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大就想暴吃? 「压力激素皮质醇」2作用影响大脑意志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EtToday,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photo:EtToday)
    *(photo:EtToday)

    ▲压力大时脑中会大量释放压力激素皮质醇,进而影响人的饮食平衡。(示意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

    文/杰克·路易斯

    再来一份

    情况愈趋复杂,因为还有其他因素会扰动神经系统,我们现在要更深入了解所吃的食物、吃的时间,以及多久吃一次造成的影响。

    首先,我们下定决心要遵循健康与规律饮食,但是在一天当中,这股意志力会随着时间而逐渐减弱。有些人在一天的开始,或许能够拒绝高脂、高糖的食物,而选择燕麦粥和新鲜水果当早餐,但之后我们的毅力会崩溃,开始放纵自己吃甜食或其他油腻的食物。前额叶能有助于对抗诱惑,要我们别去吃明知道不该吃的东西,但是低血糖会削弱前额叶神经回路的力量。这很讽刺,在我们最需要意志力的那个当口,低血糖反而催促我们去寻找食物,而我们的脑中有助于维持规律的区域也抛弃了我们。事实上,低血糖让我们容易做出各式各样轻率又冲动的决定,不只限于向诱惑屈服、晃进速食店里面而已,血糖降低时人还容易急躁。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在法官思考是否要让囚犯假释时,如果距离上次进食已经有好几小时,那么拒绝给囚犯自由的机率就会提高。这个有趣的研究指出,虽然假释案件的顺序并没有特别排列,但是在法官休息吃了点心之后,犯人特别容易获得假释。在血糖低的时候,不论面对的是选择食物或是其他重要的事情,我们较不倾向于深思熟虑并做出正确的决定。

    许多居住在现代化城市的人,过着忙到抓狂的生活,往往经常会「靠饮食抒压」(stress eating)。人们像是穿着熘冰鞋的猪一样奔来走去5,奋力想要把许多待办事项解决掉,身边全是各种预期之外的延迟、障碍,和其他阻止工作进展的鸟事,这时我们往往会做出轻率的决定。我们放纵自己大吃,真的如习语说的那样可以「吃下一匹马」,而且认为这样能够把逐渐降低的血糖浓度升高,事后想起不该这样子,往往为时已晚。我们会稍微想一下要选择比较健康的食物,但很快就会找个似是而非的借口,在意志力薄弱的状况下做出决定:今天已经过得很糟了,吃点可口但不健康的食物并没有关系。

    科学家终于已经了解—不论血糖浓度高低—人类的决心在压力之下都会烟消云散的原因。那是因为压力激素皮质醇在脑部发挥两项作用,会使得自制力完全消失殆尽。

    第一: 增进报偿路径的敏感度,让人更容易受到外观诱人、香味刺激食欲的高热量食物的吸引。

    第二:让报偿路径和其他能够对抗美味诱惑的脑区之间沟通的强度减弱。

    由于处在社会压力之下,皮质醇会过量释放,这个状况也会影响到自恋者,甚至可能指出傲慢之罪影响贪吃之罪的某种神经机制。

    前一天晚上的睡眠状况对于当天的食欲调节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前一天睡眠品质不佳,当天总是会吃比较多东西。如果要打破恶性循环,你在睡觉前数个小时的关键期内就不能吃大餐。如果吃了大餐,肚子中的酵素在打破食物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时,会释放出热。这些多余的热必须先排除掉,之后才能够好好睡一觉,因为脑部必须稍微冷却一点,才能够进入睡眠模式。为了加速这个过程,我们想睡觉的时候,手和脚的血管会扩张,好提高散发过多热能的效率。如果你睡觉的时候习惯脚要露在棉被外,其实正是出自本能要加快此过程。

    最近的一些研究指出,催产素(oxytocin)这种神经胜肽(neuropeptide)参与了食欲的调节。这个结果支持了「安慰进食」(comfort eating)这个概念。催产素着名之处在于,当我们在社交时得到正面体验,它能让人产生舒服与安全的感觉。正面体验可能是受到赞美,或是拥抱,所以催产素有个绰号叫「抱抱药」(cuddle drug)。不过催产素也和饱足感的产生有关。高糖的饮食会使得下视丘中的催产素浓度下降,让人想要去找更多食物来吃。

    这些机制总加起来的结果就是我们对饮食禁果的诱惑非常敏感,而且抵抗诱惑的能力很容易就丧失。低血糖、高压力、昏昏欲睡的脑袋,再加上容易感到无聊,全都阻碍了脑部控制冲动的部位发挥作用,这些部位本来可以引导我们远离那些「让人欢喜让人胖」的食物。

    让人无法无天、不顾后果的以上种种因素全面失控,良知意识也就难以发声,神经网络的来回沟通陷入混乱,我们的脑中因此充满了看似理智的借口与说服力薄弱的理由,在在都是要合理化自己的行为。如果这个混乱的状况中又加上了酒精助阵,你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坐在离自家最近的中东烤肉串店中,而且已经点了鱼卵沙拉酱(taramasalata)来吃。所以说,任何想要努力控制自己腰围扩张速度的人,得到的建议往往是要专注于找出有效且方便的方式减少压力,并增进睡眠品质(见书中第九章)。

    *本文摘录自《堕落的人脑:从神经科学解读傲慢、贪吃、好色、懒惰、贪心、嫉妒与暴怒,探究我们难免使坏,犯下小奸小恶背后的科学》

    作者:杰克·路易斯
    本文由 脸谱出版 授权转载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