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瞧不起的日本SEIKO,竟靠「放弃策略」击垮当年瑞士表、销量反超第一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UDN,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日本SEIKO击垮瑞士表,销量全球第一的秘诀:学会「放弃」。图/SEIKO提供(photo:UDN)
    日本SEIKO击垮瑞士表,销量全球第一的秘诀:学会「放弃」。图/SEIKO提供(photo:UDN)

    管理知识内参,做你的线上MBA补给。

    什么是「卡贝定律」?(Cabe Law)

    「卡贝定律」由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 Corporation)前总裁卡贝提出,他认为,放弃有时比争取更有意义,甚至为走向创新的一把钥匙。

    「卡贝定律」给管理者的启示

    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吗?放弃,常常会被贴上一个「失败」的标签。

    很多人都认为,放弃某种程度上就是失败了,但其实,放弃有时候是一种策略。当我们放弃的时候,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时间、资源转移到其他事情上。

    创新大师赛斯‧高汀(Seth Godin)曾在《低谷》一书中说道,我们每一个人在追寻成就的过程中,通常会碰到三种状况:1.死胡同 2.低谷 3.悬崖

    顾名思义,当你遇到悬崖或是死胡同时,最好立刻放弃,因为是死路一条,你不仅不会得到任何成就或报酬,甚至可能粉身碎骨。而如果你遇到的是低谷,那么你就必须做出判断,是不是该投入你所有的资源、人力或时间,全力冲刺,获得最终成功。

    事实上,企业也常常採取「放弃」的策略,被誉为「全球第一CEO」的杰克‧威尔许(Jack Welch)曾说:「如果我们的某个产品无法成为市场的老大或老二,我们就放弃该产品。」

    因此,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都要学会放弃,放弃有时反而是一种智慧、一种胆略,如同瑞士军事理论家菲米尼的一句名言:「一次良好的撤退,应与一次伟大的胜利一样受到奖赏。」

    「卡贝定律」有哪些实例?

    1.来自东方的SEIKO,靠「放弃」击垮瑞士手表

    日本百年钟表企业精工舍,也就是在台湾耳熟能详的品牌——SEIKO,其手表当年击垮瑞士表、1980年代销量高踞世界第一,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归功于其第三任总经理服部正次的「放弃战略」。

    1945年,二战让日本满目疮痍,这时,有「钟表王国」之称的瑞士趁势而起。由于没有受到二战破坏影响,瑞士钟表逐步垄断全球市场。

    从50年代开始,瑞士手表出口量连续十几年佔世界总量50%以上,且利润率高达80~90%,让SEIKO面临生存危机。

    「怎么办?是继续追求品质上的突破,还是别走他径?」当时的服部正次认为,想在品质上超过有悠久制表历史的瑞士,简直不可能。因此,他打算带领SEIKO另寻他路,放弃在机械表制造上和瑞士较劲,转战开发新产品。

    1980年后,瑞士表市占率竟一度跌到了10%,利润率也仅剩20%,台湾自动化之父石滋宜指出,原因就在于SEIKO的绝地反攻。

    1967年,瑞士的钟表研究所曾开发一款石英表,但始终不被坚持传统机械技术的钟表业者接受,因为他们认为:「石英表绝对没有取代机械表的一天!」

    后来,在某次钟表展示会场上,SEIKO相中石英表,便买下了石英表的技术专利,回国后用心经营、改良,在1969年推出世界第一只「石英电子表」。与机械表相比,石英表最大的优势就是走时准确:当时表中之王劳力士的月误差在100秒左右,而石英表的误差却不超过15秒,立刻引起市场骚动。

    结果在短短十年内,日本取代瑞士在钟表市场上的地位,1970年后,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钟表生产基地、手表销售量就跃居到了世界首位。

    当年SEIKO的例子,正是透过放弃战略,助攻品牌找到新的利基点、绝地反攻。

    2.巴菲特如何决定,把宝贵的时间花在什么事上?

    《Inc.》报导,巴菲特这位亿万富翁有一个简单的策略,让他能在繁杂的事项中灵活取舍。这个方法,就藏在巴菲特和他私人飞行员迈克·弗林特 (Mike Flint)的一段对话中。

    巴菲特的私人飞行员Mike Flint,曾为美国四任总统开过飞机,但他想在事业上做出更大的成就,他因此向巴菲特请教。

    巴菲特让他写下想要达成的25个目标。写完之后,巴菲特又让他圈出其中最重要的5个。

    巴菲特问:你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Flint说:知道了,我马上开始着手于这5个目标,另外20个放在闲暇时间再做。

    巴菲特摇摇头:不,你错了,那些你没有圈出来的目标,正是你应该全力避免的事,不要花任何时间和精力在它们上面。

    虽然弗林特询问优先考虑哪些职业目标,但巴菲特的建议,也同样适用于短期目标或重大选择上。

    ※本文由商周.com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