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提「极端」状况 中国学者金灿荣:意味战争风险升高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LTN,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习近平近2週已两度提及「极限」、「极端」等情境,中国国际关系学者金灿荣解读,习近平的「极端情况」意味「战争的危险」。(法新社档案照)(photo:LTN)
    习近平近2週已两度提及「极限」、「极端」等情境,中国国际关系学者金灿荣解读,习近平的「极端情况」意味「战争的危险」。(法新社档案照)(photo:LTN)

    〔编译周虹汶/综合报导〕针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自上月底以来,已两度要求国内为「极端」情境或状况做好准备,华尔街日报13日直指,这是习近平「在美中竞争加剧之际,通过反覆使用这个词语来暗示紧张局势升级的可能性」。香港明报也注意到此事,研判习近平正为「全球产业链与中国彻底脱钩」做最坏打算和准备。中国国际关系学者金灿荣解读,习近平的「极端情况」意味「战争的危险」。

    华尔街日报指出,习近平近2週已两度提及「极限」、「极端」等情境,一为上月30日主持中共第20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习近平说「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另一是本月7日考察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唿和浩特市中环产业园后,官方媒体报导称习近平指示「构建国内大循环是为了保证极端情况下国民经济能够正常运行」。

    创办「外国人看中国」(Sinocism)电子报的美国媒体工作者利明璋表示,习近平的用词反映出中方风险意识、危机感和做准备的必要性明显升级。但金灿荣对中共鹰派党媒环球时报解读道,习近平的「极端情况」意味「战争的危险」。

    华尔街日报指出,在外传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可能18日访中,以及中国近来频对外资企业示好的情况下,习近平一方面为局势恶化做准备,一方面又试图修复与华府和外资的关系,「这种双管齐下的做法表明,习近平不会冒险」。

    明报13日分析习唿吁建构国内大循环的用意,引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披露原话为,「构建新发展格局,首先要把国内大循环搞好,这是治本之策。『双循环』不是要闭关锁国,而是当别人不给我们开门的时候,我们自己还能活下去、活得更好。」明报判断,习近平所谓「极端情况」系指「当别人不给我们开门的时候」,而「内循环」产生背景为武汉肺炎(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爆发初期,从中国3年前被视为疫源地,到如今西方国家唿吁要「去风险」,须与中国产业供应链脱钩,在在说明习近平眼中的「极端情况」尚未解除。

    华尔街日报说,为中国政府提供谘询的政策顾问宣称,习近平提「极端」,至少带有促使决策者和地方领袖加倍努力的用意;中国各地政府领袖的确陆续出现「极端」口号,声称得为「极端」情况做好准备,但皆未详细说明。报导称,习近平在经济上长期倚赖的左右手刘鹤及其继任者何立峰等人,已受命制定相关计画,以便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与中国发生冲突而加强制裁时,仍能保持经济发展。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何瑞恩指出,成功步上第三任期的习近平为毛泽东身故以来最集权的中国领导人,「这个任期的首要任务是增强中国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习近平希望提高中国对加强抵御『极端』情况能力的紧迫感和重要性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