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 "帆船特长生"进入斯坦福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MyZaker,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常春藤发榜日快到了! 2年前, 最先知道这起丑闻,还是与一个中国留学生有关。

    她叫赵雨思,其父亲是 A 股上市公司步长制药的董事长赵涛。

    父亲花费 650 万美元(约 4200 万人民币),把孩子包装成帆船特长生,从而录取了美国名校斯坦福。

    事件曝光后,校方表示从未收到这笔 650 万捐款。

    并最终以申请入学资料作假,开除了赵雨思。

    *(photo:MyZaker)

    乍一看,这就是个典型的中国富二代炫富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故事。

    在当时还霸占了很久热搜。

    实际上,这起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背后还牵引出了一连串更大的丑闻。

    始作俑者是一位名叫瑞克 · 辛格的美国男子。

    他利用多种方式将名人、政客、高管的子女「送」入名校,获益上千万美元。

    事件被披露后,他以洗钱与行贿的罪名被判以 65 年的监禁和 125 万美元的罚款。

    除他之外,还有包括家长、枪手等在内的 53 人被起诉,涉案家庭数达到了 750+。

    堪称美国史上最大的一起大学招生舞弊案。

    *(photo:MyZaker)

    如今,在网飞的支持下,整个事件被拍成了一部 100 分钟的纪录片。

    刚上线没多久,鱼叔第一时间看完,给大家从头厘清——

    《买进名校:美国大学舞弊风暴》

    Operation Varsity Blues: The College AdmissionsScandal

    *(photo:MyZaker)

    这部纪录片采用了一种很特别的拍摄形式。

    演员按照真实事件进行演绎,台词全部来源于美国政府发布的窃听记录。

    同时,中间穿插原型人物的采访与真实事件的影像资料。

    这样一来,整部电影有了种半真半假的感觉。

    而结合到现实中真实事件,无疑让一切变得更加讽刺。

    *(photo:MyZaker)

    *(photo:MyZaker)

    瑞克 · 辛格是整个事件的幕后主使。

    他身上没有那股华尔街的精英气质,更像是一个普通的邻家大叔。

    人字拖,T 恤,短裤,就像是海边散步的加州人。

    大多数时候,辛格都以这样的模样出现在客户面前。

    作为一名名校申请顾问,他凭借自己过硬的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拓展他的业务范围。

    *(photo:MyZaker)

    辛格是这么向客户介绍自己的:

    「前门」指靠自己的能力进入高校。

    「后门」则是靠捐款,需要的金额是学费翻 10 倍。

    但后门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能确保捐款一定能被录取。

    而他开辟的「旁门」则提供了这样的保障。

    言外之意就是:

    只要你出钱,那我能确保你儿女一定能去想进的大学。

    这样的「旁门」,他有761扇。

    *(photo:MyZaker)

    为了将一切包装得像正常提供咨询服务那样,辛格的公司派上用场了。

    他名下有两家公司:

    1、关键全球基金会

    2、优良大学及职业生涯网络

    注意,前者是一家非营利性组织。

    辛格所有的交易全部与这家基金会有关。

    *(photo:MyZaker)

    他会让家长将钱款,汇入基金会的账户。

    在账面上看,这只是一笔金额不小的捐款。

    继而掩盖了双方违规交易的事实。

    从 2011 年到 2018 年,辛格通过这种方式一共获利至少2500 万美元(约 1.6 亿人民币)。

    *(photo:MyZaker)

    警方称这起调查为「旁门」校园蓝调行动

    花费这么高的价钱,来买进一所名校,到底值不值?

