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学者看拜习会:各自表述应付内需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AppleDaily,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拜登与习近平今天进行视讯会议。法新社(photo:AppleDaily)
    拜登与习近平今天进行视讯会议。法新社(photo:AppleDaily)

    「拜习会」落幕,印度学者认为,整场会谈显示各吹各的调,颇有各自应付「内需」之意;而习近平在开场致词中未提台湾等敏感议题,可能意在与美国于高科技领域维持关系。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天进行视讯会议。根据白宫的会议纪要,两人谈及双方共同利益,也触及彼此利益、价值观与观点相异之处。

    这是两人继2月及9月通话以来,再次就各自立场直接沟通。

    印度尼赫鲁大学(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国际问题研究院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谢钢(Srikanth Kondapalli)今天接受中央社记者访问时说,有关台湾议题,拜登在公开致词中强调依台湾关系法、美中三公报和平解决两岸议题。

    但习近平却只字未提台湾及区域稳定相关议题,背后目的可能希望在高科技领域继续依赖美国或维持合作关系,直到经济「双循环」策略成功为止。

    谢钢说:「中国在科技领域『韬光养晦』,但试图在区域安全议题上『奋发有为』。企图称霸亚洲,最终把美国逐出这个地区。」

    谢钢认为两人的开场致词在基本立场上就少有交集,未来美中的冲突恐怕有增无减。

    尼赫鲁大学中国与东南亚研究中心教授狄伯杰(B. R. Deepak)今天也告诉中央社记者,两人这次视讯会面可视为一次「破冰」,可能有助在亚太地理经济及地理政治紧张之际,「再平衡」美中双边关系。

    他说,观察两国政府各自对这场会议的媒体简报,可以发现语调与趋向回异以往,看来主要是为了应付各自的「内需」。

    狄伯杰也提到,根据中方通稿,习近平向拜登传达了中美相处的「3个原则」和「4个优先」等讯息,至于美国是否会「上勾」,只能留待时间证明。就目前而言,两国的战略竞争是不争的事实,或许双方已打开最高层沟通管道以因应这个新常态。

    印度智库「中国分析及策略中心」(Centre for China Analysis and Strategy)研究员夏海娜(Namrata Hasija)告诉中央社,拜习两人可能希望借由会议缓和美中紧张关系,但双方紧绷已久,因此这场视讯顶多是让紧张关系「稍微降温」,不应预期它能大幅改善。

    她举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与习近平于2018年4月在武汉的会晤为例,当时两人会面貌似产生许多火花,但实质效果却有限。

    有关台湾,夏海娜认为美国的立场很明显,华盛顿料会继续向北京施压、并继续支持台北。(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