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炳煇、江雅绮:设计不良的气候变迁评比 参考就好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UpMedi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CCPI的评比设计,在方法论上充满了偏见与盲点,因而才会出现台湾减碳有成、却得到名次退步的结果。(图撷取自CCPI)(photo:UpMedia)
    CCPI的评比设计,在方法论上充满了偏见与盲点,因而才会出现台湾减碳有成、却得到名次退步的结果。(图撷取自CCPI)(photo:UpMedia)

    根据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JRC)最新全球大气研究温室气体排放资料库(EDGAR)的资料,2022年全球燃烧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较2005年增加27%;而中国与印度就分别成长了86%与79%,韩国与新加坡则分别成长了25%与37.6%。相比之下,台湾则降低了7%,不仅远低于全球平均值,在亚洲也仅次于降低16%的日本。

    既然与全球和亚洲邻居相比,台湾减碳绩效不俗,但最近刚出炉的、由德国观察(Germanwatch)组织领衔公布之气候变迁绩效指标(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 Results, CCPI),台湾在其评比中,反较去年退步四名,总排名在第61名,而排碳大增的印度,却在排行榜上高居第4名,仅次于丹麦、爱沙尼亚和菲律宾,不禁让人纳闷,难道这个评比的评鑑指标,是减碳愈好排名愈差、排碳愈多排名愈佳?

    仔细看CCPI指标的评鑑方法,总成绩来自四大项目的评分:一、温室气体排放量占40%;二、再生能源发展占20%;三、能源使用占20%;四、气候政策占20%。各项目中的评测指标则包括现在的水平(current level)、也包括未来的趋势(trend),还包括以降温 负2度c做为基准(benchmark)去评量现况与未来的优劣。这些评测指标的设计,其实有待检验。。

    各项目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比例最重,是其他项目的2倍。而在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项目中,台湾得到的排名是64名,成绩很差,但如果评测本身设计不良,评比结果有意义吗?

    本项第一名是菲律宾,菲律宾在2022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1亿5千零40万吨,较之2021年1亿3千580万吨,排碳量往上成长。台湾在2021年则是2亿9千120万吨,2022年则是2亿7千790万吨,排碳量下降。但按照CCPI本项评比标准,只以静态的人均碳排量为核心,结果有在实质减碳的国家,反而得到很烂的成绩。

    再举一例:在本项印度排名第9,表面上看来比在第64名的台湾好多了。但印度在2021年碳排量是26亿7千万吨,到了2022年更高达28亿3千万吨,碳排量成长速度吓人,只是依据CCPI的评比方法,印度因为人口众多,平均下来的人均排碳量低,也因此在本项得到高分。可见CCPI的评比,完全不管近年印度排碳量大增的现实。

    最后拉长时间向度,以中国和台湾来比较:从2016年开始,台湾碳排量是2亿7千973万吨,但到了2022年,则是2亿7千790万吨,期间台湾每年经济成长、但碳排反倒减少。但如果看看中国的数据,2016年中国碳排放量是97亿7千万吨,到了2022年则是114亿吨,碳排量的成长和印度一样很吓人。但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碳排量较低,本项中国排62名,还优于台湾。换句话说,依据CCPI评比的排名,完全没有谁在增加碳排、谁在致力减碳的辨识度,甚至是反指标。

    根据媒体报导,连主要负责该评比的柏客(Jan Burck)亦表示,台湾是个有趣的国家,直到2017年前,GDP成长仍与温室气体排放量成正相关,代表台湾经济成长的来源过往都是化石燃料成长,直接近几年才出现改变。既然连负责本评比的柏客,都发现台湾经济成长伴随能源转型,从2017年一直是有进步的,但从该评比得出的排名,却反而退步,这就再次让吾人确定:CCPI的评比设计,在方法论上一定充满了偏见与盲点,需要检验与改进,因而台湾减碳有成、却得到退步的结果,其实也无须太在意。

    ※作者陈炳煇为台大机械系特聘教授,江雅绮为海大法政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