    当然值。

    进入名校的好处,多到数不过来。

    一方面,孩子的身价得到了上涨。

    还能在名校环境里,获得更优质的人脉交际。

    另一方面,父母的社会地位和声望也得到了提升。

    子女进入名校,所代表的是一个家庭的成功和未来潜力。

    特别是对于不差钱的父母来说,绝对是非常有利的标签。

    因此,在美国业内有了这样一个共识:

    申请大学的是父母,孩子只是他们申请大学用的道具。

    *(photo:MyZaker)

    如此一来,上大学的目标也就变成了入学本身,而不是接受高等教育。

    在家长眼中,择校只看名声。

    就好比常青藤院校普遍被认为是最好的高校,无数家庭将其视作最高目标。

    而在专家看来,这纯属资本作祟,学校之间的差异往往跟学术毫无关系。

    尤其在《美国新闻》从 80 年代开始给大学排名后,一切就都变了味道。

    排名标准只有一个——名望。

    有意思的是,名望这个词(Prestige)在法语里,还有欺骗、幻觉的意思。

    恰好,它也揭示了美国名校的本质。

    *(photo:MyZaker)

    对于位高权重的人来说,有名校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一个房地产商的儿子,贾雷德 · 库什纳。

    现在还有一个更知名的身份——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女婿。

    他早年进入哈佛,就是通过捐款 250 万美元的方式。

    据身边人介绍,他在校内不过是个平庸的学生。

    学习认真与否不重要,谁的钱袋大就行。

    *(photo:MyZaker)

    「前门」难走,「后门」太贵。

    辛格的「旁门」给无数家长带来了一种更能接受的方式。

    这些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

    很富裕,但不是最顶尖的富裕。

    在辛格这里,最初只需要三十至五十万,就能确保入学资格。

    到后来,也偶尔有超百万的交易。

    但相比动辄成百上千万美元的学校捐款,辛格的方式算得上是「物美价廉」了。

    有客户在第一次听到介绍时不禁感叹:

    「世界运转的方式难以置信。」

    *(photo:MyZaker)

    如何将一位不合格的学生送进名校?

    辛格给出了两种途径。

    第一种,将学生包装成体育特长生。

    这个方式其实是利用了一些学校的招生漏洞。

    比如,斯坦福大学在每个运动项目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招生名额。

    *(photo:MyZaker)

    而辛格会将学生包装成运动员。

    有水球运动员其实从没打过水球的。

    有高中拉拉队员变成棍网球运动员的。

    有身高不足也能做篮球运动员的。

    *(photo:MyZaker)

    为了最大程度避免怀疑,辛格大部分时候盯准了那些冷门运动。

    这又是利用了一个学校体制的隐患。

    名校内,各个运动项目的运营资金全靠教练拉筹。

    无论是赞助还是捐助,有钱注入就行,但钱的来源他们不关心。

    而冷门项目由于关注度较低,运营资金相对匮乏。

    教练更需要资金支持自己的项目,保住自己的工作。

    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会冒着名誉尽失的风险接受贿赂。

    *(photo:MyZaker)

    就像开头提到的那名中国学生,就是以帆船特长生的身份进入斯坦福。

    她也是整起案件中行贿金额最高的家庭—— ‍650 万美元(约 4200 万人民币)。

    在被斯坦福录取后,辛格给帆船项目捐款50 万美元(约 320 万人民币)。

    正是用这样的方式,辛格在名校里设立了自己的「旁门」。

    *(photo:MyZaker)

    起初,负责项目的帆船教练感到困惑,自己明明什么都没做。

    后来才明白,这像是一笔酬劳。

    事发后大家才发现,这位教练是所有受贿人中最「无辜」的一位。

    他把所有的资金全部用来发展帆船项目,没有一点中饱私囊。

    *(photo:MyZaker)

    当然,仅仅是贿赂教练还不够。

    为了确保这些「体育特长生」能被成功录取,辛格又结识了负责审阅运动员资质的体育主管,海涅尔。

    她是招生部门与体育部门之间的把关人,负责摆平质疑。

    每月可以从辛格那里拿到2 万美元(约 13 万人民币)。

    在她的保障下,学生得以成功被包装成运动员,录取入校。

    *(photo:MyZaker)

    辛格的第二种方法是,

    比起包装成运动员,这个方法显然传统多了。

    但辛格还是在这个传统道路上,做出了异于常人的「成就」。

    有多厉害?

