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时:德国难与中国切割 因经贸往来密切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EtToday,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photo:EtToday)
    *(photo:EtToday)

    ▲德国总理萧兹(Olaf Scholz)。(图/CFP)

    文/中央社台北17日电

    美国纽约时报中文网今天报导,调查显示,2/3在中国发展的德企声称面临不公平竞争,但德企去年对中投资仍超过新台币3500亿元,显示不同于美日,德企对中投资似乎没有减弱的迹象。

    报导说,德国总理萧兹(Olaf Scholz)2021年上任时承诺,他的政府要改变德国与中国的关系,摆脱经济依赖。3年后,有关减少对中国依赖的言论,却被商界要求平等进入中国市场的唿声取代。

    回顾萧兹先前访中3天期间,随行包括多个跨国德企执行长,这些公司领导人都管理着在中国的大量业务,他们都期盼不仅要维持当前的业务规模,而且还希望扩大。

    不过近期调查显示,目前约有5000家德国企业在中国营运,最近针对150家大中华区德国商会会员的调查中,2/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中国面临不公平竞争。

    *(photo:EtToday)
    *(photo:EtToday)

    德国业界认为,与中国竞争对手相比,他们的产品在品质、创新和领先技术方面更胜一筹,却与政府官员和监管机构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担忧他们终将失去德企在全球取得成功的至关重要业务。

    尽管如此,去年德国企业在中国投资仍高达104亿欧元(约合新台币3589亿元),不同于日本和美国企业,德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力道并未益减。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首席经济学家曾林(Max J. Zenglein)表示:「随着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在与中国的往来中採取更尖锐的立场,德国对于中国获得技术和资本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德国在这方面绝对处于优势地位。」

    德国车企代表则指出,德国成千上万的工作岗位依赖于中国市场产生的收入,而且德国汽车制造商在自动驾驶等领域的研发越来越依赖中国的团队,欧洲在这些领域并不先进。

    *(photo:EtToday)
    *(photo:EtToday)

    欧洲联盟执行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范德赖恩(Ursula von der Leyen)上週曾就中国商品涌入德国表达担忧,并称欧洲仍是最后一个对中国全面开放的市场。

    不过投资中国最大的德国企业之一车商宾士(Mercedes-Benz)执行长康林松(Ola Kallenius)陪同访中期间说,中德经济关系不仅要培养还要扩大,并说宾士在中国的经营策略:「退出如此一个庞大的市场绝非选项,而是要巩固我们的地位。」

    BMW执行长齐普策(Oliver Zipse)也表达了相同观点,并说:「我们的指导原则应该永远是自由贸易和竞争,我们不觉得中国汽车制造商是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