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一周新书推荐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JieMian,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片来源:视觉中国(photo:JieMian)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片来源:视觉中国(photo:JieMian)

    记者 | 徐鲁青编辑 | 黄月

    《豹迹:与记忆有关》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巫鸿是当今艺术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他成长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京,在后海、鼓楼、中关村之间读书画画。他曾从敦煌开始,骑着骆驼经千里沙漠、记录下262个洞窟的壁画。他也在70年代经历过牛棚时光,因为“偷窥”父母的藏书、自学《英汉辩义文法作文求解四用辞典》和《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最终走上了研究中国美术史的道路。八十年代,已至而立之年的他赴美读书,后任教芝加哥大学,致力于记录与研究中国艺术。

    《豹迹》是巫鸿回顾自己76年人生的记忆之书,他强调此书的“记忆写作”不同于回忆录体裁,且恰恰是源自突破这一体裁和类型的欲望;他也在书中思考记忆和历史研究的关系,二者在学术写作中的互补可能。青少年时期的北京记忆、密歇根湖畔的学习时光,以及在艺术里多次与神相遇的时刻……这些记忆塑形了他现今的所思所想,当下的经验冲撞往昔时,巫鸿感叹道,“在那一刻,我们感到自己都是疯人院的幸存者,但许多人没有我们这样的好运气。”

    《桑戈马尔守夜者》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2021年,诸多非洲作家摘得了国际文学大奖:东非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获诺贝尔文学奖,南非小说家达蒙·加尔格特获布克文学奖,西非作家穆罕默德·姆布加尔·萨尔获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同国际声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洲作家在中文世界关注寥寥,去年古尔纳获诺贝尔文学奖时,他的重要作品还未被国内引进,读者只能在非洲小说选集中找到他的少许短篇作品。

    《桑戈马尔守夜者》的作者法图·迪奥梅是一位非洲裔法国作家,她在塞内加尔的尼奥焦尔出生,1990年后移居法国。与很多非洲作家一样,她的作品常探讨移民的身份认同与殖民反思,但不同于大多数男性写作者,她关注被长期遮蔽的非洲女性经验,深描她们幽微隐蔽的生活。在这本书里,库姆巴的丈夫被船难夺走生命,她的生活也因此分崩离析,每当夜晚降临,她都要打开自己的记事本,在写作中与自己对话、同亡灵沟通,思索非洲土地与生息。“暴风雨摧毁了她的一切,而她把风暴关进了本子里。”

    《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上野千鹤子已经74岁了,除了我们熟悉的女性主义研究作品《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厌女》《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她近年的关注领域还有独居老年人生活、日本养老制度等。在畅想自己晚年最后时光时,她希望自己不在养老院或医院里,而是在自己熟悉的家中、以自己的方式迎接死亡,“我没有家人,基本上是一个人生活……未来也会继续走着人生的最后一段路,被认定为需要看护的级别,然后一个人静静地死去。”

    在《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一书中,上野千鹤子研究了日本的医疗、看护、护理等领域的最新情况。她指出,在日本社会,太多人认为如果不生小孩,晚年会非常凄惨,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偏见,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发现“晚年的时候,独居者是最幸福的”。 现今日本护理保险制度的实行,让独居老人居家养老一步步变成了现实,“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不再遥远。她在书中还分享了自己为晚年生活所做的准备,并希望带给读者“一个人在家带着尊严离世可以实现”的信心。

    《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我们所熟悉的中国历史,往往是以男性为主体的历史,女性在历史书写中经常是男性的陪衬、故事的配角。这样的视野往往会带来历史研究的偏差,美国历史学家曾伊沛霞认为:“在我们努力地思考了女人在哪里以后,中国历史和文化看起来就不一样了。”

    江苏人民出版社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近期重版了“女性系列”,其中,《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聚焦中国封建末期的兴起的“贞女”现象。明清时期,数以千计的年轻女子抗拒父母的权威,终生忠贞于她们的未婚夫,很多以寡妇的身份终其一生,有的为未婚夫自杀殉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历史系教授卢苇菁在此书中探索了贞女的心理、情感、理想和生活历程,她发现,自明朝起,贞女现象的兴起与儒家道德话语的强化、民族和政治危机以及对极端行为的文化兴趣等有着密切关联,这为我们了解中国封建末期的历史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