    只要你付钱,他能让你的孩子考出你想要的任何分数。

    活生生的「控分大佬」。

    *(photo:MyZaker)

    辛格同样是利用了考试规章中的漏洞。

    如果考生是学习障碍人群,就可以有特殊安排。

    什么是特殊安排?

    即,单独的考场,里面只有考生跟监考官两个人。

    *(photo:MyZaker)

    因此,学生只需要欺骗医生,拿到特定的医学证明。

    然后前去特定的考场参加考试。

    试卷怎么答无所谓,因为真正答题的是那位监考老师——

    马克。

    他非常聪明,聪明到可以现场做出任何想要的分数。

    当然,辛格给予马克的待遇也是不菲的,一场考试1 万美元(约 6 万人民币)。‍

    *(photo:MyZaker)

    两种方法,总有合适的一种。

    作为一名商人,辛格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他知法犯法,但他也有足够的自信不被发现。

    当有客户担心东窗事发时,辛格会果断地告诉他:

    「只要你不说就没人知道。」

    甚至连调查人员都说,辛格没有犯任何会暴露自己的致命错误。

    *(photo:MyZaker)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丑闻的暴露完全是偶然。

    有个人因为一起证券指控被捕。

    当警方问出第一个问题「有什么要交代的」时,这人自己就和盘托出了。

    只因为他不想坐牢,希望从轻处理。

    回忆起这段时,连讲述者自己都说笑了。

    可能也是从没见过这么顺利的问讯。

    *(photo:MyZaker)

    事情败露后,辛格很快就被警方找上门。

    而他的认罪也出乎意料的顺利。

    就像让家长花钱让他把孩子送进高校一样,充满热情地配合调查。

    一个个打电话、拜访曾经的客户,套话并搜集资料。

    辛格的积极配合让警方都忍不住感叹:

    「他是我见过的最擅长让别人承认自己罪行的人。」

    *(photo:MyZaker)

    最终,53 人被起诉,许多政客、企业高管、好莱坞明星都接连被查。

    斯坦福的那位帆船教练成了受惩处最轻的一位,只得了个「共谋诈骗」的罪名。

    6 个月居家监禁,缓刑两年,罚款一万,又回到学校有了工作。

    *(photo:MyZaker)

    纪录片最后依次展示了许多人的刑罚判处。

    大多为几个月的监禁、罚款,几乎没有按年算的刑罚。

    对于这些上流人士来说,这样的判刑就像过家家一样。

    借此,我们也不难看出美国社会体系中的问题所在。

    财富,就是权力的钥匙。

    *(photo:MyZaker)

    有记者曾回溯整个事件,期望能找到事件对大环境的影响。

    难以置信的是,这起丑闻反而让名校比以前更令人向往。

    因为这里已然成为社会顶层人群的游戏场所。

    教育平等虽然存在,但底层人民竭尽全力也比不过富人的腰缠万贯。

    有钱的差等生挤占没钱的优等生,已成为美国社会的常态。

    *(photo:MyZaker)

    富人一边享受用财富买来的名望,一边向普通大众宣传努力的价值。

    就像作假的赵雨思,曾在 2017 年的一次直播中说:

    「考上斯坦福不是梦,只要你有梦想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那就问心无愧。」

    *(photo:MyZaker)

    教育的基础,本该是公平。

    面对不同背景、不同身份、不同种族、不同身体条件的学生,学校都应当一视同仁。

    如今,却因为体系的不完善,监管的不到位,以及对资本的追逐,沦为了一种可以交易的商品。

    这,无疑是可悲的。

    理想的社会,是为了让富人不敢堕落,让穷人看到希望。

    若连教育体系都丧失了可信度,那阶级分化只会进一步加剧。

    广大人民的希望,也将不复存在。

    *(photo:MyZaker)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