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者普拉萨德:威权主义难容民企坐大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不再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LTN,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习近平容忍民营企业,却不愿企业家太成功,或其公司大到难以掌控。(美联社资料照)(photo:LTN)
    习近平容忍民营企业,却不愿企业家太成功,或其公司大到难以掌控。(美联社资料照)(photo:LTN)

    〔编译魏国金/综合报导〕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布鲁金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普拉萨德(Eswar prasad)接受《纽约客》专访指出,中国的威权主义造成中国经济的危机,人民与政府的互信降低,正威胁中国数十年的经济荣景,中国「指挥与管控」(command-and-control)的思维难以容忍民企坐大,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已无以为继。

    普拉萨德指出,中国经济受短期问题与长期的结构挑战夹击,而所有这些似乎同时来到紧要关头。中国经济长期由投资驱动,但中国许多投资是由国有企业进行,投资效率相对低。中国尤其依赖房地产投资,由于充斥投机行动,致使房市如今陷入动盪。

    中国地方政府债台高筑,造成财政压力。中国也有长期挑战:高龄化人口以及劳动力萎缩。如果投资无法推动高增长,而劳动力又萎缩,唯一提振增长的方法便是提升生产力,但这是中国做不到的。

    此外,全球对中国的需求疲软,出口也无法支撑经济。尽管中国已解除清零政策,但企业降低投资,消费者不愿支出,所有这些导致另一个问题:通货紧缩。

    中国可以使用财政政策,但更大的困难是信心问题,即使发现金给人民、让借贷更廉价,人民必须对其未来的经济前景有信心,才会消费而非储蓄。中国政府虽然动用传统政策工具,推出许多措施,但去年民间投资基本上是崩溃的。零售销售,尤其是汽车等高价商品下滑,问题显然是企业与消费者,对政府扭转困境的能力没有信心。

    普拉萨德指出,中国政府「指挥与管制」的思维在问题浮现时,使其难以认清问题并正面解决。此外,佔经济活动可观比例的国有企业,如同多数的金融系统,特别是国有银行,直接受政府控制,中国政府似乎认为他能解决任何问题。

    但中国的问题是「困在半途」。中国希望让市场发挥一定作用,但若没有进行必要的制度改革,市场运作将挑战重重。这意谓必须要有法治、要有公司与政府透明度、要有好的审计与会计程序,没有这些属性,市场将不可能良好运作。

    他提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虽容忍民营企业,但视国企为经济支柱,他打压科技业以及医疗与教育领域的私募基金,这明确显示中国政府愿意容忍民企,但不希望民营企业家太成功,或其公司大到让政府难以掌控。

    这就是中国经济的问题所在,中国无法再透过投资或增加劳动力来达到增长,而必须透过提高生产力,事实是,民企有更好的创新,可以产生更高的生产力,中小企业能创造更多就业,中国政府似乎了解为了达成经济目标,需要民企,但又不愿鼓励民企。

    过去40年中国经济的成就,或许让中国政府认证其经济模式,但该模式已越来越难以维持。过去2、3年劳动力萎缩,开始影响经济成长。中国政府计画朝高附加价值的制造业、服务业等方向发展。为了成就该目标,必须有更多创新、更多活力,而这有赖民营部门实现。似乎,中国若不进行重大政策改变,其经济目标将越来越与现实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