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大尺度,拍出了女人的风暴核心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MyZaker,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正在上映的国产电影《我经过风暴》提出了某些现阶段的女性迷思。导演创作的希望,是那些缄默的、撇过头的时刻,不再重演。

    起初被《我经过风暴》吸引,是因为一张海报。海报上排列着一家四口,没有温暖,没有笑容。与之相替换的,是年轻母亲脸上两块红色的血印,以及一袭将他们与外界隔绝、冰冷的长帘。

    这是一个被疼痛笼罩,又同时被噤声的家庭——他们的母亲被捂上嘴巴,孩子则闭上眼睛,关上耳朵。

    *(photo:MyZaker)

    ▲《我经过风暴》定档海报

    导演秦海燕说,《我经过风暴》不是一部家暴科普片。她刻意在镜头上做得克制,不呈现过多暴力的情节。一部分原因,是希望观众能够进入、反思与讨论更深远的话题。

    电影中,有许多打破人固有认知的设定。

    女主人公徐敏,拥有光鲜的外表,光鲜的身份,酒场之上,懂得独善其身;魔手之下,有一颗入世的、智慧的头脑。

    在这个时代,她是拥有光环的那一类女性。为人独立,事业稳定。

    她的人物 B 面,不是走入琳琅满目的衣帽间,或为搽哪支颜色的口红而苦恼。而是必须赶在踏进家门之前,把颜色朴素的衬衫理正,把色彩艳丽的口红抹除。

    男主人公陈均,表面看上去温和无害,承担了家中大部分家务。你能看见他拖地、做饭、洗碗,乃至笑脸相迎地陪孩子玩耍。

    *(photo:MyZaker)

    ▲《我经过风暴》

    外人眼中,他是个从不被质疑的好丈夫、好爸爸。不为人所知的是,他也是亲密关系中,面容凶狠的控制者,无时不在捏碎、剥夺伴侣的自由。爱与欲望的混淆,他成了时常使用暴力的恶魔。

    故事在搜集、探访了几百个真实案例之后创作完成。它的肌理是真实的,挣扎也是真实的。温习秦海燕近些年的作品,现实主义是她绝大部分创作的母题。

    她本人是三位女儿的母亲," 当妈之后,本着赚奶粉钱的老黄牛精神在工作,以前受挫的时候,就去卫生间冷静一会儿,但从来没有放弃的想法,我是台必须保持运转的机器 "。

    *(photo:MyZaker)

    ▲《我经过风暴》,佟丽娅饰演女主徐敏

    写讲述母亲困境《找到你》的剧本,她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个体经验在与剧本发生摩擦、共鸣。

    故事里的三位母亲,来自不同的职业、阶层,她们身处不一样的境遇。但篇章进行到最后,你会发现,她们的某部分生命体验,是共通的、相连的。

    对戏外的秦海燕来说,也是同样。《我经过风暴》依旧是携带集体生命经验的故事。每个人都可在这场风暴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

    电影也提出了某些现阶段的女性迷思:为何女人拥有了更好的经济能力与生活水平,却依旧不能免受暴力?为何她们甘愿闭口不谈,宁愿忍受暴力折磨,却不肯承认自己是弱者、受害者?为何挣脱不出风暴的人,反而会被责怪 " 没反抗 "?

    要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很难。但房间里的大象正在显型。对于呈现个中困境的创作者来说,最大的希望,是缄默的、撇过头的时刻,不再重演。

    以下是秦海燕的讲述。

    口述 | 秦海燕

    记者 | 莱一

    编辑 | Felicia

    一个友好的风暴外围

    很多人以为,我只是想利用这题材,去说好看的故事。但看完片子发现,我写了很多现实主义的、刺痛的东西。

    这个故事的源起,是我闺蜜被她老公打了,当时她在朋友群里寻求帮助,我赶过去后,见证了她报警的那一幕。

    但她的经历没有电影中这么严重。遭遇暴力时,她立马就选择了报警、离开。身边人对她还算理解,她很快脱离了那段关系。

    后来深入这个议题,我才知道,发生在城市、中产家庭里的暴力非常普遍。以前有种偏见,觉得这在农村,或受教育不高的人身上更常见。但并不是这样。

    让我比较震惊的是,有一定教育程度且对自我价值有较高认可的女性,反而更不愿意讲述自己的遭遇。

    一个来自二线城市的医生,被家暴了很多年。但迫于各种社会文化、家庭伦理的压力,她从没向外说过。最后是尸检中断裂的鼻梁骨,替她发出了声响。

    *(photo:MyZaker)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李松蔚老师在电影首映那天说了一段话——像徐敏这样有经济能力、有女性意识,甚至拥有逃离资源的人,在人群之中只是百分之几。这也与我采访中许多故事相映。

