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现代科技的辅助 四万多首唐诗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UpMedi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电视剧《唐诗三百案》剧照(图片取自网路)(photo:UpMedia)
    电视剧《唐诗三百案》剧照(图片取自网路)(photo:UpMedia)

    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唐诗的创作和传播呢?

    第一,大环境是影响创作和传播的决定因素。大唐朝廷以诗取士,诗词歌赋逐渐成为读书人必须练习的基本功。「诗名」早在唐朝之前已影响到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到了唐朝,一改以门第取士的弊政,科举向所有阶层的读书人开放,普通平民百姓只要具备条件就可以报考。科举中尤其重视进士科,进士科中又重视诗赋。要选拔进士,仅仅会问策「皆亡实才」,这不算有才,必须「通文律者然后试」,通诗赋的人才可进入下一个环节。这决定了诗赋在选拔进士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社会风气推动了唐诗的传播。唐朝士子把平时写的自以为得意的诗文写成卷轴,投给大臣或权贵,希望得到赏识和推荐。唐人把这种卷轴叫作行卷。投给谁,一旦成功,以后就是他的人了。假设没有了贺知章的夸奖及举荐,李白的诗作即便优异,未必能流传于世。简而言之,整个社会的重诗风气影响了科举考试的科目选择,进士科对诗的重视更进一步影响了社会的重诗风气,形成彼此推动的过程,「衡州人多文词,樵往往能诗」的情况。唐诗在这样环境下被传播就不奇怪了。

    (延伸阅读:唐朝能成为诗赋盛世 都要多亏这个官员的提案)

    第三,交通发达是唐诗传播的重要保障。唐朝的驿站遍布全国,诗歌能透过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向全国传送,陆路以长安为中心,一路上有店肆待客,酒馔丰溢;在水路上,「长江五千里,来往百万人」。交通发达推动人口的流动,而人口的流动将唐诗由点到面地传播到全国。与现代社会手机上网一样,有劲爆新闻,头条一发,立马引爆。

    第四,纸的发明和印刷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唐诗的传播。已有资料证明,中晚唐已有了诗集的印刷传播。出版工作直到宋朝才进一步发酵,把唐朝的诗文印刷成书。

    整体来说,唐朝诗歌得以发展和保存,与社会风气、科举考试、交通网络、印刷技术、纸张发明等息息相关,这些都是唐诗广泛传播于后世的基础。

    传播最终还是以人为载体。在唐朝的交通网络上,有大量流动人口的参与:有旅游的诗人,有进京考试的举子,有落第者,有上任的官员,被外放贬谪的官员,有商人,有歌女……,这是唐朝的传播方式,有的诗文还源源不断地向国外传播。据史料记载,白居易的《元稹墓志铭》从长安、洛阳到南蛮、东夷国「皆写传之,每一章一句出,无胫而走,疾于珠玉」。这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令人惊讶。

    在以人为载体的传播方式中,「团聊」更容易传播诗歌。团聊即围绕一个话题,大家来写个东西。这在唐朝是非常流行的一种作诗方式。例如在上元节这一天,同题同韵的上元诗,是群体赋诗(团聊)的一个范例。陈子昂、长孙正隐、高瑾、韩仲宣、崔知贤、陈嘉言等人都写了《上元夜效小庾体》,类似这样的团聊,产生的诗作比孤文一篇更容易被传播。

    团聊是诗人集中作诗的方式。此外,还有一种线性传播的方式。唐朝文盲率过高,读书认字的人不多,作品在写诗的人之间传播。在这个传播小环境中,唐人大多採用酬、寄、赠、答这种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线性传播方式。将自己的作品传递给另外一个人或一批人,任一方式都能提升传播速度。

    (延伸阅读:被誉为「长安第一美男子」的王维 什么样的女人能让他倾心?)

