲。

    微博的高奢平台入驻,小红书上的高定秀场 vlog,抖音里的大牌包包鉴定,b 站的时尚大牌历史故事介绍 ......

    包括逢年过节他们在微信发布的红包封面,及其在中国制定的 " 批发代言人 " 套路:

    *(photo:MyZaker)

    都只是为了让更多的普通人更全面地了解奢侈品。

    另一方面,网友们讨论奢侈品给人带来的特权。

    这种舆论上的打斗,也是品牌方提高知名度,打开上流市场的一种方式。

    还是以疫情期间的奢侈品饭菜为例。

    *(photo:MyZaker)

    这条微博下面,无数人对这种谄媚权贵、跪舔客户的行为发出质疑和攻击。

    看到视频里的富人点评这个菜一般,那个菜分量太多吃不完,以后不买这个品牌。

    热评第一就是:"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评论区还有人质疑菜品的原材料来源,是不是动用了关系抢了别人的菜,还说到大企业有可能会仗势欺人。

    鲁迅的话也被引用过来," 万劫不复的奴才 " 用来形容那些与资本家同一战线的网民。

    评论区甚至开始有 " 杀富济贫 ",逼上梁山的架势了。

    如今,乱象已渐渐平息。

    再跳出来看,当时的争议或民愤,何尝不是对高奢 VIP 们身份特权的宣传。

    末世来临,诺亚方舟上的永远是有钱人。

    只要有钱,在高级奢侈品店铺消费得够多,你也可以获得在疫情期间有人送餐的特权。

    网友们骂得越凶,给客户送精装饭菜的品牌方就越开心。

    客户因为得到的特权更显眼,也会更加忠诚地信赖品牌。

    一出非常成功的营销策略。

    当然,送不送菜这件事,品牌本身并没有错。普通人能不能抢到菜,也不是奢牌能决定的。

    一边是吃精品菜,一边是抢不到菜,如同两个世界的对比所造成的荒诞感,让人们直观地看到不同群体之间逐渐加深的鸿沟。

    在上层社会,拥有一只稀有皮爱马仕包包,带给人的不仅仅是打入名流贵妇圈的门票。

    更附带着一种动荡条件下我自岿然不动的尊贵地位。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富人还会为奢侈品的大幅涨价买单。

    品牌涨价,用来展示身份的物件就越值钱。

    这已经是老一套的说法。

    后疫情时代,高级奢侈品的客户更少,他们得到的品牌特权也就更多。

    大牌销售们已经不需要在落魄的中产客户上花费精力。

    他们手里有着少而精的客户资源,只需要为上流社会的富人们提供更加优质贴心的服务,以此换取更稳定的收入来源。

    或许以后,谁和高级奢侈品门店的 sales 关系好,谁的特权附加值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