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情伤,成就了张惠妹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MyZaker,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photo:MyZaker)

    黄绮珊,回春了。

    几天前,55 岁的黄绮珊因颠覆式地变化,再次在网络上引起关注。

    她在微博发了两张自己的近照,配文 " 喊妈喊姐,你们说了算 "。其实早在《时光音乐会》中,她一袭白色连衣裙,肤色白皙,身材纤细,与以往的形象差别甚大。

    那几句 " 失望过后,拥抱更多希望,夜的尽头叫做阳光 ",是她这些年经历的真实写照。

    在今年春晚,黄绮珊搭档希林娜依 · 高演唱的《是妈妈是女儿》真挚动人,令很多人共情、落泪。

    黄绮珊的声音,有很强的爆发力,有黄昏的落寞,又有无法释怀的呢喃,让人无处可藏。

    黄绮珊原名叫黄晓霞,出道这么多年,她有了很多不同的名字,诸如:黄小珊、苏珊、阿黄、黄琪珊,听众喜欢亲切地叫她 " 黄妈 "。

    可是她心里知道,自己就叫小霞。

    小霞是母亲给她起的名字,也是最初的她。

    过往所经历的痛苦,如今她终于可以释然讲出,那是在漫长而无序的人生中,主动与被动而凝结成的性格使然。

    曾被称为 " 最丑歌后 " 的黄绮珊,终于在自己 55 岁这年蜕变了,小霞喜欢现在的自己。

    回到热闹的人群中,她不再是当年那个泪眼朦胧的女人。

    *(photo:MyZaker)

    *(photo:MyZaker)

    很多人认识黄绮珊,是在 2013 年的春天。

    她参加了《我是歌手》第一季,回到大众视野,黄绮珊异于旁人的声乐功底与天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首《等待》让大家记住了她的高音,人送 " 铁肺巨嗓 ",黄绮珊一夜爆红。

    *(photo:MyZaker)

    在《歌手》舞台的黄绮珊

    走红这年,她已经 45 岁。

    彼时的黄绮珊已经沉寂多年,她被很多圈内专业音乐人称为 " 亚洲最完美的声音 "。

    有一场,黄绮珊一身黑衣翻唱《剪爱》,她哽咽到无法继续,多次靠咬自己的手指控制情绪。

    *(photo:MyZaker)

    黄绮珊哽咽落泪,不能自已

    控制失败。

    最后,她泪流满面,直到情绪完全失控,整个人蹲在被聚光灯笼罩的舞台上。

    " 把爱剪碎了随风吹向大海,有许多事让泪水洗过更明白;

    越伤得深,越明白爱要放得开。"

    对她陌生的观众感到不明所以,也有人被她的感性与泪水所触动。

    更多的人开始探寻这首歌对黄绮珊而言,意味着什么。

    黄绮珊唱《剪爱》,胡海泉落泪

    《剪爱》的作词人是黄绮珊的前夫涂惠源,伤她最深的男人。

    伴随着突如其来的走红与泪水,黄绮珊过往的故事,开始逐渐被人知晓。

    作为故事的亲历者,她想起很多人,很多事。

    ‍‍

    黄绮珊是重庆人。

    在那座迷幻错综的城市,生猛的景象,把一座现代城市变成一座爬不完的天梯。‍

    这里生长的人身上有一种悍勇江湖气,黄绮珊便是如此。

    她不算幸运,出生在重庆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自幼父母离异,争吵不断,黄绮珊没能从原生家庭感受到温暖与被疼爱的感觉。

    她在十几岁的年纪,就开始到处打工。走在重庆这座山城,黄绮珊驻足在会仙楼做了一段时间的服务员,她过早体会到生活的艰辛。

    不过,有些困苦的少女时期,爱唱歌这件事,成为黄绮珊最大的慰藉。她从小就跟随外公住在渝中区上清寺一个大杂院里,学习唱样板戏。

    *(photo:MyZaker)

