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俄「千年爱恨纠葛」一次看 有共同祖先却成无解世仇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EtToday,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photo:EtToday)
    *(photo:EtToday)

    ▲乌克兰国旗飞扬在被战火蹂躏的小镇博罗江卡(Borodianka)。(图/路透)

    记者吴美依/综合报导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迄今已满1年且尚无停战迹象,大多数分析认为,冲突近因是2014年克里米亚併吞及北约东扩倾向,但远因可追溯到数世纪以前。本文整理出乌克兰历史上的5个关键时间点,梳理两国纠缠千年的爱恨情仇。

    *(photo:EtToday)
    *(photo:EtToday)

    ▲一幅私人收藏画作描绘西元988年基辅居民接受洗礼的景象。(图/达志影像)

    西元9世纪,北欧人抵达欧陆后沿第聂伯河(Dnieper River)而下,征服当地东斯拉夫部落,并以现今基辅为首都建立国家「基辅罗斯」,直至13世纪为蒙古帝国所灭,被视为当代3个东斯拉夫民族国家,也就是乌克兰、俄罗斯、白俄罗斯的前身。

    基辅罗斯历经12世纪内部分裂与13世纪的灭亡后,一些人东迁至现今俄罗斯地区建立莫斯科公国,也就是俄国前身,另一些人西迁至现今乌克兰地区,先后经历蒙古帝国、波兰立陶宛联邦等政权瓜分统治,最终在18世纪併入俄罗斯沙皇国。

    在此过程中,乌西接受西方价值观及天主教文化的程度较高,乌东在语言、宗教及信仰上都更贴近俄罗斯,加上俄罗斯沙皇国推行文化同化,双方差异渐深。

    *(photo:EtToday)
    *(photo:EtToday)

    ▲1945年5月首次亮相的「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新国旗。(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1917年,俄罗斯帝国在一战期间的二月革命中被推翻。1918年1月,乌克兰人民共和国(UNR)、也就是乌克兰近代史上第一个民族国家成立,试图在动盪政局之中求生存,直至1922年以「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名义被併入苏联创始加盟国之一。

    在此时期,乌克兰成为苏联工业重镇,历经俄罗斯文化同化政策洗礼,但1932~1933年因史达林的农业政策爆发大饥荒,估计至少400万人丧生,被一些人形容为种族灭绝。

    乌克兰二战期间也成为重灾区,但战后恢复版图。1954年2月19日,赫鲁雪夫以庆祝结盟300周年为由,将克里米亚划赠乌克兰,又为日后冲突埋下另一颗种子。

    *(photo:EtToday)
    *(photo:EtToday)

    ▲2013年11月23日,基辅民众纪念大饥荒受害者。 (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独立建国,但团结国家却是一项艰鉅任务,在适应共和政体及资本主义的过程中,除了一连串政治与经济动盪,当权者也在亲俄及亲欧派之间摆盪。乌西向西方靠拢,期待加入欧盟甚至北约,而乌东主张和俄罗斯建立密切关系,双方数百年来的分歧持续深化,甚至在边境发生零星冲突。

    *(photo:EtToday)
    *(photo:EtToday)

    ▲俄罗斯装甲车队进入克里米亚。(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photo:EtToday)
    *(photo:EtToday)

    ▲公投结束后,亲俄的克里米亚民众欢庆脱乌入俄。(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2014年,俄罗斯以「脱乌入俄公投」为由,正式併吞克里米亚,这是二战以来欧洲首次有国家併吞另一个国家的领土。此时,乌东顿巴斯地区(Donbas)的分离主义武装份子趁势起义,同样诉求「脱乌入俄」,并与基辅政府军交战至今。

    尽管乌俄2015年签署旨在停战的《明斯克协议》,却被认为形同虚设,因为部分条款内容争议无果,且虽然局势缓和,双方却仍断断续续交火,互相指责违反协议。

    2021年年底,乌克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多次引述情报警告,俄罗斯正沿着乌克兰边境集结大军,可能随时准备入侵,但莫斯科多次否认计画出兵。

    2022年2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丁发表全国演说,公开支持乌东亲俄份子成立的「顿内茨克人民共和国」及「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并向当地派遣维和部队。3天后的2月24日,普丁宣布对乌克兰採取「特别军事行动」,强调不是为了佔领邻国,而是要让乌克兰「去军事化、去纳粹化」,解放与保护乌东「受压迫的俄语人口」。

    *(photo:EtToday)
    *(photo:EtToday)

    *(photo:EtToday)
    *(photo:EtToday)

    *(photo:EtToday)
    *(photo:EtToday)

    ▲普丁出身KGB,与白俄总统卢卡申科(三图左)是亲密盟友。(一、二图/达志影像/美联社;三图/路透社)

    关于为何开战,普丁痛批西方毁弃「北约绝不东扩」的承诺,「不仅威胁俄罗斯国家利益,甚至威胁俄国主权」,已经跨越红线,基辅则是「极端民族主义者和纳粹主义者」,不断压迫东部边境、梦想投入俄国怀抱的民众。他说,在局势逼迫下,俄罗斯「已经没有其他保家卫国的方法」才会攻打乌克兰,「这些都是为了抵御眼前威胁,避免灾难事态扩大的自卫行为。」

    此外,普丁多次形容俄乌是「同一民族,同一整体」(one people, a single whole),现代乌克兰由俄罗斯所创造,加上他出身「前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KGB)特务及从政背景,被认为始终怀抱「恢复苏联光荣」的企图心。而俄罗斯西南部和乌克兰接壤,不仅是与北约之间的缓冲地带,地缘政治地位至关重要,更决定了莫斯科是否掌握黑海出海口,基辅当局却不断向西方靠拢,成为引爆战争的导火线之一。

    *(photo:EtToday)
    *(photo:EtToday)

    *(photo:EtToday)
    *(photo:EtToday)

    *(photo:EtToday)
    *(photo:EtToday)

    ▲泽伦斯基坚定号召军民对抗俄罗斯。(一、二图/达志影像/美联社;三图/路透社)

    对此,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坚定鼓舞并领导军民对抗「俄罗斯入侵者」,不愿屈服或让出任何一寸领土。他持续游说西方领袖提供更多实际支持及关键军援,不仅成为全国人民精神象征,支持率也居高不下。

    起初,泽伦斯基一度提出「不寻求加入北约」,但随着冲突加剧及谈判停滞破裂,他如今喊话收复2014年起遭俄併吞的所有领土,并称由于缺乏信任,无法与普丁举行和谈。

    随着乌俄前线战况持续变化升温,西方国家也逐渐疲乏,并开始考量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战争结束的那一天似乎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