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殖民国榨干后⋯为何有些殖民地成富国 有些却身陷贫穷?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UDN,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英国伦敦金融区。 美联社(photo:UDN)
    英国伦敦金融区。 美联社(photo:UDN)

    北美、澳纽等大片区域,人口相对稀少且技术较落后,在被殖民后,经济快速成长。中南美洲人口密集地区,曾兴起最进步的文明:壮阔的阿兹提克(Aztec)、印加(Inca)和马雅文化,到近代却遭遇发展迟缓,反而被北美的欧洲殖民地所超越。

    这多半是意料之外的财富逆转。法国哲学家伏尔泰(Voltaire)看不起英法为了北美的殖民地而冲突不断,说那是为「几亩雪地」打架。1756至63年的7年战争(Seven Years War)最后是英国获胜。战后谈判领土的期间,很多人认为英国应该要求拥有法国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那里的农园用奴工耕作,获利丰厚,英国不该要求法国的北美殖民地,那里刚受过殖民地战争摧残。

    可是,后来那「几亩雪地」成为地表最富裕的地区之一。是什么原因造成财富如此明显的逆转,过去几十年曾引起激烈的学术辩论。殖民主义遗产如何影响长期发展?为什么有些殖民地成长为富国,有些却身陷贫穷泥淖中?

    跟殖民国法律制度息息相关

    有一种学说强调,大多数前殖民地都承袭了殖民国的法律制度。前英国殖民地和保护国,包含澳大利亚、加拿大、香港、印度、纽西兰、新加坡都採行英美法系,而前西葡殖民地,如安哥拉、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印尼、墨西哥实行的则是不同形式的大陆法系。

    英美法系对投资人和财产权提供较多保障,实证研究也指出,採用英美法系与经济繁荣成正相关;以人均所得计,前英国殖民地比其他列强的前殖民地享有较多、较久的繁荣。不过我们不可忽视一点,也许是英国刚好殖民在经济潜能较大的地区,或是英国殖民者本身带来推动经济的特殊技能、态度和作法。

    不同的气候条件也可能延长殖民对当地体制的影响。中美洲及加勒比海的气候和土壤最适于种植咖啡、棉花、甘蔗、烟草,这些作物需要大面积的农园才能有效率的耕种。因此这些地区在殖民时代出现的农业,特征都是土地所有权集中,导致财富分配不均、强迫劳动、甚至奴隶制,那是所有体制中压榨最甚的,于是不平等牢不可破,也阻碍成长。

    其实即使到后来,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和美国南部的土地所有权依旧极度集中,使得经济难以发展。地主反对投资于公共教育,以防止工人迁往都会区,都会区却需要较多受过教育的劳工。这些力量直接阻碍人力资本累积、工业化和经济成长。

    两相对照,北美殖民地(美国南部除外)的气候条件更适于混合农耕及畜牧,因此促成小型家庭农场的成长,财富分配较平等,并实行包容式政治体制,像是民主、法律平等和保障财产权,这些都有利于长期繁荣。讽刺的是,这些体制却具高度歧视性:否定美国非裔及原住民的公民自由,还剥削他们,成为其「包容性」不可或缺的一环。

    人口密度vs进步

    有一种相关的学说认为,技术曾较北边邻居更先进的中南美洲后来却成为美洲较贫穷地区,这种可怕的间接后果是哥伦布时代前的人口密度变化造成。

    在马尔萨斯时期,技术发展和人口密度齐头并进,人口密集区自然文明最进步。因而殖民政权更有意愿在这类繁荣地区建立榨取当地众多人口财富的体制。当这些殖民地独立时,继欧洲殖民者而起的当地菁英权大势大,他们沿袭这些榨取式、耽误成长的体制,以维持和增加经济、政治不平等带来的好处,使这些地区受到无法开发的诅咒。

    反而在较不进步的地区,人口密度低,殖民政权便往往定居下来,为自己而开发这些区域,通常也是先摧残、驱赶或征服当地原住民。他们为自己、也为后世子孙的利益,建立包容式、有助成长的体制。这些体制虽然极为歧视美国非裔及原住民,但是对当地整体经济发展是有贡献的,财富的逆转便由此而来。

    有危险的环境

    欧洲人比较不会大量移民到疟疾、黄热病等疾病死亡率较高的殖民地。会到那些地方的欧洲人,多半是统治阶级:官员和军人,并非移往北美洲的垦荒者。他们为临时任务而来,建立剥削和奴役当地人口的体制。

    欧洲移民大规模定居的地方较少盛行致命疫病,像是北美洲,那些移民支持建立较包容式的体制,有利于吸引更多欧洲移民及长期经济成长。到移民时代结束时,北美、澳纽出现的独立国家继续实行这些半包容式体制,而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海的很多在地菁英,却继承并延续榨取式体制。

    因此,不同地方移民人口的死亡率,或许可以预测之后兴起的现代体制属于何种性质。要是移民死亡率(及基本疾病环境),对当前的经济繁荣没有直接影响,那这比率可以当作评估体制对经济繁荣影响的变数之一。使用这种方法的研究发现,历史上的统治体制确实对现代各国的财富有重大影响。

    不过这种论点也遭到批评,批评者认为,对欧洲移民致命的疾病,对原住民也可能致命。致命疾病盛行也可能降低当地人的生产力,以致破坏繁荣,但是与政治体制的间接影响无关。的确,过去移民死亡率较高地区,现在死亡率仍是较高。所以造成疾病肆虐地区的经济始终不发达,也许不只是当地殖民体制的本质使然,有危险疾病的环境本身也是原因。

    殖民国的人力资本

    要区隔殖民体制的影响,与欧洲移民技能的影响也一样不容易。当欧洲人移往殖民地时,曾驱赶大量原住民,带来某些知识技能,以及与欧洲祖国的商业连结。的确有证据显示,19世纪欧洲人大量聚集的殖民地,享有经济成长的可能性,远大于以原住民人口为主的殖民地。所以看似体制造成的重大影响,有一部分可能是欧洲移民本身的直接影响,他们带进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发展。有人甚至主张,比起政治体制的特性和品质,过去的人力资本水准更能够预测当代的人均所得。

    从这个角度看,北美洲的经济发展比中南美洲相对快速,就不是原先看似的财富逆转。北美洲成为殖民地前的人口,不是被消灭,就是被迫迁移,显然反映不出他们的子孙后来过得是好是坏。所以这只代表财富持续而非逆转,因为目前北美洲的富裕区,其居民的祖先主要是由富裕区移民而来。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殖民体制塑造经济发展的力量,在某些地区可能敌不过其他原本存在的体制。以非洲大陆为例:欧洲帝国主义势力以人为的边界强行隔开非洲的众多民族,那段时期有非洲大锅炒之称(Scramble for Africa,1884至1914)。相同族裔、部落组织和语言的地区被边界区隔成不同的国家,归属于不同的中央统治体制。有趣的是,有证据指出,影响非洲当前经济发展主要是,原本存在的地方社会结构和部族体制,而非殖民时期延续下来的国家中央体制。

    《人类的旅程:财富和不平等的起源》

    作者:奥德.盖勒(Oded Galor)

    译者:顾淑馨

    出版社:商业周刊

    出版日期:2022/10/05

    ※本文由商周.com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