    少女时期的黄绮珊

    八十年代,邓丽君风靡内地,身心皆被捆束已久的人们,第一次感受到了那种来自心弦的悸动,她实现了 " 哪里有中国人,哪里就有邓丽君歌声 " 的盛况。

    黄绮珊也不例外,她受邓丽君的影响,开始从唱样板戏转为唱流行歌曲,也开始学习舞蹈。

    1986 年,18 岁的黄绮珊考入重庆华桦舞蹈团。

    原本是要来跳舞的她,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给舞队的队长肖健虎唱了一首苏芮的《明天还要继续》,惊艳了在场的很多人,队长当即将她调到了歌唱队。

    *(photo:MyZaker)

    在重庆华桦舞蹈团时的黄绮珊

    黄绮珊,自此拥有了歌手的身份。

    有次在重庆本地音乐人组织的一场聚会上,本来有些局促的黄绮珊,被在场的一位长者逼着唱了张国荣的《Monica》,惊艳四座,之后跟随前辈们走穴演唱。

    年轻时的黄绮珊,歌声斐然,可是受困于长相平平,每次当她从幕后走到台前,全场一片哗然。

    后来,没有办法,黄绮珊就先在幕布后面唱几句,让听众们误认为她是个美女。等待气氛调动起来后,她再缓缓移步到舞台。

    她感到自卑,跑去问自己的母亲:" 重庆女孩不都长得很美吗,你怎么把我生得这么丑?"

    *(photo:MyZaker)

    年轻时,在酒吧驻唱的黄绮珊

    曾有人建议她去整整容,黄绮珊有过这个想法,不过后来意识到,脸不能随便动刀子,会影响唱歌的,这是个痛苦并快乐的事。

    她形容自己就像一个音响,虽然不好看,但是好用,对于说自己不好看的人,她说:" 你闭着眼睛听吧。"

    在各大酒吧驻唱时间一长,黄绮珊开始有了自信,她虽样貌平平,可是有了唱功的加持,也俘获了一批歌迷。

    在 20 岁这年,黄绮珊与歌厅里认识的一位男子恋爱了,很快走入婚姻。

    最终的结果,便是闪婚闪离,她还没来得及伤心,就要奔向人生下一个征程。

    *(photo:MyZaker)

    年轻时的黄绮珊

    在重庆小有名气的黄绮珊,其实离成为一名职业歌手还有很远的距离。

    想要寻得更为广阔天地的黄绮珊,决定离开家乡重庆,去往大城市追求音乐理想。

    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是广州华语乐坛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那里的音乐土壤培养出了像杨钰莹、毛宁这样的年轻歌者,两人都是在广州新时代影音公司成名的。

    *(photo:MyZaker)

    杨钰莹与毛宁

    黄绮珊,也坐着绿皮火车,去往了广州。

    她期待着在这片陌生的城市,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

    1991 年,23 岁的黄绮珊来到广州,被金牌制作人陈彼得引荐到 " 卜通 100 乐队 ",与那英成为同事,也正式进入歌坛。

    卜通 100 是广州流行音乐人的聚集地,也是原创音乐的孕育地,堪称神一样的存在,有着最好的音响、灯光、乐队与舞者。

    *(photo:MyZaker)

    由左到右:那英、黄绮珊、杨坤

    黄绮珊在这里每场 47 元的出场费,远远低于她在别的城市驻唱的收入,可是她不在乎。

    " 当时挣钱不是我最大的梦想,心里想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的变红,这个想法支撑着我走了很久。"

    在卜通 100,黄绮珊有了艺名 " 苏珊 ",她人气很旺,拥有一颗铁肺,在音域上超越了很多人。只要开口唱歌,就频获掌声。

    在广州这片开放的土地上,黄绮珊实现了从一位走穴艺人到职业歌手的蜕变。

    周围的人,能清晰看到黄绮珊音乐前路的一片光明。

    *(photo:MyZaker)

    年轻时的黄绮珊

    很不幸,爱情来了。

    那是 1991 年,23 岁的黄绮珊遇到了 25 岁的涂惠源。

    在广州,从中国台湾来到内地的音乐制作人涂惠源,他被黄绮珊的歌声所吸引。

    时间一久,两人互相欣赏,萌生爱意,进而走到了一起。

    原生家庭爱的缺失,让黄绮珊无比迫切地渴望一段稳定的感情与婚姻。

    *(photo:MyZaker)

