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异性恋也可能有同性恋基因组 促其多产「弥补」繁衍损失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LTN,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同性恋行为是否与遗传有关至今仍无定论。(资料照)(photo:LTN)
    同性恋行为是否与遗传有关至今仍无定论。(资料照)(photo:LTN)

    〔即时新闻/综合报导〕同性恋行为是否与遗传有关至今仍无定论,不少学者过往认为,同性恋不利个体繁衍,因此难以从演化的角度信服遗传一说。然而最新一项大规模研究中,科学家找到一系列与同性恋有关的基因模式,并发现这种基因组合也会出现在异性恋身上,促使这些人寻找更多性伴侣诞下子嗣,最终「弥补了」同性恋个体造成的遗传劣势。

    今日发表在权威期刊《自然》杂志旗下《自然人类行为》杂志的报告中,澳洲昆士兰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多个生物库的资料,对共计47万7522名来自英国、美国的民众进行基因数据分析,这些受测者曾与同性发生过一次以上的性关系。

    科学家进一步将这批具有同性恋行为特征的个人数据,与只发生过异性间性行为的另外35万8426人进行比较,比对这2组人的基因组差异,同时进行同性恋行为的相关性调查。

    研究团队先从前者中找出一系列被认为与同性恋行为相关的基因组合,接着发现在只进行异性间性行为的民众身上也存在这种基因模式,而具有这种基因组合的人们会倾向寻求更多性伴侣,这种个体间的差异将有利他们的遗传物质被传递下去。

    简单来说,这项新研究指出,同性恋行为虽不利单一个体的基因存续,但与同性恋有关的基因组合同时也会出现在部分异性恋身上,而具有这些基因的异性恋倾向多产,因此可以弥补因同性恋行为而减少的基因存续能力,使得遗传一说不与演化论相悖。

    过往研究表明,同性恋行为并不受单一基因控制,与遗传学的相关性仍受科学界密切研究,连发布本篇报告的研究团队也提醒,应谨慎看待报告中的相关论述与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