    例如,「酬」之类的有:张九龄《酬王六霁后书怀见示》、宋之问《酬李丹徒见赠之作》、李白《酬张司马赠墨》等。「寄」之类的有:陈子昂《咏主人壁上画鹤寄乔主簿崔着作》、张说《寄姚司马》、王维《奉寄韦太守陟》等。「赠」也比较多,如王维《赠吴官》、王昌龄《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答」也是一种单线联系形式,如萧颖士《仰答韦司业垂访五首》、孟浩然《同张明府碧溪赠答》、李白《答友人赠乌纱帽》。这些互动方式也拓展了社交关系。

    随着交通道路愈加发达,在路上的歌伎或歌者对诗歌的传播也发挥了作用。歌者对好的诗歌趋之若鹜,而诗人也希望透过歌声将自己的诗作传递出去。

    例如,《碧鸡漫志》记载:「元微之见人咏韩舍人新律诗,戏赠云:『轻新便妓唱,凝妙入僧禅。』」又载:「元、白诸诗,亦为知音者协律作歌。白乐天守杭,元微之赠云:『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辞。』自注云:『乐人高玲珑能歌,歌余数十诗。』乐天亦醉戏诸妓云:『席上争飞使君酒,歌中多唱舍人诗。』又闻歌伎唱前郡守严郎中诗云:『已留旧政布中和。又付新诗与艳歌。』」

    (延伸阅读:天才诗人李商隐其实有点渣?风流的他因为爱上女道士而写下这首诗)

    唐朝歌曲以绝句为主,而绝句容易编曲歌唱,押韵且具备流行传播的元素。元稹、白居易是个中大神,他们的诗歌容易被歌伎传播,这样的传播也更具备持久性。

    另据《旧唐书》记载:「元衡工五言诗,好事者传之,往往被于管弦。」武元衡是唐德宗时期的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但是看不惯当时的情况,称病辞官。好长一段时间,他都纵情政事之外,沉溺于宴饮歌咏,这里就提到他的诗歌经常「被于管弦」,透过歌咏传播出去。那时,诗人与乐工、歌者之间的关系还是不错的,歌者借助诗人的作品生活,而诗人借助乐工和歌者的传播提升自己的名气。相辅相成的感情才更加深厚,这就是加持的力量。

    唐朝的旅馆驿站、风景名胜、商业店铺、寺院等场所的墙上或屏风上,可能会有一块专属诗歌的地方,路过这里的客人在此题诗。李白在报恩寺,就遇见过僧人捧着诗板题诗。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诗》中说:「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诗板传播的方式有点像黑板报的感觉,每个诗人均可题写,这样就容易良莠不齐,真正的精品往往被深藏其中。据传,刘禹钖过某庙,就摘下上千块诗板,最终仅留下数十块而已。

    (延伸阅读:唐朝当红诗人自愿献身武则天 却因为「这个原因」被退货)

    题寺院、题风景名胜、题于旅馆都有助于传播,例如,杜牧《题扬州禅智寺》、白居易《三月三十日题慈恩寺》、杜甫《题玄武禅师屋壁》。当然,他们也题在屏风上,如白居易《题海图屏风(元和己丑年作)》。

    在风景名胜题诗是更为流行的方式有「这地方我来过,我承包了」之意。这方面白居易的比较多,如《题杨颖士西亭》、《题岐王旧山池石壁》。题于旅馆的,例如郑谷《题邸间壁》、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如果没有诗板怎么办? 也有人喜欢题在人家墙壁上,如钱起《酬赵给事相寻不遇留赠》:「忽看童子扫花处,始愧夕郎题凤来。」

    为了创作的诗歌永世流传,唐人喜欢把它们刻在石头上。在唐人看来,这是一种比较高雅的文化传播方式。事实上,石刻对诗歌保存与传播的作用显而易见。为了着作的不朽而制作刻石,已算是一种将作品永久保存的出版意识,即「乃手书刻石,期以不朽」。杜甫的「忆昔李公存,词林有根柢……。风流散金石,追琢山岳锐」,提到李邕之诗文多刻于金石而流传。

    唐诗得以传播,最根本的原因是作品本身的品质,品质越好的诗歌传播得越远。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作者简介】

    网名蓝胖说说,一位爱琢磨、善考据的历史爱好者。喜欢用既有温度又有趣的文字讲述故纸堆中的故事,冀以历史为传承,探究历史背后与现实的关联性。简书、今日头条历史人气作者,江苏省作家协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