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权团体呼吁欧美高校积极抵制中国跨国镇压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RF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国际特赦组织近日发布关于中国留学生遭到中国政府威胁、恐吓及和骚扰的报告封面截图(photo:RFA)
    国际特赦组织近日发布关于中国留学生遭到中国政府威胁、恐吓及和骚扰的报告封面截图(photo:RFA)

    国际人权组织国际特赦日前在一份报告中警告,目前欧美高校难以有效应对中国政府的跨国镇压行动,导致持有不同政治立场的中国留学生及家人在国内受到威胁、恐吓和骚扰,他们在海外也生活在恐惧之中。

    国际特赦组织5月12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中国当局跨国镇压的手已伸向欧美校园,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留学生即便在海外也生活在恐惧之中。

    报告收集在比利时、法国、德国、荷兰、瑞士和英国、美国、加拿大求学的26位中国大陆和12位香港留学生向国际特赦组织表示,除了他们的一举一动遭到监视外,中国警方还骚扰他们在国内的家人,有的被当局以撤销护照、取消升迁机会或退休福利、限制人身自由为威胁,中国当局甚至恐吓家长中断给孩子在海外的生活费,以迫使这些留学生禁言、保持沉默或不再参予可能损害中国政府名誉的活动。

    报告指出,许多中国留学生害怕被举报而进行自我审查,有的人则避免在课堂或网络上发表相关言论,还有的学生被迫放弃了原先的专业或工作机会。一名在德国响应中国国内白纸运动的留学生表示,他的指导教授甚至因为担心其在中国的研究机会受影响而与他断绝关系。

    除了职业前途受影响外,报告还指出,超过一半的中国留学生在心理上受到巨大压力和创伤,严重的甚至引发妄想和忧郁症而被迫住院治疗。这些中国留学生为保护家人而断绝联系,或是怕被出卖而刻意与其他中国留学生保持距离,这可能让他们的处境更加孤独和孤立无援。

    此前曾接受本台采访的美国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法学院学生张津睿,也是本次国际特赦组织的受访人之一。张津睿因为声援中国人权议题、反对新冠清零封控等立场,在美国校园遇过别人当面质疑他的政治观点,其在中国国内的家人也被警方带走讯问。张津睿的经历传出之后,乔治城大学为他准备了安全计划:“在学校遇到这样的事情,可以给律师打电话、怎么办、去哪里;在家里的遇到这样的问题,可以打电话、怎么办、去哪里。”

    美国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法学院学生张津睿也是本次国际特赦组织的受访人之一。因为声援中国人权议题、反对新冠清零封控等立场,张津睿在校园遭遇过别人当面质疑他的政治观点,而他在国内的家人也被中国警方带走讯问。(RFA资料图/记者凯迪摄影)(photo:RFA)
    美国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法学院学生张津睿也是本次国际特赦组织的受访人之一。因为声援中国人权议题、反对新冠清零封控等立场,张津睿在校园遭遇过别人当面质疑他的政治观点,而他在国内的家人也被中国警方带走讯问。(RFA资料图/记者凯迪摄影)(photo:RFA)

    然而,不是所有中国大陆或香港的留学生都能在尊重意见分歧的学术殿堂里畅所欲言,同时又能有学校出面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国际人权组织人权观察前中国部主任、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理查森(Sophie Richardson)表示,十年前,人权观察便开始关注校园内中国跨国镇压的情况。但至今,许多大学的态度依旧相当迟疑,有的即便投入了相关资源及措施,但仍不足以有效保护这些学生:“一些学校倾向把这类事件看作单一特殊案例,而非系统性针对某个社群的问题。即便我们提供确凿的证据,当中还是有些人相当质疑、无法意识到这个问题……。有的人认为,如果仅针对中国政府的话,是种族歧视。但我认为,让特定社群更容易受到骚扰和威胁也是一种歧视。”

    过去几周,声援巴勒斯坦的示威活动蔓延美国多所大学校园。但部分抗议集会在哥伦比亚大学、德州大学和埃默里大学等遭遇严厉镇压,而欧洲一些校园近来也出现类似的现象。国际特赦组织对此表示,这更凸显高等教育的行政部门应该采取更多行动,保障学生表达及和平集会的自由及权利。

    长期声援校园倡议活动的人权律师和活动人士莱汉阿萨特(Rayhan Asat)表示,有人权团体关注并发布报告、记录是件好事,但也要小心因此让更多学生害怕、强化揭示政府不当作为就会被镇压或侵扰的担忧。她说,“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知道,长期以来,政府这样的伎俩明显是在对个人进行报复。但如果能有好几百位维吾尔族或香港人站在一起,就不会需要总是控制自己和生活在恐惧之中。”

    记者:乔琴恩   责编:何平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