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蜗藤专栏:乌克兰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烂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UpMedi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乌克兰在独立后,没有找到适合的国际关系路线图,最终导致当下饱受战争威胁的困境。(维基百科)(photo:UpMedia)
    乌克兰在独立后,没有找到适合的国际关系路线图,最终导致当下饱受战争威胁的困境。(维基百科)(photo:UpMedia)

    从去年12月起,乌克兰局势持续紧张。进入新年,爆发战争的可能越来越大。乌克兰在地理上与台湾相隔遥远,但此事与台湾关系不小,只是在台湾没有引起足够关注。笔者浅谈一下乌克兰问题的来龙去脉,特别是乌克兰为什么混得「这么惨」?

    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都属于「东斯拉夫人」的三大分支。俄罗斯人喜欢把俄罗斯、乌克兰和白罗斯人都説成「俄罗斯民族的一部分」,当然言下之意就是「俄罗斯人才是老大哥」。然而在历史上,「罗斯民族」(Rus people)最早得名于「基辅罗斯」(Keivan Rus),即在中世纪建立,以现在乌克兰首都基辅(Kiev)为首都的「基辅罗斯大公国」。从这样意义说,乌克兰反而才是东斯拉夫人的「正宗」。

    13世纪蒙古东征,基辅罗斯灭亡。各诸侯部落都成爲金帐汗国的附庸。此后两世纪,在不同土地上逐渐形成了俄罗斯(大罗斯)、乌克兰(小罗斯)和白罗斯三大民族。15-16世纪,金帐汗国瓦解。现代乌克兰国土的北部成爲立陶宛大公国(后来的波兰——立陶宛王国)的一部分,南部即黑海沿岸则属于奥斯曼帝国的藩属国克里米亚汗国(是突厥化诸国的一员)。16世纪,俄罗斯人在崛起的「莫斯科大公国」的基础上,宣佈成爲「俄罗斯沙皇国」(意思是自称继承罗马帝国的正统,沙皇即「凯撒」),对外扩张。

    17世纪,俄罗斯扩张到现代乌克兰的土地上,先后从波兰首周获得乌克兰东部地区(即第聂伯河左岸(东岸))和乌克兰西部地区,以及从奥斯曼帝国中获得克里米亚汗国。这样把绝大部分现代乌克兰地区(除了「东加利西亚」属于奥地利或奥匈帝国)都纳入俄罗斯境内。

    19世纪在欧洲民族主义浪潮的带动下,乌克兰民族主义崛起。一战中,德国和奥匈帝国爲了对付俄罗斯更积极支持乌克兰民族主义。于是到了1917年俄国爆发革命时,随着俄国战败和沙俄瓦解,乌克兰也宣佈独立,建立「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一战结束后,经过波苏战争,波兰和俄罗斯瓜分了乌克兰的土地。西部成爲波兰的一部分,东部则以「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的身份,加入列宁主导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即苏联),让俄罗斯和其他主要民族地区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平等身份加入苏联。其中,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后来的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是最早和俄罗斯加入《苏联成立条约》的国家。前两者还得在后来的联合国中获得独立的会员资格。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乌克兰首都基辅。(维基百科)

    二战之后,原属波兰的(现在)乌克兰西部地区也被苏联夺得,併入乌克兰。赫鲁雪夫时代,克里米亚也被划分到乌克兰加盟共和国中。这就是1991年苏联解体,乌克兰独立时的疆界。

    笔者早前讨论过哈萨克斯坦事变。与哈萨克处境类似,乌克兰自1991年独立起就面临被俄罗斯「二次吞併」的潜在危机。说实在,俄罗斯如果要「二次吞併」,那么乌克兰一定更首当其冲。这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大俄罗斯主义」情结,俄罗斯认爲乌克兰和白罗斯都是「一家人」。俄罗斯要「民族伟大复兴」,当然要先「统一大俄罗斯」。乌克兰的基辅还是罗斯人的「龙兴之地」,因此要吞併的话,不先吞併乌克兰还会吞併谁?相反,哈萨克斯坦是突厥化国家,毕竟是「外族」。

    第二,乌克兰更靠近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军事中心,一旦乌克兰被欧盟北约拉拢,俄罗斯感觉的地缘政治危机更大。俄罗斯幅员广大,但绝大部分人都在欧洲。乌克兰就紧靠着俄罗斯的腹地,乌克兰边境距离莫斯科只有五百多公里。更重要的是,乌克兰拥有克里米亚半岛,它不但紧扼亚速海的出口,还拥有黑海北岸最重要的海军基地塞瓦斯托波尔(Sevastopol)。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还继续租用为黑海舰队基地。显然对俄罗斯而言,哈萨克斯坦的地缘政治重要性远远不如乌克兰。