    黄绮珊与涂惠源

    那个说着要 " 唱死在舞台上 " 的女人,头也不回地闯入到了婚姻这座围城里,之后跟随丈夫涂惠源举家搬到了中国台湾。

    不久后,涂惠源为妻子黄绮珊推出专辑《躲在音乐背后的人》。

    如同专辑的名字那般,婚后的黄绮珊躲在音乐背后,放弃了在内地不俗的音乐事业,亲手阻断了大好前程。

    *(photo:MyZaker)

    《躲在音乐背后的人》专辑封面

    她的起点很高,可是被 " 恋爱脑 " 毁了。

    走进婚姻后,黄绮珊几乎暂停了自己的音乐事业,隐匿在涂惠源身后,照顾丈夫的生活起居。

    日子越久,黄绮珊越意识到这段婚姻关系的失衡。‍‍‍‍‍‍‍‍

    眼看着涂惠源在华语乐坛混得风生水起,自己的音乐事业近乎停滞,成为了一名家庭主妇。她感到万分委屈,两人争吵不断,感情日渐消磨。

    人心难知,婚姻中的变心来得猝不及防。

    婚后第 5 年,涂惠源提出离婚,黄绮珊无法接受,她哭着不想放手,苦苦挽留,卑微的姿态愈发加深了对方想要抽身的决心。

    黄绮珊太渴望被爱了,童年家庭爱的缺失、父母的离异,让她太想维持好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photo:MyZaker)

    越是用力,越事与愿违。

    挽留无果的黄绮珊,想到了最极端的方式——自杀。

    她吃了一整瓶的安眠药,感觉人在空中飘着,非常危险,好在被朋友救下,将她送到了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

    在吞下药的瞬间,她坦言后悔了。

    *(photo:MyZaker)

    醒来后,黄绮珊哭着对朋友说:" 我只是想引起涂老师的注意 ……"

    朋友当即给涂惠源打去电话,告知了黄绮珊吞安眠药自杀的事情,对方异常冷静:" 她那么热爱生活的人,不会做那种傻事的,没事。"

    那一刻,黄绮珊心如死灰。

    ‍‍

    这段 5 年的婚姻结束得并不体面。

    1996 年,正式离婚后,身心皆是伤痕的黄绮珊,回到了广州。

    曾经的华语乐坛,早已没有她的一席之地。

    *(photo:MyZaker)

    经历了生死,黄绮珊陷入到一段人生停滞的状态。婚姻与事业接连受阻,她每天都处在崩溃的边缘。

    离婚几个月后,涂惠源根据自己与黄绮珊的感情经历创作了《剪爱》与《听海》两首歌,那是这两人从相爱到分离的真实故事。

    涂惠源将这两首歌送给了张惠妹,那是 1996 年,24 岁的张惠妹发行首张个人专辑《姐妹》,短短一周就卖出 30 万张,累计销量破百万。

    *(photo:MyZaker)

    张惠妹《姐妹》专辑封面

    张惠妹出道即巅峰,其中这首《剪爱》原本并不属于她。

    " 人变了心,言而无信;人断了情,无谓伤心

    满天流星,无穷无尽;我的眼泪,擦不干净

    所以绝口不提,所以暗自反省,终于我挣脱了爱情 "

    黄绮珊坐在沙发上,听到了这首前夫写的歌,泪如雨下,她比任何人都明白这首歌的其中寓意,因为她是亲历者。

    连续几年的时间,她都不敢再听这首《剪爱》,也听不得涂惠源的名字。

    " 我怎么知道自己是错过还是没错过,我这种为爱而活的人,当爱来临时就不顾一切了。"

    这段失败的婚姻,带给黄绮珊无尽的痛苦,可她不后悔。

    走过那段悲伤的婚姻,重重低谷后,黄绮珊没有放弃过唱歌。

    黄绮珊演唱《离不开你》

    1998 年,黄绮珊离开广州,去往北京。

    高晓松做过她的音乐制作人,他感慨在录音棚给黄绮珊录音,是一种莫大的享受,自己不用操心,她对音乐的把控几乎完美。

    那时的黄绮珊在为 2004 年的雅典奥运会上,演唱中国代表团主题曲《骄傲》做准备。

    高晓松感到安心,自己什么也不用做:

