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增两例新冠死亡 疫情高峰"一药难求"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RF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一名北京民众2022年12月17日在火葬场外手捧去世亲人的骨灰。(photo:RFA)
    一名北京民众2022年12月17日在火葬场外手捧去世亲人的骨灰。(photo:RFA)

    中国新冠疫情蔓延,引发传播高峰期到来的担忧。伴随各地发热人群不断上升,中国医疗体系救治能力不足和药物短缺等问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据中国卫健委网站统计,截至12月18日,中国新增新冠确诊病例1995例,新增的2例死亡病例均在北京,并且为本土感染。截至目前,中国官方统计的新冠死亡病例达到5237例。

    随着新冠疫情爆发,北京成为病毒感染重灾区。网上陆续传出,众多北京染疫民众想看发热门诊却排不上号,以及看诊后等数小时领不到药的消息。为了应对医疗体系超载,北京市卫健委日前宣布,针对北京市发热患者持续增加,当地已将发热门诊从原本的94家增至1263家,以此保障发热患者就医。

    中国本轮疫情爆发,除了医疗体系难以收治众多患者外,民众买不到退烧药品的问题也日趋严重。中国作为人口大国,政府及各大医药企业为何在过去三年中都没有相应的准备呢?

    北京一家药房货架上的感冒药被抢购一空(网民提供)(photo:RFA)
    北京一家药房货架上的感冒药被抢购一空(网民提供)(photo:RFA)

    药物生产缓慢   供应链恢复恐需数月

    曾从事病理和免疫学领域研究的旅美时政评论人士横河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中国在过去三年显然并没有足够的药品储备,因此突然允许民众自行购药就会发生供不应求的问题:“过去三年,它(中国政府)实际上是禁止商店里面卖感冒药、发热药的。所以过去三年,这类药物的生产除了保持正常出口,国内的消费市场是没有的。没有就必须减能,生产能力必须下降。这次解封是突然事件,解封前一天,不仅是制造业,官僚系统、医疗行业全都没准备好,所以全国即使是所有的药品生产厂全都开足马力生产,也不可能在几天之内弥补全国的库存。”

    横河认为,因为供应链恢复缓慢,中国可能需要数月时间才有能力应对药品供应问题:“其实工厂在政策改变的第一天也不可能开工,因为还有供应链,还要去采购那些物资。所以如果能够在一个月之内就开足马力生产的话,这已经是很不错的情况了。因此我估计,药品缺(乏)的情况还要维持一段时间。”

    横河认为,中国当局突然决定放宽封控不只是受到“白纸运动”的社会压力影响,也是因为中国疫情早已爆发,“原来我认为白纸运动是最主要的原因,现在看来可能还有另一个原因。根据世卫组织的说法,其实在解封之前,疫情已经爆发了。因为清零政策是习近平的政策,如果疫情爆发了,清零政策还在继续贯彻,就证明清零政策失败了。” 横河表示,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因此才会借由”白纸运动”,为已经爆发的疫情找到放宽封控的借口。

    旅美时事评论人士王剑则认为,中国面临药物缺乏的原因有三:首先,因为政府无预警地放宽封控,使政府内部来不及做预案提高药品产量,“政府没有通知药厂提高生产,没有做预案,这是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问题。药厂没有加大生产,供应量没有增加。”

    其次,政府过去三年为了落实“清零”,不允许民众自行购买感冒药,因此百姓家中大多没有药品储存:“封控三年,政府规定不可以买药,你买药的话就会被黄码,说明你发热、在发烧,你就要去医院做核酸检测,它(政府)要把所有人都赶到医院去。所以,老百姓家里都没有感冒药,或者是过期了,或者是用完了,因为它(政府)过去三年都不让买。”

    第三,王剑分析,中国新冠疫情爆发导致发热人群增多,再加上民众有恐慌心理,更导致药品供不应求:“疫情一爆发,大家都感冒了,发烧的人一下增加。平时你一百颗药就够了,结果跑出来三千颗药的需求,需求一下子暴涨,暴涨上百倍都不止。还有一个问题是,所有人都处在恐慌状态,我可能买一盒就够了,我买三盒,我怕万一没有了怎么办。所以需求一下子大爆发。”

    北京朝阳医院发热门诊, 摄于2022年12月19日。(美联社)(photo:RFA)
    北京朝阳医院发热门诊, 摄于2022年12月19日。(美联社)(photo:RFA)

    美国愿意协助中国抗疫  中方无回应

    面对中国药物短缺,在海外的中国民众开始向国内寄药,外国政府也对中国疫情爆发表达关注。

    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John Kirby)上周在记者会上指出,如果北京请求援助,美国愿意帮助中国度过此次新冠疫情的爆发浪潮。不过,中国官方至今仍未对此做出正面回应。上周四(1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国有体制优势,一定能顺利度过疫情高峰期”。

    记者:唐缘媛   责编:何平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