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胎内记忆」理应是台湾情愫 怎会是中国情怀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UpMedi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马英九出生在香港,成长在台湾,他的原乡是提供养分让他长大的台湾,但他的「胎内记忆」却是中国情怀。(马英九办公室提供)(photo:UpMedia)
    马英九出生在香港,成长在台湾,他的原乡是提供养分让他长大的台湾,但他的「胎内记忆」却是中国情怀。(马英九办公室提供)(photo:UpMedia)

    3月27日,72岁的马英九终于第一次双脚踩在他思思念念的中国土地上。「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受访时表示,此行对马英九确实意义重大,彷彿想回到母亲子宫般的乡愁,那感觉每个人都有,但马英九似乎更强烈。

    的确,子宫是每个人的原乡,然而,马英九是1950年7月13日出生在香港,成长在台湾,前者,当时还没归还中国,后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没管过一天半日,所以,他的原乡是提供养分让他长大的台湾。如此,马英九的「胎内记忆」(fetal memory)理应是台湾情愫,怎会是中国情怀?

    根据研究「强迫移民」的「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的「移民与离散研究中心」(Centre for Migrant and Diaspora Studies)副所长塔妮雅.凯撒(‪Tania Kaiser)受访时的说明,这种情怀是种「传承的记忆」。

    凯撒博士说,她在乌干达西北部的一个难民营做研究时,与逃离南苏丹内战的家庭交谈之过程中,发现他们谈论祖国是那么地充满热情和爱,叙说着一个又一个家乡土地如何肥沃、山林资源如何丰富的故事,不是他们当下落脚的地方所能比拟,尽管他们被迫离开家乡的原因是祖国的情况极其可怕。

    忽然间,凯撒博士也意识到,说故事的一些人根本不可能记得他们所描述之流亡前的生活与经历,因为当时他们的年纪还非常地小。她听到的,不是他们的回忆,而是从他们父母和长辈那听到的故事和观点,这些回忆,已成为一种「传承的记忆」。他们之中,有五分之一,已流离失所20多年,五分之四的人也至少超过5年,随着时间的过去,在难民营中,产生了一种思乡的文化和语言。凯撒博士说,她最后理解到,他们的故事叙述比客观事实还来得重要。乡愁,已成为他们的文化,塑造了那些故事。简言之,那些故事就是他们的乡愁。

    场景换到亚洲;因中国内战,迫迁至台湾者,中国当然就是他们的乡愁,他们对中国的记忆与感情,不只马英九们,连所有住在台湾的人都一起在历史、文学、戏剧、音乐等方方面面上,承接中国记忆。但,别人的记忆,绝对敌不过自己亲身的生活经历与真实的感情,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本来就与中国毫无瓜葛的原住民,或者家族早已在台湾落地生根好几世代的人,甚至连不少随着中华民国移居至台湾的人和其后代,都自自然然地,与中国乡愁分道扬镳,中国是原乡的故事,逐渐只留在马英九们和他们部分的后代。而这,应让马英九感到焦虑,最后,走上了「溯源+交流」之路,把过去对中国的批判、追悼六四,都放在一旁,而「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也换上「和平奋斗,振兴中华」。

    这新的故事,新的乡愁,不只不迷人,还远不如旧乡愁动人,但马英九仍必须述说,因为,台湾人岂止走自己的路而已,还有了自己的乡愁,中国只是他国,连梦土都不是,所以,中国是原乡的故事必须再创造(溯源),而且最好建立起可以永续述说新故事的条件(交流),带着30位台湾年轻学子踏上中国,就是马英九的力挽狂澜,欲创造更多中国乡愁的序幕。

    只是,尽管台湾人心胸再开放,有多愿意认识或接纳外来的文化,但对于反人权、不自由之共产中国的故事,怎可能接受或欣赏,就算避谈这些,转移焦点至文化、经济、科技来掩饰或忽视中共的暴行,但共产中国的真面貌早已深植人心,更别说,中国的「强」,也其实空洞空虚,说服力弱,所以中国故事一直在台湾没有太大的市场。怪的是,马英九们似乎都不这么认为,近来甚至还更积极美化或配合中共的谎言。终究,马英九一马当先,在3月30日拍手称赞「中国防疫有成,是对整个人类的贡献」,成了为中国背书与美化的教主。

    这就是将「身分认同」放在「是非」之上的悲哀与悲伤,才会在恶魔面前自愿交出灵魂,却把它当成乡愁。

    ※作者为文字工作者,现居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