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OnAir/讲纽约华人故事 台湾女导演首部长片引关注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UDN,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俞圣仪在电影片场与演员沟通。(俞圣仪提供)(photo:UDN)
    俞圣仪在电影片场与演员沟通。(俞圣仪提供)(photo:UDN)

    在纽约,每个人都在寻找存在的意义。一个中英翻译者,于留在纽约或回到家乡的十字路口徘徊;一对年轻嘻哈舞者,初到纽约却要学着抵御追梦之旅破灭的失落;一对中年移民夫妇,艰苦面对患有精神疾病的暴力儿子的生活...这三组纽约人的生活互相交错,正是导演俞圣仪(Sen-I Yu)的作品「我的天堂城市」(My Heavenly City)所要讲述的故事。

    俞圣仪来自台湾,目前在纽约从事电影制作,「我的天堂城市」是她的第一部长片,刚刚完成拍摄,目前正在后期制作阶段。电影虽然讲述三组在纽约生活的台湾人的故事,但俞圣仪表示,她没有刻意把主题定在华人移民群体,「我想要讲一个纽约人的故事。到底怎样才是纽约人?我觉得在这个城市生活,即便只来了两个月也是纽约人,都在这个很容易『被淹没』的城市,找自己的出路。」

    俞圣仪从小就对讲故事有浓厚的兴趣,甚至把自己儿时的娃娃当成演员,给他们编对白。12岁时,俞圣仪看了当时的台湾新浪潮电影「儿子的大玩偶」,对电影独特的叙事方式感受深刻,也打开了看更多电影的大门,越来越多去接受影视创作的熏陶,「我觉得电影是我表达我对故事和人的兴趣的最好媒介。」

    但喜欢看电影是一回事,想要成为电影工作者则是另一回事。把俞圣仪推进电影业大门的,可以说是一本讲述李安如何拍成他的第一部电影「推手」的书。书中,李安谈及他在美国念电影,这让对电影一腔热血的俞圣仪,更加向往美国的电影教育。她后来也真的得到了机会,在纽约大学着名的艺术研究所蒂施艺术学院(Tisch School of the Arts)学习电影制作,开始了在美国做电影的旅途。

    对于俞圣仪来说,写作灵感多源于生活。在美国生活工作近20年,对生活的感受,是她写作的源泉。「我并非都把自己的故事写到电影里面,而是记住生活中的感受,并试着用故事去表达这些感受。」对生活和身边人的观察,甚至对自己在不同生活阶段的感悟的观察,都是她灵感的一部分;不论是怎样的故事,俞圣仪表示,她关注的重点题材都会回归到「人」——家庭、爱情、寂寞...

    除了专注拍电影,俞圣仪也在纽约上州的绮色佳学院(Ithaca College)教书,是该校电影学院唯一的亚裔女助理教授。作为亚裔女性导演,俞圣仪表示,这个身分还是会让工作更加困难一些。她也有怀疑自己的时刻,曾思考「如果我是男导演,他们是不是就不会怀疑我、不信服我?」但俞圣仪表示,在种族问题于美国仍然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的当下,不应该因为自己的身分而止步不前,而应该试图用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再加上对电影的了解和热情,去说服别人。

    俞圣仪也观察到,作为在美国的亚裔,一个喜闻乐见的趋势就是亚裔题材电影在近年来的蓬勃发展,从漫威的超级英雄电影「尚气(Shang-Chi)」,到皮克斯的动画电影「青春养成记(Turning Red)」,到今年口碑大好的「妈的多重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美国观众对亚裔题材的影视作品越来越感兴趣。甚至在俞圣仪的课堂上,不少学生受到关于韩裔美国移民的电影「梦想之地(Minari)」的启发,尝试写作关于家庭题材的电影,这让俞圣仪觉得很受鼓舞;在今年拍摄「我的天堂城市」过程中,俞圣仪也明显感受到,出来试镜的亚裔年轻人和亚裔影视从业者更多了。

    俞圣仪的首部长片「我的天堂城市」已完成拍摄,目前正在后制中。(俞圣仪提供)(photo:UDN)
    俞圣仪的首部长片「我的天堂城市」已完成拍摄,目前正在后制中。(俞圣仪提供)(photo:UDN)

    俞圣仪希望,日后能够有更多亚裔题材的电影出现。不管是「梦想之地」,还是她导演的「我的天堂城市」,都是在试图讲述一个普世的、能连接不同的人、能让观众感动的故事。如果能有更多的亚裔去讲普世故事,俞圣仪认为,亚裔的故事就能被更多观众认知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