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架报:中国对香港丶维吾尔等敏感话题立场强硬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RFI,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十字架报:中国对香港丶维吾尔等敏感话题立场强硬(photo:RFI)
    十字架报:中国对香港丶维吾尔等敏感话题立场强硬(photo:RFI)

    法国出生率下降引发忧虑;巴黎股市表现良好,40种工业指数已恢复到疫情前水平;鼓励民众消费是振兴经济的关键;如何解决贫困地区帮派之间的暴力问题,摆脱困境成为当务之急等话题;占据了3月12日出版的法国各报头版主题的显要位置。《十字架报》和《解放报》分别载文,披露了英国驻华大使的一封公开信引发北京强烈反响以及中国大增军费的战略发展目标。

    英国驻华大使因发表公开信而受到中国外交部召见

    首先,英国驻中国大使吴若兰(Caroline Wilson)日前在英国驻华使馆的微信官方账号上,针对媒体自由的话题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受到中国外交部的召见。《十字架报》指出:中国对来自外部的批评表现得越来越强硬。3月10日星期三,北京谴责英国驻华大使的表述“缺乏逻辑”,以“傲慢的口吻推行所谓的西方经验”,却“不提及虚假新闻,以及英国媒体针对中国的不实报道”。吴若兰本人则表示:外国媒体批评中国政府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喜欢中国。

    《十字架报》指出:最近数月来,中英两国围绕香港和新疆的人权问题分歧不断。英国广播公司(BBC)在播出针对维吾尔族妇女的一系列访谈节目后,在中国遭到封杀,这些维族妇女讲述了她们在新疆再教育营遭到性侵丶强奸和酷刑的经历。

    与英国一起受到中国政府抨击的,还有除新西兰以外的丶勇于对中国提出批评的整个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因提出对新冠病毒的来源展开独立调查的要求,澳大利亚的许多产品对华出口遇阻。加拿大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则因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温哥华遭软禁而陷入紧张。加拿大国会最近认定中国在新疆对维吾尔族人展开“种族灭绝”的动议再次导致紧张关系升级。

    针对中国外交部召见外国使节的做法,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研究员丶中国问题专家波恩达兹(Antoine Bondaz)指出:外国使节受到召见并非首次。然而,这次有别于过去的是,中国采取的高调,不仅公开召见英国驻华大使并在社交网络平台上传播。

    报道指出:中国的做法不仅未能劝阻盎格鲁-撒克逊国家,还引发了欧洲国家的呼声。法国外长勒德里昂本周三表示:中国在新疆强迫维族妇女绝育,以及大规模关押维吾尔穆斯林的做法得到证实。(但是最高领导层的态度却更为谨慎。总统马克龙今年2月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通话遭到严厉批评,在这次通话中,“维吾尔”一词甚至根本没有被提及。)

    北京不断试探美国底线

    《解放报》刊出一篇对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负责人托马斯-戈马尔(Thomas Gomart)的专访,这位专家对中国的军事目标及中美战略关系进行了解析。

    首先,针对中国军费增长6,8 %的现实,托马斯-戈马尔指出:自此,中国以每年超过2600亿美元的军费开支,成为仅次于美国(7300亿美元)的全球第二军费大国,远远超出其他国家。中国的战略并非与美国并驾齐驱,而是优先发展某些领域。目标一:是将中国海变成中国湖,将美国驱赶出去。目标二:是最大限度地减小对海峡丶尤其是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为此,北京加强了在公海和可能成为军事基地的战略要地上的部署,正如它在吉布提所做的。目标三:则是网络投资。

    关于台湾,法国专家指出:多年来,北京试图竖立一种观念即:西方在中国海出现属非正常现象。中美两国可能在台湾问题上发生冲突。最大的未知,是美国的回应。托马斯-戈马尔认为:北京一直在测试美国的底线。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而言,台湾是一条“红线”,事关生存大事,北京已为之奋斗做好了准备。而对美国来说,这并不关涉生存问题。

    面对没有军事同盟的中国,美国最大的优势是有着一个联盟系统并有能力进行支配。美国最近试图将中国问题列入北约议程的尝试,就是例证。从理论上讲,中国不受北大西洋公约影响,但北约却决不能忽略其在欧洲和地中海地区不断增强的势力,即使这种影响力并不直接体现在军事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发生在中国海的一切直接关涉欧洲。

    疫苗外交,中俄对抗的新轴心

    此外,《十字架报》在一篇报道中披露了中俄两国在关涉疫苗接种问题上的竞争局面。报道指出:在对中国不满情绪加剧的背景下,该地区大多数国家已将接种疫苗运动的目光瞄向俄罗斯。如果说,莫斯科的利益是在一个长期受其控制的地区保持影响力的话,那么对北京而言,现在必须面对的,则是正视大规模投资引发的民众的不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