    《晒娃请三思:数字时代的儿童隐私保护》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新罕布什尔大学法学学者莉亚·普朗科特想象,如果汤姆·索亚生活在当下现实世界,他不仅会在严密的电子监控中被警察逮捕,而且他的监护人波莉姨妈也很有可能在Facebook上发布相关吐槽:“蓝色警灯在我卧室窗外闪烁不停。警察又把我叫醒了。汤米!!!你怎么总是 #惹事儿? #保释金 #特大杯咖啡。”

    如今,随便翻开朋友圈或微博,我们总是看到形形色色的孩子照片与视频,他们有的只是家长分享的生活记录,却很可能包含重要信息,比如家庭住址、学校、生活轨迹等,增加被犯罪分子利用的风险;有的照片是成年人出于“吐槽”或“逗乐”心理,晒出孩子的黑料(比如玻莉姨妈),未考虑到孩子可能会被取笑,自尊心受损;获取经济收益的“商业晒娃”行为现在也越来越多,无论是抖音还是b站,我们总是看到镜头前跳舞、逗乐,模仿表演的孩子,这也极有可能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

    在《晒娃请三思:数字时代的儿童隐私保护》一书中,新罕布什尔大学法学院行政副院长普朗科特审视了家长习以为常却可能欠缺思忖的晒娃行为,并分析了其可能引发的众多风险。她希望这本书可以为父母、老师和其他成年监护人提供参考,并促使人们反思在隐私和数字生活方面要怎样做出恰当抉择,才能保护孩童,尽量避免伤害他们的可能。

    《过日子:中国古人日常生活彩绘图志》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18世纪起,外销画逐渐风行西方,这些画作大都出自广州十三行的画家们,其中许多展示了当时的市井生活和手工业制作。外销画的主要买家是广州的外国商人和旅行者,他们将其视为极佳的旅游纪念品,带回国向亲友展示当地生活。19世纪英国旅行者奥斯曼德·泰凡尼(Osmend Tiffffany)在其游记中就写道:“这些米纸画(指外销画)……表现了中国的商业贸易、日常生活、世俗礼仪和宗教活动,显得生动真实。从神圣的宗教仪式到世俗的娱乐场景,无一不绘于画中。”

    清朝街头的小贩是什么样的?三百年前的人们如何住房煮饭?如何搭车旅行?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古人和我们的生活有何不同?这些问题我们或许可以从外销画册中找到答案。《过日子》一书收录了清朝时期画师所绘的外销画,它们展示了300年前中国古人的生活细节,从衣食住行到乐器饮食,从居住家居到外贸工作,在画里,我们看到古人的日子究竟怎么舒坦地过。

    《重症之后》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人们很少关注危重症病人出院后的经历:当现代医学技术让人们起死回生,他们如何继续生活?从ICU脱险的人们,在离开病房后要面对什么?丹妮拉·拉玛斯是ICU的一线医生,她发现,在脱离生命危险后,大多数人即使生命体征恢复,出院后仍要面对更持久、更日常的痛苦,比如体质崩坏、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重疾后长期的生活不便等。

    拉玛斯写作的《重症之后》一书不仅关注ICU病房中的起死回生,也集合了她对病人“后ICU”生活的观察。她指出,许多人持有的“康复乌托邦”意识是一种偏见,起死回生与康复并不等同,现代医疗最重要的不仅是关心死亡,更要关心人应如何生存,这也是拉玛斯在书中思考的核心——“重症之后,如何避免比死亡更糟糕的命运?”

    《最后的拥抱:动物与人类的情绪》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老鼠会拯救患病的同类;失去伴侣的大象,几年后会重返伴侣逝去的地方;黑猩猩社会存在政治、谋杀和冲突,当族群中有猩猩去世,它们也会感到伤心和不舍。爱、恨、恐惧、羞愧、内疚……这些并非人类的专属,动物也同样有感情,能感受到痛与爱。

    《最后的拥抱》一书探索了动物的情感世界,以动物学教授简·范·霍夫与黑猩猩首领“大妈妈”的关系为线索展开。霍夫教授与“大妈妈”相识40年,2016年,将近59岁的妈妈濒临死亡,霍夫教授向她道别,当他蹲下身子走向生病的“大妈妈”时,她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她轻轻抚摸他的头发,”霍夫的学生,如今已是灵长类动物行为学教授的德瓦尔回忆道,“把他拉得更近了。 她的手指有节奏地拍打他的后脑勺和脖子,向她的朋友保证,靠得这么近是可以的。”他们的拥抱被摄像机记录了下来,一时在网上引起轰动,人们发现黑猩猩表达友好的方式竟然与我们如此相似。德瓦尔从此出发,在书中深入探索了动物的情感领域,他驳斥了情感领域中人类例外论的观点,指出人类和动物本质上是相通的。

