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差  地方政府多违法融资新增隐形债务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SETN,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中国地方债问题严重,财政部今(6)日披露地方隐形债务的8个典型案例,显示许多地方政府明知违法仍要求当地国企或银行垫资,也凸显地方财政困窘,即使水利等建设支出也不得不违法融资。

    *(photo:SETN)
    *(photo:SETN)

    ▲中国财政部披露地方隐形债务,明知违法仍要求当地国企或银行垫资,凸显地方财政困窘。(图/翻摄自Pixabay图库)

    中国财政部网站今(6)日发布2022年以来查处的8起关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目的是警示地方官员,但从中也能窥见近年地方债务问题的情况,仅一个市的违法垫资规模就达人民币上百亿元。

    这些案例中,湖北省部分地区要求3家省属国有企业承担土地整理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城市综合开发业务,从2018年8月至2021年6月末,形成新增隐性债务人民币214.8亿元(约新台币945亿元)。

    广西柳州市要求多家国有企业垫资建设本应由财政预算安排的土地项目,新增隐性债务,自2018年至2021年6月末,形成新增隐性债务176.95亿元。

    陜西省西安市透过国有企业举债融资,用于西安国际会议中心项目建设支出,新增隐性债务26亿元。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财政局无视规定,要求代理银行垫付资金且长期未清算新增隐性债务。自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末,形成新增隐性债务20.14亿元。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1年以国有企业为主体融资,借新还旧并作为化债处理,造成「化债不实」12.05亿元。

    除了地方政府官员、国企高层被问责,提供资金的银行也受到处分。

    在中国财政部通报的案例中,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陜西省分行被指违法违规向地方政府提供融资及相关服务,贷款用于西安市河湖水系保护治理项目支出,贷款余额形成新增隐性债务12.76亿元。

    中国农业银行芜湖分行及辖区内相关支行也被指违法违规向地方政府提供融资,所发放的贷款包括用于抗洪救灾支出等,截至2021年6月末,贷款余额形成新增隐性债务4.71亿元。

    受到中国经济下行、财政收入下滑、举债规模增加等因素影响,今年地方债特别受到关注。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开会议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10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则提出「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

    界面新闻1日刊载北京福盛德信息谘询有限公司(FOST)首席经济学家冯建林解读,「从近期发行特别国债转移支付给地方政府来看,这方面的趋势是中央政府增加债务」,由于地方政府隐性负债规模大,中央政府主要工作仍是严控地方政府隐形债务的新增,整体来说为「债务向更高层级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