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当挺巴学潮变成校园梦魇 以色列会成为拜登的越南?(视频)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UpMedi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以色列是否成为「拜登的越南」,将是总统大选年的变数。图为2023年10月,拜登会晤以色列总理纳坦雅胡。(美联社)(photo:UpMedia)
    以色列是否成为「拜登的越南」,将是总统大选年的变数。图为2023年10月,拜登会晤以色列总理纳坦雅胡。(美联社)(photo:UpMedia)

    随着示威人士占领哥伦比亚大学校内建筑,迫使校方请求警方协助驱离,试图恢复校园秩序,美国大专院校挺巴勒斯坦的抗议风潮非但未能止息,反而持续升温,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更爆发挺巴、挺以色列两派人马暴力冲突,使外界多将此次学潮与1960年代反越战学潮相提并论,由于在1968年时,哥大「汉弥尔顿大楼」也遭到示威人士占领,且当年抗议潮造成时任美国总统詹森(Lyndon B. Johnson)放弃连任,此次以哈冲突所引发的学潮,是否将成为拜登的越南,再度成为影响美国总统大选的重要因素?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1968年的反越战示威潮

    自从美国于1961年正式派遣战斗单位进入越南之后,随着战事的延伸不断增兵,从而使战场上的伤亡数不断增加,至1968年美军阵亡人数累计已达到36956人,且同年元月30日,北越与越共联手对南越境内超过100座城市,发动大规模「春节攻势」,虽然最终以北越失败告终,但对于美国、南越政军都造成极大震撼,也使美军光是在1968年阵亡人数就高达16899人。

    除了越战形势不利,美国国内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也正是族裔、人权运动高张的时期,且非裔美国人权运动代表人物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在1968年遇刺身亡,更使该运动爬上高峰,因此在越战、族裔问题交织下,位于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爆发大规模示威潮,「汉弥尔顿大楼」(Hamilton Hall)也被示威人士占领,时任美国总统詹森则因越战以及社会动盪,退出1968年的总统大选竞争,黯然放弃连任。

    点击上图播放视频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自1960年代初期正式介入越战之后,美军阵亡人数不断攀升,引发国内反战风潮,图为美军官兵在越南战场执行战斗任务。(资料照片/美联社)

    2024年的挺巴勒斯坦学潮

    虽然自从2023年10月,以色列与哈玛斯(Hamas)之间爆发武装冲突,以国政府决定对加萨地区展开攻势,引发新一波人道危机之后,美国各地学校就已经陆续出现由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声浪,但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夏费克(Minouche Shafik)出席国会听证会,就该情形进行说明的同日,抗议人士在校内展开扎营示威,无疑成为促使事态扩大的催化剂。

    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统计,截至2日为止,随着各地陆续祭出执法手段,全美至少已有2000名示威者遭到逮捕,且自从本月1日以来就有近400人被捕,使不断试图避免直接表态的总统拜登(Joe Biden),在2日明确对暴力行为表达谴责,在表达维护言论、集会结社表达抗议等基本人权坚定立场的同时,以严厉语气表示「美国并不是一个法律秩序荡然无存的国家」。

    拜登强调,美国「是一个公民社会」,因此「秩序必须高于一切」,虽然不同的意见对于民主社会「至关重要」,但也「绝不能因此出现失序,或是剥夺他人权益的行为」,这也是相信制度主义的拜登,迄今对于示威活动最明确的表态。

    (延伸阅读:【有片】昔对反越战示威置身事外 拜登今冷眼旁观抗议学潮恐失选票)

    点击上图播放视频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挺巴勒斯坦抗议潮在美国校园遍地开花,并且引发抗议人士与警方之间的激烈冲突。(美联社)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支持以色列的人士也在校园内发起示威活动,并在部分地区引起两派人马严重冲突。(美联社)

    点击上图播放视频

    相隔56年 两波抗议潮异多于同

    虽然将美国1968反战潮,与现今挺巴勒斯坦学潮类比的说法甚嚣尘上,但两者之间的本质并不相同,首先,美国直接介入越战,且最高峰时有超过50万美军驻于南越,造成大量美国子弟葬身在遥远的中南半岛战场,或带着身、心重创返乡,造成巨大的社会负担,但如今的以哈武装冲突,除了美制武器与装备之外,美军并未直接介入。

    此外,在1968年时的美国大学生,面临着因为征兵制的实施,有可能必须中断学业,踏入战场的可能性,与今日情况截然不同;在1948年时,进入与前苏联冷战状态的美国开始实施征兵制度,维持美军军力不坠,该法案规定介于18岁至26岁的美国男性公民,都必须向兵役系统註册,以利相关单位征集新兵作业,因此除了反对战争之外,1968年学潮事实上也是学生维护教育不被中断而进行抗争。

    除了校园以外,现今的美国两党也紧抓以哈战争议题,试图在大选年获取更多选票与支持,共和党就利用挺巴勒斯坦学潮升温的时机,在本月1日通过《反犹太主义觉知法案》(Antisemitism Awareness Act),规定教育部应在执行美国联邦反歧视法规时,採用「国际大屠杀纪念联盟」(International Holocaust Remembrance Alliance)对反犹主义的定义进行检视,若大学出现符合该定义的言论或行动,就可终止对该校的补助。但反对人士则批评该法案已对言论自由造成危害。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挺巴学潮正逐渐向海外扩散

    在美国国内大学抗议潮激化的带动下,目前挺巴勒斯坦的声浪正快速扩散至海外,包括中东地区的黎巴嫩、约旦,以及英、法、加拿大与澳洲等地,类似的抗议行动都出现了升温的迹象。

    其中,在黎巴嫩贝鲁特美国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 of Beirut)校园内,有数以百计的学生挥舞着巴勒斯坦国旗,以及要求该校切断与以色列之间所有商业关系的唿求,抗议学生表示除了地缘与种族、文化的立场之外,这波抗议潮无疑受到了美国境内活动的启发。

    此外,在西方主要国家境内的大学校园,也都出现了唿应美国抗议活动的扎营行动,并且纷纷提出与美国学潮类似,校方应该对以色列进行撤资、切断商业往来的诉求。

    点击上图播放视频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在英、法以及中东国家,都陆续出现挺巴勒斯坦的学生抗议潮,图为英国民众走上伦敦街头,声援巴勒斯坦人民。(美联社)

    与年轻选票渐行渐远

    着名自由派联邦参议员桑德斯(Bernie Sanders)指出,因为以哈武装冲突而起的反战学潮,恐将成为「拜登的越南」,目前拜登对以色列攻击加萨一事之中所採取的立场,恐使他与年轻选票渐行渐远。

    桑德斯表示,近来有越来越多人使用「拜登的越南」一词,他指出詹森事实上在许多方面「都是一位极为优秀的总统」,然而1968年却因为对越战的立场而放弃连任,因此他忧心拜登「正在将自己置于一个不仅让年轻人,同时也让多数民主党支持者疏离的境地」。他也指出,要求美国停止对「极右翼纳坦雅胡政府」支持的学生们,是在「基于正确理由」的情况下发动抗争。

    桑德斯认为,无论出于「政治以及道德观点」,拜登都应该明白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事实上并无任何助益,且应该「停止向纳坦雅胡开出空白支票」,不应让极右派的以色列政府予取予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