    " 她早就是圈内公认的第一唱将,我听过她唱的这首奥运会背景歌,澎湃,激昂,非常好。我并不意外,这就是她的真实水平,这样高难度的歌不是一般的歌手能唱的。"

    圈内人几乎都对黄绮珊的 " 完美唱功 " 欣赏不已,韩红曾在一次广播中表示自己做梦都想唱得像黄绮珊那么好。

    *(photo:MyZaker)

    黄绮珊与韩红

    可是,黄绮珊在乐坛始终火不起来,她被大众抛弃了,成为了不起眼的落寞歌者。

    后来,她也在几个重要场合唱过歌,可是很多人对黄绮珊,仍然是陌生的。

    渐渐地,她淡出了歌坛。

    黄绮珊开始打网球,每天运动到大汗淋漓,她的球友、央视网球评论员许旸曾在博客中写道:

    " 黄绮珊在球场上总是一个人默默地来,两个小时后扛着大大的球包又默默地走了。除了赢球时的欢笑,她没有太多的光彩,我们有时一起打球,有时聊聊网球,但就是不谈音乐,那是她的最爱也是她的伤 ……"

    那是一个孤单的身影,网球让黄绮珊找回自信,她拿过多个网球业余赛制的冠军。

    *(photo:MyZaker)

    打网球时的黄绮珊

    2009 年,41 岁的黄绮珊去到了新加坡神学院进修神学,并学习关于音乐方面的知识。

    在异国他乡,黄绮珊与两个女孩合租,平日里她自己煮饭吃,穿着舒适的运动装,每天往返于学校与公寓,日子过得平淡而充实。

    她似乎找到了让自己安定下来的东西。

    ‍‍

    2012 年末,《我是歌手》导演洪涛联系到黄绮珊的时候,她还在新加坡神学院读书。

    那年冬天,黄绮珊回到家乡重庆,洪涛飞到了山城见她。

    " 她穿一件棉袄,戴个黑框眼镜,就是普通中年女人的样子。"

    那是洪涛对黄绮珊的第一印象,内心有些犹豫,他表示想听黄绮珊唱一首歌。

    在重庆解放碑一家 KTV,黄绮珊唱了惠特妮 · 休斯顿的《I will always love you》。

    黄绮珊演唱《I will always love you》,震撼全场

    一曲终了,洪涛眼里的热泪直打晃,不再犹豫,认准了黄绮珊作为 " 歌手 " 之一。

    2013 年在,45 岁的黄绮珊在《我是歌手》第一季中,一首《剪爱》让所有人记住了她的独特嗓音,唱得人声泪俱下。

    她本人多次失控,哽咽落泪到不能继续。因为这首歌,唱得就是她的故事。

    *(photo:MyZaker)

    十七年后,她终于鼓起勇气面对这首歌,主动揭开伤疤,不过眼泪还是不受控制。

    这一场演唱播出后,尘封多年的往事再次被提及,黄绮珊不愿多提。

    《我是歌手》让黄绮珊一战成名,她用歌声征服了听众。

    李健直言:" 黄绮珊不拿冠军,天理难容。"

    *(photo:MyZaker)

    黄绮珊与李健

    如果要追寻声乐唱功,很多人不可避免地会去听黄绮珊的歌曲。

    因为在中国的流行音乐市场,声乐的最高峰就是黄绮珊,即便是高音代表者之一的韩红,也对黄绮珊的声韧带钦佩不已。

    音乐教父刘家昌称赞:" 走遍世界各地,只有黄绮珊才是华人中最棒的女歌手!"