    记者 | 徐鲁青编辑 | 黄月

    《豹迹:与记忆有关》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巫鸿是当今艺术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他成长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京,在后海、鼓楼、中关村之间读书画画。他曾从敦煌开始,骑着骆驼经千里沙漠、记录下262个洞窟的壁画。他也在70年代经历过牛棚时光,因为“偷窥”父母的藏书、自学《英汉辩义文法作文求解四用辞典》和《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最终走上了研究中国美术史的道路。八十年代,已至而立之年的他赴美读书,后任教芝加哥大学,致力于记录与研究中国艺术。

    《豹迹》是巫鸿回顾自己76年人生的记忆之书,他强调此书的“记忆写作”不同于回忆录体裁,且恰恰是源自突破这一体裁和类型的欲望;他也在书中思考记忆和历史研究的关系,二者在学术写作中的互补可能。青少年时期的北京记忆、密歇根湖畔的学习时光,以及在艺术里多次与神相遇的时刻……这些记忆塑形了他现今的所思所想,当下的经验冲撞往昔时,巫鸿感叹道,“在那一刻,我们感到自己都是疯人院的幸存者,但许多人没有我们这样的好运气。”

    《桑戈马尔守夜者》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2021年,诸多非洲作家摘得了国际文学大奖:东非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获诺贝尔文学奖,南非小说家达蒙·加尔格特获布克文学奖,西非作家穆罕默德·姆布加尔·萨尔获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同国际声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洲作家在中文世界关注寥寥,去年古尔纳获诺贝尔文学奖时,他的重要作品还未被国内引进,读者只能在非洲小说选集中找到他的少许短篇作品。

    《桑戈马尔守夜者》的作者法图·迪奥梅是一位非洲裔法国作家,她在塞内加尔的尼奥焦尔出生,1990年后移居法国。与很多非洲作家一样,她的作品常探讨移民的身份认同与殖民反思,但不同于大多数男性写作者,她关注被长期遮蔽的非洲女性经验,深描她们幽微隐蔽的生活。在这本书里,库姆巴的丈夫被船难夺走生命,她的生活也因此分崩离析,每当夜晚降临,她都要打开自己的记事本,在写作中与自己对话、同亡灵沟通,思索非洲土地与生息。“暴风雨摧毁了她的一切,而她把风暴关进了本子里。”

    《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上野千鹤子已经74岁了,除了我们熟悉的女性主义研究作品《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厌女》《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她近年的关注领域还有独居老年人生活、日本养老制度等。在畅想自己晚年最后时光时,她希望自己不在养老院或医院里,而是在自己熟悉的家中、以自己的方式迎接死亡,“我没有家人,基本上是一个人生活……未来也会继续走着人生的最后一段路,被认定为需要看护的级别,然后一个人静静地死去。”

    在《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一书中,上野千鹤子研究了日本的医疗、看护、护理等领域的最新情况。她指出,在日本社会,太多人认为如果不生小孩,晚年会非常凄惨,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偏见,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发现“晚年的时候,独居者是最幸福的”。 现今日本护理保险制度的实行,让独居老人居家养老一步步变成了现实,“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不再遥远。她在书中还分享了自己为晚年生活所做的准备,并希望带给读者“一个人在家带着尊严离世可以实现”的信心。

    《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我们所熟悉的中国历史,往往是以男性为主体的历史,女性在历史书写中经常是男性的陪衬、故事的配角。这样的视野往往会带来历史研究的偏差,美国历史学家曾伊沛霞认为:“在我们努力地思考了女人在哪里以后,中国历史和文化看起来就不一样了。”

    江苏人民出版社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近期重版了“女性系列”,其中,《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聚焦中国封建末期的兴起的“贞女”现象。明清时期,数以千计的年轻女子抗拒父母的权威,终生忠贞于她们的未婚夫,很多以寡妇的身份终其一生,有的为未婚夫自杀殉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历史系教授卢苇菁在此书中探索了贞女的心理、情感、理想和生活历程,她发现,自明朝起,贞女现象的兴起与儒家道德话语的强化、民族和政治危机以及对极端行为的文化兴趣等有着密切关联,这为我们了解中国封建末期的历史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

    《晒娃请三思:数字时代的儿童隐私保护》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新罕布什尔大学法学学者莉亚·普朗科特想象,如果汤姆·索亚生活在当下现实世界,他不仅会在严密的电子监控中被警察逮捕,而且他的监护人波莉姨妈也很有可能在Facebook上发布相关吐槽:“蓝色警灯在我卧室窗外闪烁不停。警察又把我叫醒了。汤米!!!你怎么总是 #惹事儿? #保释金 #特大杯咖啡。”