    第三,乌克兰中本来就有很多地区是俄罗斯人聚集之处,即便不被俄罗斯整个吞併,也容易被俄罗斯蚕食。由前面讨论可知,乌克兰疆土大致上可分爲四个部分:1)从波兰得到的乌克兰西部地区是最反俄的;2)乌克兰中部地区(以基辅为中心)是二战前乌克兰加盟共和国的主体,也是乌克兰人的中心,当然也坚持乌克兰独立;3)乌克兰东部地区即第聂伯河左岸,特别是东部三州,是被沙俄最早吞併的地区,俄罗斯人衆多,就有很大的离心主义倾向;4)克里米亚地区是俄罗斯从奥斯曼帝国抢来的,在历史上不是乌克兰的一部分,原住民鞑靼人大都被强制流放到中亚,现在以俄罗斯人爲主,所以最亲俄。

    2014年,俄罗斯主导(不合法的)「公投」夺得克里米亚就是活生生的例证。乌克兰独立之后,一直没有处理俄罗斯人的问题(这当然有实际困难),于是留下定时炸弹。相反哈萨克斯坦独立后,俄罗斯人的比例大幅下降,基本杜绝了「俄奸」作乱的隐患。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1943年解放后的基辅彷若废墟。(维基百科)

    本来,乌克兰独立之初也是一手好牌,可惜都打烂了。

    首先,在独立前,乌克兰是苏联经济发达的地区,重工业尤其发达,军工业更佔苏联约三成多的产能,是苏联工业体系中重要的一环,经济基础不能说不佳。然而独立后,原先很多重工业产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整个体系都被瓦解了,乌克兰又找不到工业出路 ,于是经历「去工业化」,农业倒成爲经济支柱。乌克兰又没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那样丰富的能源资源(乌克兰有煤矿,但没有多少石油天然气),能源上还非常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2008年,乌克兰达到略低于4000美元的顶峰,就一直起伏,至今尚未回到2008年的水平。

    总而言之,乌克兰变成原苏联国家中的后进分子。在所有欧洲国家中更是倒数第一。更有甚者,乌克兰的工业区以俄罗斯人聚居的东部为主,农业则在乌克兰人佔绝对优势的西部。这样发展不平衡,无疑加大了俄罗斯裔乌克兰人的离心力。

    其次,在独立之初,乌克兰是世界第三核武器大国。很多苏联时代的核武器就部署在乌克兰(此外,白俄罗斯和哈萨克也有核武器,但数量都不多)。核武器是当代国际关系的「护身符」,没有的国家还想着要。然而,乌克兰没有看清形势,过早地放弃了核武器。

    诚然,当时几乎所有有核国家都施压要求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放弃核武器,这基于对核扩散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乌克兰如果真的不肯放弃,也是不是就一定不行呢?那倒是难説,关键是肯付出多少代价的问题。反正我们现在都知道,就连朝鲜也可以从无到有发展出核武器,乌克兰当时大堆核武器在手,筹码只会更多。

    况且,即便真的要放弃核武器,也可以谈一个更好的安全保障条件(比如要求加入北约欧盟之类),然而,乌克兰当时只和美俄英签订1994年《安全保障布达佩斯备忘录》(Budapest Memorandum on Security Assurance),里面规定乌克兰同意放弃核武器,而其他各国承认并确保「乌克兰在现有领土上的独立和主权」,「避免使用武力威胁乌克兰」等。然而,备忘录这种形式的文件本身的法律约束力成疑,而且里面也没有强制性条款,即若任何一方如果违反协议会有什么法律后果,以及其他国家有什么义务。于是到了2014年,俄罗斯违反承诺,公然非法夺取乌克兰的克里米亚时,乌克兰就欲哭无泪,而美英虽然制裁俄罗斯,但也缺乏更有效果的行动。

    值得指出的是,在中文世界,美英没有使用更强硬的手段,也没能阻止俄罗斯佔领克里米亚,被用于「美英承诺靠不住」的宣传。然而,谁才是真正「违反承诺」的一方呢?显而易见是俄罗斯。乌克兰放弃核武器是以美俄英各国承诺乌克兰的安全保障为交换条件的。乌克兰遵守承诺放弃核武器,根据条约,俄罗斯就无权对乌克兰进行军事威胁和领土分裂。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公然违反了自己所签订的条约。中国舆论却颠倒是非,处处为俄罗斯辩解,搞得彷彿俄罗斯抢别人的土地是迫不得已一样。