    很多律师、民警、反家暴组织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大多数遭遇家暴的人,很难主动脱离困境,他们最终都选择了调解和回去。

    作为创作者,必然希望故事里的人有勇气。但现实当中每一个案例,每一个家庭的人,境遇都是不同的。

    家暴的模式从施暴到求饶,有甜蜜期,有平静期,不断地反复、升级,受暴者在这种关系里头会很无力。我们叫 " 习得性无助 ",或是 " 受虐妇女综合征 "。

    *(photo:MyZaker)

    ▲《中国反家暴纪事》

    我的目的,就是把这种家庭的癌症、黑洞真实地反映出来。因为做到理解,而不评价真的很难。

    现场有人看完电影后手脚发麻,哭到脑仁疼,非常共情。但也有人觉得徐敏愚蠢、懦弱,群情激愤。他们对家暴的认知,还停留在社会新闻上面,对当事人的心理——她们的无奈、犹豫和纠结,是没有办法理解的。

    就像片子里,徐敏的朋友会说,平时知道他们吵吵闹闹,但没想到有这么严重。风暴之眼形成的时候,外围的一切其实都是支持系统。

    来自亲人、朋友、同事的偏见、不信任、不理解,以及习俗的掣肘,都是徐敏走向悲剧的助力。我希望这些东西能被看见。

    很多反家暴一线的工作人员,把理解、倾听受暴者的过程叫作 " 赋能 "。意思是赋予她们自我感知的能力,让她们知道自己具备价值感,然后走出来。

    不存在劝与不劝,也不存在劝离不劝和。站在他们的角度,可以为受暴者做的,就是去理解,不去评价。

    鳄鱼的眼泪

    我进行了很多采访,但电影人物的设定、状态,是一直保留下来的。他们是城市里的中产家庭,双方都很有文化,甚至在外人看来,是女强男弱的设定。

    可能有人对家暴双方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觉得施暴者就应该长得很凶恶,看起来很暴力,其实不是。

    *(photo:MyZaker)

    ▲《我经过风暴》

    我在电影里选择了一个时间点——当徐敏的经济能力开始比陈均强时,陈均失控了。

    我们说众生皆苦,因为活不出真正的自己而痛苦。陈均也一样,他也是被社会定义的。

    我们从搜集来的资料发现,家暴男的普遍特征之一,就是他们在社会层面上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表面上看,陈均是个老好人,很无害,很客气,但因为没有完成价值实现,他会把能量转移到妻子身上,对妻子实施暴力。

    有人说这个男的没本事,在外面不能打天下,只能回家打老婆,就是对此很通俗的翻译。

    陈均是最典型的家暴施暴者,多疑、控制欲强,拥有两面性、表演性。在警察或更强势的人、公权力面前,他们很会伪装表演。

    *(photo:MyZaker)

    ▲《我经过风暴》

    还有受身边环境影响进行施暴的,有时仅仅是因为对方不做饭等很细小的事情。从根本上讲,家暴的核心是一种控制手段。徐敏刷完卡、停完车,陈均就根据信息追踪过来,孩子也成为他的利用工具。很多无形的控制,造成徐敏心理上的恐惧。

    拍戏时,佟丽娅很少来看回放。但杀青那天,她忽然坐到监视器旁边,说晚上睡觉都觉得心悸。

    她对这个角色投入很大,不只是靠方法在演,而是完全体验和融入的。爆发力很强的那场法庭戏,她 4 天演了十几遍,真的像在历劫。

    *(photo:MyZaker)

    ▲秦海燕与佟丽娅,图片来自受访者

    采访中很多受访者对我们说,经历家暴会产生很多生理性苦痛。心悸只是其中之一。

    虚假的胜利

    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对电影的预设,是女主最后要离婚,而且离婚成功了。但我们了解到,离婚前来回犹豫的受暴人有很多,没有成功离婚的也很多。

    离婚没有那么容易,徐敏们得赌上自己和孩子的人生。这是结构性铆钉。家暴是种控制手段,婚姻解体以后,手段甚至会升级。

    我将离婚设置成故事的中点。我觉得那是 " 虚假的胜利 "。

    真实的故事中,有离婚后,男方以伪装的身份,进入前妻家里进行强奸的,也有婚姻解体后,因为孩子无法离开的。正因为如此,徐敏才会选择回去。

    如果儿子没有产生暴力倾向,徐敏也许不会再次反抗。她在绝境之下才选择杀死丈夫。

    *(photo:MyZaker)

    ▲《我经过风暴》

    而在这之前,她的部分轨迹与婆婆的重合——她们都选择隐忍。

    婆婆身上的烟疤,说明她也曾是家暴受害者。但她没有反抗的自觉。儿子死后,她谴责徐敏,为什么不忍忍,忍忍不就过来了?

