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能迎来「破冰」契机? 布林肯访中的5大看点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UpMedi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即将出访中国,在美中关系陷入低谷的状态下,此行备受瞩目。(美联社)(photo:UpMedia)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即将出访中国,在美中关系陷入低谷的状态下,此行备受瞩目。(美联社)(photo:UpMedia)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4日与中国外长秦刚通话后,确定将于16日启程,展开为期2天的访中行程,由于美中关系自今年初高空间谍气球事件后急转直下,布林肯原本计画访中的行程也因此延后;与此同时,美方也与盟邦联手对中国发起半导体科技、设备有关的制裁,使双方龃龉日深,也让布林肯此次出访备受关注。

    彭博报导指出,布林肯身为美国5年来访中最高阶官员,此行负有重塑美中关系的重任,并面临包括贸易与智慧财产权、人权状态等争议,台湾安全议题、中国对俄乌战争的立场,以及美国针对先进科技祭出制裁等议题的重重挑战,并整理出5大观察重点:

    中方接待规格

    北京当局接待布林肯的规格,是外界一探中国是否愿与美方进行高阶往来的试金石,由于包括美国财长叶伦(Janet Yellen)与其他内阁官员亦有意访中,因此布林肯访问期间的接待方式、中国官媒的报导内容,都将成为后续类似行程的参考。

    此外,美中双方自5月起就展开拜登与习近平通话的协调,因此布林肯的访问也将对此产生影响。

    (延伸阅读:晶片战白热化 美拉拢台积电相助延长中国生产豁免期)

    各方降低期待

    白宫国家安全会议印太事务协调官坎贝尔(Kurt Campbell),14日谈及这次行程时表示「我们必须以务实眼光看待」,强调「不可能因为一次访问北京的行程,就促成某种突破,或是让美中互动方式立即转变」,有意淡化取得突破的预期。

    而中国媒体对布林肯访中,相较于今年2月时的正面态度,目前似有噤声的情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时殷弘指出,这有可能是北京当局表达对华府不满的手段之一,因此他认为此行可能产生的突破有限。

    (延伸阅读:美国陆军与日本协商部署「多领域特遣队」 加强对中国的吓阻能力)

    稳定美中关系

    布林肯此行的目标,将聚焦于稳定对全球经贸与地缘政治有重大影响的美中关系;原本布林肯预定今年2月出访,延续拜登与习近平在去年底会面的有利情势,但随后一连串事件都使情形每下愈况。特别是近来发生的两起军事摩擦,美军一架RC-135侦察机在南海遭中国歼-16战机挑衅、美飞弹驱逐舰「钟云号」行经台湾海崃时遭中国军舰横插「逼退」。

    美国国安会前任中国、台湾暨蒙古事务主任何瑞恩(Ryan Haas)指出,美中关系目前「未能稳定朝向某个方向前进,而是随着每周事件的发展而摆盪着」,且如果发生任何「造成生命损失的意外事故」,那么就「什么都没得谈了」。

    (延伸阅读:习近平强调「为极端情况做准备」 学者:意味战争可能性升高)

    强化双边沟通

    鑑于目前情况过于艰困,使布林肯踏出的第一步只能恢复双边的沟通管道,尤其是军事事务的联系。目前两国正缺乏减少误判、防止事件恶化的沟通方式,且中国防长李尚福,也在本月初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Shangri-La Dialogue)期间,拒绝与美国防长奥斯汀(Lloyd Austin)会面。

    何瑞恩表示,虽然不断升高美国在中国周遭行动的成本,是中国的战略目标之一,但仍有许多敏感性较低的议题与领域,包括总体经济的稳定以及气候变迁,都是能够有所发挥之处。

    台湾与科技议题

    台湾问题是美中之间最为敏感、且潜在危机最大的领域,布林肯应传达拜登政府无意改变现状的意图,但同时也应谴责北京对台湾进行军事与经济胁迫的行为,虽然这方面并不会有任何突破,但基调必须传达。

    此外,双方也可能谈及美中贸易战,尤其是美方限制中国取得先进半导体制造技术与平台等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