    黄绮珊大器晚成,是公认的第一唱将,但也不乏 " 找茬 " 的人,有一些人对她的长相进行了抨击,她本人回应:

    " 接下来的日子,无论遇到怎样的攻击、陷阱、非议、辱骂,我都会坚持走下去,因为上帝与我们同在 ……"

    *(photo:MyZaker)

    在《歌手》舞台的黄绮珊

    从实力唱将到被人嘲讽为 " 最丑歌后 ",在《歌手》舞台上的黄绮珊,没能挣脱争议,不太顺遂,如同她的感情经历。

    很快,她又结识了自己的第三任丈夫,音乐总监张鹰,黄绮珊以为自己在 45 岁这年,终于要遇到真爱,自此尘埃落定。

    遗憾的是,这段婚姻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结束的命运。

    *(photo:MyZaker)

    黄绮珊与张鹰

    三段婚姻,三次离婚,站在千百万的人群中,她每次的选择都以悲情剧终。

    黄绮珊为情所伤,尝遍了其中的种种味道,终于顿悟爱情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所谓的安全感只能来自于自己。

    她终于挣脱了爱情。

    黄绮珊演唱《我的美丽》

    ‍‍

    2015 年圣诞节,47 岁的黄绮珊发行个人音乐专辑《小霞》,这是一张反高潮的专辑,没有标志性的 " 大嗓门 ",嗓音平缓。

    她抹去自己光鲜的所有,回到本名小霞。

    专辑的简介里写有这样一句话:

    这不是全新的她,这只是最初的小霞。

    *(photo:MyZaker)

    黄绮珊专辑 《小霞》封面

    出道这么多年,黄绮珊有了很多不同的名字,诸如:黄小珊、苏珊、阿黄、黄琪珊,听众喜欢亲切地叫她 " 黄妈 "。

    可是她心里知道,自己就叫小霞。

    *(photo:MyZaker)

    黄绮珊自己写的毛笔字:小霞

    小霞是母亲给她起的名字,黄绮珊长大后,一直认为 " 小霞 " 才是最初的她。

    从出生、青年时代到未知的未来,小霞用这张专辑回溯自己过往几十年的漫长故事。在回忆时,她时而微笑,时而落泪。

    6 年后,她推出《小霞 2.0》,未来也许还会有《小霞 3.0》。

    *(photo:MyZaker)

    黄绮珊专辑 《小霞 2.0》封面

    天生的宽广音域曾让黄绮珊感觉陌生无比,在这两张专辑里,她不再执着于高音、唱腔与技术,只是浅吟低唱。

    曾经在新加坡读书的日子,黄绮珊参透音乐的本质与真相。音乐是为抚慰、为赞美、也为伤口疗伤。

    不唱歌的日子,黄绮珊就打网球、健身、骑车、旅行 ……

    *(photo:MyZaker)

    *(photo:MyZaker)

    上图为骑摩托车的黄绮珊

    下图为在国外旅行时的黄绮珊 ‍‍‍‍

    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吉普赛人,认为人生就是游走,就要东飘西荡。

    当然,音乐是她终极的支撑。

    黄绮珊去年年底开始了自己的 " 绮望三十 " 巡回演唱会,在全国各地歌唱。

    如今 55 岁的她脱胎换骨,堪称逆生长。

    *(photo:MyZaker)

    *(photo:MyZaker)

    黄绮珊近照

    听众们给出的反应最为真实,他们表示喜欢小霞胜过黄绮珊," 黄绮珊在天上,小霞在地上 "。

    小霞是平淡的日子,是每天都能看见的邻家女孩。

    ‍‍‍‍

    重庆的傍晚,人潮汹涌。

    黄绮珊偶尔回到家乡,她走过山城步道的层层楼梯,长江、嘉陵江上游船的霓虹灯昭示着山城的繁华与热闹。

    她想到二十岁时,自己在重庆各个酒吧穿梭驻唱的日子。

    黄绮珊演唱《生活总该迎着光亮》

    大多数时间,黄绮珊住在北京的家中。

    1998 年的冬天,30 岁的黄绮珊拖着行李从重庆来到北京,住进了一个居民小区的三楼。

    那年北京的冬天下了很大的雪,黄绮珊兴奋不已,穿着睡衣跑到了楼下,开始撒欢儿,整个人在雪地里打滚,翻来覆去,还伴随着阵阵笑声。

    *(photo:MyZaker)

    年轻时的黄绮珊

    这一幕,让小区里路过的大爷大妈们误以为这个丫头精神不正常。

    " 快乐,就是很快乐!"

    在这之前,南方姑娘小霞没见过这么大的雪,与北京的这次照面,成为她珍贵的回忆。

    春天很快就要到来,黄绮珊要把悲伤让寒风带走,她的美丽留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