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民族韧性难攻破:记伊斯坦堡1113爆炸事件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ChinaTimes,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伊斯坦堡闹区13日经历土耳其5年来最致命的一波攻击,当天地铁却不曾停驶。24小时后,有别于网路对事件的争辩或政客的寻仇叫嚣,这座与流血事件共存的风华古都,好似早已以韧性自我定锚,运作如常。

    塔克辛广场(Taksim)独立大街(Istiklal Street)像台北信义商圈及西门町的混合体,是购物区也是年轻人胜地,宛如伊斯坦堡的心脏。13日一声轰天巨响,独立大街靠近地铁处冒出火光。放置爆炸物的花圃成为焦黑碎石,数名成人及孩童倒地不起,衣物渗出血渍,其他民众尖叫奔离。最后数字:6死、81伤。

    隔天嫌犯姓名与数张被警方逮捕、压制在地的影像占据媒体版面。照片里的她是艾巴希尔(Ahlam Albashir),接受初步侦讯时表示自己在叙利亚接受库德族好战分子训练,经叙北城市阿夫林(Afrin)入境土耳其。

    政府一宣布破案,政客爆气要「库德工人党」(PKK)血债血还,乡民在网路上笔战不休,社论则暗指大选不到7个月,这恐怕又是政府难甩经济烂尾的催票操作,各种阴谋论、质疑席卷推特及线上论坛。

    「这案也太快破了吧?」、「库德族说不是他们干的」、「嫌犯肤色较深,怎么可能是叙利亚人,我看是北非人」、「她怎么可能又回到住处等着被抓?」自称艾巴希尔姊姊的女子在短影音网站TikTok说,艾巴希尔是索马利亚人,媒体则爆料极端主义政党涉入此案。

    政坛、虚拟世界即使纷扰,独立大街居民显然相对从容,烤肉店、自助餐、甜点店不见「哀悼歇业」的公告,迎客如常。冰淇淋店的排队人潮也几乎没断过,店员称职演出逗弄游客的戏码。

    「土耳其人可是走过数次政变的民族,心理素质强」,一名台商如此观察。

    炸毁的花圃已被清除,现场很快地立了纪念碑。数世纪以来,曾是鄂图曼帝国首都的伊斯坦堡很难说是享有静好岁月之处,而是不同文化荟萃、战场及暴动抗争的地点,多少说明了这座城市临危不乱的底气与这个民族的坚强韧性从何而来。

    因此不难理解,在一个最低薪资不及新台币1.5万元的国度,居民是如何能够在通货膨胀率持续刷新纪录、物价飙升2至3倍下慢活度日。

    根据官方数据,土耳其通货膨胀率因食品及能源价格飙升已连涨17个月,10月来到85.5%,刷新1997年来的纪录。即使如此,週末逛街的人没少,街角也常见民众喝茶闲聊,或于博斯普鲁斯海崃沿岸钓鱼、吹风,认为只要耐心应处,通膨风暴终会过去。

    5年前的元旦,伊斯坦堡高档夜店Reina庆祝新年时,枪手据报称扮成耶诞老人闯入扫射,造成至少39死、近80人受伤,如今流血事件再现,不怕吗?日子怎么过呢?

    塔克辛巷内杂货店老板娘见外籍记者来访热情起身,听了问题又坐回收银台,仅说了句insallah(如果真主允许、祝福的话),不愿多谈。她没说的,也许是人民强烈的集体意识,牵引土耳其前行。

    举凡对家庭、朋友、团体甚至上至国家这个概念,土耳其人多怀抱强烈忠诚度。邻居及社区构成紧密互助网,常见民众向庞大社群网络求救、盼在众人支持下能迎来转机。在外人看来,土耳其人凝聚情感的方式及邻里的频繁互动,或许来得有点侵门踏户,却是土耳其文化的硬核。

    爆炸案发生不到48小时,放眼望去,独立大街尽是土耳其星月旗。这座人车交错的城市,无论名称是拜占庭、君士坦丁堡或伊斯坦堡,总能在次次事件后重生。政治、网民言论或是恐攻,或许多少扰动土耳其社会,但仍无法撼动这个民族对不可控的事,抱持顺其自然的生命态度。(编辑:林憬屏)11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