    有些受害者会不自主地转变为加害者,对下一代延续暴力。陈均从小也没有得到爱,于是当他的亲密关系遇到问题,他的压抑就此喷涌,走上了施暴的道路。

    我希望下一代不必生活在暴力之中。至少先让大家看见房间里的大象,才有可能去介入、解决问题。

    是悲剧,而不是爽剧

    法庭上徐敏爆发的台词,参考了一些受害者自述。而弑夫的结局,参考了对李莹律师的采访,她是致力于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多年的援助律师之一。

    2015 年,她帮一名杀夫的家暴受害者做辩护。当时 " 反家暴法 " 刚好颁布试行条例,这名女性最终被判处了 5 年。

    这个案例当时非常轰动。一方面它让人看到了受害者的无奈,她们无处逢生,所以以暴制暴。另一方面则是司法的进步,以往的故意杀人罪,大多判的是死刑或死缓。

    *(photo:MyZaker)

    但这个案子——承认她是被家暴对象的事实,让她得到了相对公正的判决。

    这是一个现实主义悲剧。受暴者杀人后,真实感受可能是 " 我杀人了,我认了,我也不必再活 "。现实中没有那么多爽文女主。

    法庭上不管律师怎么发问,徐敏都不作答。那个时候,她已经自我放弃了,绝望了。

    *(photo:MyZaker)

    ▲导演与佟丽娅对戏,图片来自受访者

    整个过程中,徐敏辩护律师的无力感和替代性伤害,也是现实主义的。这是采访中律师们最常见的叙述。

    王影璐饰演的小律师,有个条件还不错的男朋友,家人经常对她说 "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她本希望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但她轻判了现实中没有办法处理的问题。

    老律师王盛和她是对照的。他拥有更现实的逻辑。他会告诉你,家暴很难证明,有把柄就该抓紧离婚,也真实地告诉你,抚养权的争夺就是没那么容易。

    现实中我遇到的律师,大多是像他这样的。穿得很朴素,当你开始理想主义的时候,他用最熟知、方便、实际的方法解决问题,共情的同时也保持专业的边界感。

    毕竟不是爽剧,谁也没法站在道德的高处去要求别人应该如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

    看到真实,但不必否定爱

    有人问,看完这部电影,还能相信爱情、相信婚姻吗?

    我还是觉得,爱是光明的。《我经过风暴》纵然反映了亲密关系中的一些问题,但没有否定爱。结局中,小律师的男朋友留在法庭上,对她报以鼓励的微笑,就是因为爱。健康的爱是一个有益的过程。

    像李银河老师说的,我们缺乏的,一直是恶的教育。从小到大总有人在编织美好,而不肯让你看看人性的恶。没有人告诉你,用伤害、控制的方式爱对方,是不对的。

    《我经过风暴》的意义可能在这。让你提高甄别恶的能力,看到不健康的亲密关系会滑向怎样的深渊。认识人性中恶的一面,也是关于爱的教育。

    一路上遇到很多目睹过父母打架的人。首映时有个男孩,说他就是徐敏的儿子念念,目睹父母的暴力长大,跟饰演念念的小演员隔空拥抱了一下。对他来说,其实是给了自己小时候一个拥抱。

    家暴会在代际之间传递。目睹家暴的儿童,男孩容易成为施暴者,女孩则可能变成受害者。他们认定亲密关系的模式就是被伤害。

    *(photo:MyZaker)

    ▲《我经过风暴》

    也有逃脱出魔咒的人。原生家庭是没有办法选择的,但要不要做人生功课,开展一个不同的未来,还是自己的选择。尽管十分艰难。

    我现在和女儿聊天,会听到她对情感很真实的见解:开始再怎么美好,也可能经历变化,甚至于衰败。认知绝对高于我十几岁的时候。

    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就挺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