    说句题外话,中国对乌克兰领土完整也有责任。就在2013年底(俄罗斯佔据克里米亚前几个月),中国和乌克兰签订《关于进一步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里面规定:「双方强调,在涉及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是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双方相互坚定支持对方根据本国国情选择的发展道路,支持对方为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保障政治社会稳定,发展民族经济所做的努力。」又规定:「中方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第984号决议和1994年12月4日中国政府关于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证的声明,承诺无条件不对作为无核武器国家的乌克兰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并在乌克兰遭到使用核武器的侵略或受到此种侵略威胁的情况下,向乌克兰提供相应安全保证。」当时中国媒体一片欢唿,说中国有能力为其他国家(乌克兰)提供「核保护伞」,是大国崛起的象征性事件。结果过了几个月,中国就翻脸不认帐,彷彿这件事没有发生过一样。

    说实在,乌克兰对中国相当不错,中国军工业突飞勐进,从乌克兰进口的军事技术功劳「大大的有」,别的不说,光是第一艘航空母舰,就是从乌克兰购买的船身。

    总而言之,乌克兰轻易地放弃核武器,等于自动放弃了护身符,这是最大的战略失误。

    第三,乌克兰在长达二十多年时间,对自己的发展战略举棋不定,首鼠两端。它没有像波罗的海三国一样,抓住俄罗斯元气未复,就尽快加入欧盟北约;也没有像白罗斯那样,死心塌地地做俄罗斯的小弟;也没有像哈萨克斯坦那样一心寻求平衡。由于政府交替,乌克兰一时亲欧,一时亲俄,来回摇摆,莫衷一是,各走极端。

    这样到了普京治下的俄罗斯依靠能源价格高涨而恢复元气(大致上以2008年格鲁吉亚战争为分界线),乌克兰的处境就非常艰难了。再到2014年,乌克兰亲欧派佔了上风,不但把亲俄派的总统亚努科维奇轰下台,还在国内掀起反俄情绪。于是给了普京一个趁机抢过克里米亚的机会。俄罗斯还挑动所谓「乌东三州」,特别是顿巴斯地区的俄罗斯裔「独立」,持续的战火一直至今。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乌克兰边境距离莫斯科只有五百多公里。(汤森路透)

    笔者一直强调,俄罗斯抢夺克里米亚是战后最恶劣的事件。它不但首先违反了《布达佩斯备忘录》,也违反了俄罗斯乌克兰1997年俄乌友好条约(Russian–Ukrainian Friendship Treaty)第二条中「尊重各自领土完整,确认双方现在的边界不可违背」的条文。更重要的是,它是战后迄今唯一以武力夺取其他国家领土的事例。即便苏联侵略阿富汗,也只把阿富汗当成附庸国,没有企图把阿富汗土地据为己有。如果一个大国对条约视为无物,随时可以撕毁,如果一国被广泛承认的土地,能被其他国家不合法地夺走。那么二战后所建立的国际准则,将荡然无存。世界只会重新走上唯力是视的丛林法则,是现代国际关系文明的大倒退。

    然而,笔者也要强调,乌克兰人当时的反俄情绪尽管可以理解,推翻总统也完全是内政,但在操作上过于激进,过于一厢情愿,没有充分考虑到,俄罗斯这个向来不守信用的恶邻可能作出的反应。如果让2014年重来,乌克兰人应该更谨慎。这不是「责备受害者」,而是要总结经验,告别「幼稚病」。

    由此可见,乌克兰在独立后,没有找到适合的国际关系路线图,在关键时刻又下了「臭棋」,最终导致目前的困境。这和哈萨克斯坦在纳札尔巴耶夫治下,引入突厥、伊斯兰、中国、美欧等多股势力平衡的高明手腕,真是差距太大了。

    当然,话说回来,俄罗斯尽管抢到了实利,但却永远把乌克兰人推开。很难想像,被「夺土之恨」推高民族主义愤怒的乌克兰人,还能像以前一样把俄罗斯人当做「兄弟」。俄罗斯把邻居变成世仇,乌克兰从此拼命也要加入北约。对俄罗斯而言,祸福难料。

    尽管不能简单等同,可是从以上分析容易看到,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关系,和两岸关系并非没有相似的地方。读者可以自行领会。

    ※作者为旅美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