    如今,随便翻开朋友圈或微博,我们总是看到形形色色的孩子照片与视频,他们有的只是家长分享的生活记录,却很可能包含重要信息,比如家庭住址、学校、生活轨迹等,增加被犯罪分子利用的风险;有的照片是成年人出于“吐槽”或“逗乐”心理,晒出孩子的黑料(比如玻莉姨妈),未考虑到孩子可能会被取笑,自尊心受损;获取经济收益的“商业晒娃”行为现在也越来越多,无论是抖音还是b站,我们总是看到镜头前跳舞、逗乐,模仿表演的孩子,这也极有可能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

    在《晒娃请三思:数字时代的儿童隐私保护》一书中,新罕布什尔大学法学院行政副院长普朗科特审视了家长习以为常却可能欠缺思忖的晒娃行为,并分析了其可能引发的众多风险。她希望这本书可以为父母、老师和其他成年监护人提供参考,并促使人们反思在隐私和数字生活方面要怎样做出恰当抉择,才能保护孩童,尽量避免伤害他们的可能。

    《过日子:中国古人日常生活彩绘图志》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18世纪起,外销画逐渐风行西方,这些画作大都出自广州十三行的画家们,其中许多展示了当时的市井生活和手工业制作。外销画的主要买家是广州的外国商人和旅行者,他们将其视为极佳的旅游纪念品,带回国向亲友展示当地生活。19世纪英国旅行者奥斯曼德·泰凡尼(Osmend Tiffffany)在其游记中就写道:“这些米纸画(指外销画)……表现了中国的商业贸易、日常生活、世俗礼仪和宗教活动,显得生动真实。从神圣的宗教仪式到世俗的娱乐场景,无一不绘于画中。”

    清朝街头的小贩是什么样的?三百年前的人们如何住房煮饭?如何搭车旅行?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古人和我们的生活有何不同?这些问题我们或许可以从外销画册中找到答案。《过日子》一书收录了清朝时期画师所绘的外销画,它们展示了300年前中国古人的生活细节,从衣食住行到乐器饮食,从居住家居到外贸工作,在画里,我们看到古人的日子究竟怎么舒坦地过。

    《重症之后》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人们很少关注危重症病人出院后的经历:当现代医学技术让人们起死回生,他们如何继续生活?从ICU脱险的人们,在离开病房后要面对什么?丹妮拉·拉玛斯是ICU的一线医生,她发现,在脱离生命危险后,大多数人即使生命体征恢复,出院后仍要面对更持久、更日常的痛苦,比如体质崩坏、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重疾后长期的生活不便等。

    拉玛斯写作的《重症之后》一书不仅关注ICU病房中的起死回生,也集合了她对病人“后ICU”生活的观察。她指出,许多人持有的“康复乌托邦”意识是一种偏见,起死回生与康复并不等同,现代医疗最重要的不仅是关心死亡,更要关心人应如何生存,这也是拉玛斯在书中思考的核心——“重症之后,如何避免比死亡更糟糕的命运?”

    《最后的拥抱:动物与人类的情绪》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老鼠会拯救患病的同类;失去伴侣的大象,几年后会重返伴侣逝去的地方;黑猩猩社会存在政治、谋杀和冲突,当族群中有猩猩去世,它们也会感到伤心和不舍。爱、恨、恐惧、羞愧、内疚……这些并非人类的专属,动物也同样有感情,能感受到痛与爱。

    《最后的拥抱》一书探索了动物的情感世界,以动物学教授简·范·霍夫与黑猩猩首领“大妈妈”的关系为线索展开。霍夫教授与“大妈妈”相识40年,2016年,将近59岁的妈妈濒临死亡,霍夫教授向她道别,当他蹲下身子走向生病的“大妈妈”时,她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她轻轻抚摸他的头发,”霍夫的学生,如今已是灵长类动物行为学教授的德瓦尔回忆道,“把他拉得更近了。 她的手指有节奏地拍打他的后脑勺和脖子,向她的朋友保证,靠得这么近是可以的。”他们的拥抱被摄像机记录了下来,一时在网上引起轰动,人们发现黑猩猩表达友好的方式竟然与我们如此相似。德瓦尔从此出发,在书中深入探索了动物的情感领域,他驳斥了情感领域中人类例外论的观点,指出人类和动物本质上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