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伟棠专栏:《金手指》和《繁花》的共主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UpMedi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金手指》片尾字幕出现「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资助项目」,不禁令人哑然失笑。(图片取自《金手指》剧照)(photo:UpMedia)
    《金手指》片尾字幕出现「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资助项目」,不禁令人哑然失笑。(图片取自《金手指》剧照)(photo:UpMedia)

    《金手指》是香港去年的重量级鉅片,不过佳评寥寥,最近全因梁朝伟凭此片中演出巨骗程一言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而又引起了一些讨论。虽然梁朝伟得奖意义不大,但综观全片,也就梁朝伟的表演合格。至于最短板处,肯定是导演和编剧,全片都是牵强推进最后在欠缺高潮的情况下草草结束——按说老江湖庄文强不至于这么荒腔走板,那么到底是谁令他必须烧钱完成这部并无必要存在的戏呢?

    这个真的要看到出字幕后的「片尾彩蛋」,才能证实我的猜测。「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资助项目」十四字赫然在目,我不禁哑然失笑,这部电影剧情和北京全然无关,仅有中英谈判背景下香港股市下挫一段,那他到底引导了什么而得到北京资助呢?

    根据北京电影局官网,这个基金和电影的关系始于:「为繁荣发展北京宣传思想文化事业,2015年,经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批准,设立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电影项目自2019年起纳入引导基金,旨在推动电影业高质量发展,为电影强国建设贡献北京力量。」

    而其最新愿景是:「2024年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电影项目将更加重视价值引领,大力支持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更加重视题材多样性、代表性,鼓励聚焦现实题材、体现新时代发展和人民情感的作品创作,不断拓展『主旋律』边界⋯⋯」

    好一句「拓展『主旋律』边界」,这不就是北上香港导演的最大价值吗?且说徐克从《智取威虎山》到《长津湖》的表现,就令人叹为观止。香港电影的「尽皆过火,尽是癫狂」(All too extravagant, too gratuitously wild)本来是为资本、为消费主义服务的,但没想到与主旋律宣传需要一拍即合——源头在于苏维埃宣传美学的本质也是「尽皆癫狂,尽皆过火」,越离谱越能煽动拳民,而香港电影精于此道,让意识形态宣传包装在娱乐之中潜移默化,洗脑于视听享受之中,不亦乐乎?

    这么说回来,《金手指》又不失为一部有自我反讽的电影。

    首先,庄文强以梁朝伟为偶,再次把「尽皆癫狂,尽皆过火」意念以最具体的(也是最刻板平面的)一个金手指/白手套形象,置于香港的「黄金时代」里,火力全开地讽刺了一把港英末年的经济幻象——同时也讽刺了在一个靠吹牛皮上位然后绑定各种裙带利益的小赤佬面前,港英政府引以为傲的司法与廉政力量的无能。

    可以说,以上多少曲线满足了「宣传文化引导」的需求,既然不懂得如何「说好新香港故事」,那些擅长黑色电影的香港导演,讲衰(说坏)老香港故事的能力还是绰绰有余。也算是为去除「恋殖」出一分力。

    不过,过犹不及,反讽效果也是这样出来的,那个胆比天大、嘴巴抹油、心狠手辣的程一言,不正正是那些靠搞吹牛得天下的人的一个写照?庄文强当然不敢有所影射,但观众看在眼里,总会想到自己被骗的经验的。和翁子光《风再起时》相比,《金手指》没那么暧昧,完全不去经营反面角色的痛苦、不堪与变化,倒是让观众可以更直接地扬弃电影本身而不是角色,乃至可以质疑这样一部电影的存在目的为何?

    《金手指》反覆强调金手指背后有的是无形但又无所不能的金主(有意思的是,有东南亚有东欧有香港本土五花八门,就是没有中国的),自然也能让我们想想这一系列奇怪的「反腐」电影背后的共主是谁?香港的这些精英导演们,会不会也是另一种白手套而已?

    据新华网:王家卫的《繁花》也得到了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资助,还入选央视2024年「大剧看总台」片单——也就是说,得到权力操盘者的一再背书。但相对而言,《繁花》还是要比《长津湖》《金手指》做得聪明一些。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王家卫的《繁花》也得到了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资助,还入选央视2024年「大剧看总台」片单。(图片翻摄自繁花微博)

    王家卫电影本来那深层次的美,来自于王家卫把自己想像中的上海摩登美学空降到香港,重塑那在五十年代昙花一现的混杂美学,甚至把它延伸到2046年。其后王家卫想要回馈上海时,《摆渡人》却做出了一个极其难看的失败示范。他不甘心,打磨十年,《繁花》以强大的投资与卡司,更扎实的改编剧本卷土重来,把王家卫美学进行了一番彻底输出——换一种说法,这是王家卫向王家卫风格的致敬之作。

    黄河路那些过于密集的霓虹灯属于香港人王家卫,那些弄堂小菜则属于王家卫的上海人想像。但香港天生的殖民地风华当然比伪造的上海十里洋场要好,我们都知道1949年之后不可能还有大上海,《繁花》的成功在于小上海的塑造,但那被主旋律要彰显的那个改革开放重生的新上海盖过了风头。

    《繁花》里那个宝总,和《金手指》那个程一言相比优雅得多、细腻得多,但是别忘记他们的发迹史、操控股票又被股票操控的种种,又是何其相似;对他们失败的渲染,暗合了目前中国政策对「理性炒股」的唿吁。王家卫把这些编织在感情纠葛里,剪不断理还乱,让你分不清慾望到底是关乎财富还是人情了,或者,在新新中国,两者毋须分辨。

    那么最后,你们愿意看一部洗脑于无形的高难度片,还是愿意看一部无意暴露洗脑之拙劣本质的低难度片呢?当然,最好是都不选。

    ※作者为诗人、作家、摄影师。1975年出生于广东,1997年移居香港。曾出版诗集《八尺雪意》、《半簿鬼语》、《寻找仓央嘉措》、评论集《异托邦指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