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习会”临近,中国降低在以哈冲突中对美国的批评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VO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一名男子坐在加沙的一片废墟上(2023年11月1日)(photo:VOA)
    一名男子坐在加沙的一片废墟上(2023年11月1日)(photo:VOA)

    华盛顿 - 美国一家智库的最新报告指出,尽管中国试图在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冲突上展示中立,但北京控制的媒体和中国外交官过去一个月以来在国际社交媒体上传达的信号偏向哈马斯一方,并将冲突的责任归咎于美国等西方国家。不过,报告的作者之一指出,随着美中关系转暖,两国领导人预料中的双边会谈的临近,中国官员,特别是中国外交部降低了对美国在以哈问题上批评调门。

    中国外交部降低对美国攻击调门

    报告是由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旗下的研究机构保卫民主联盟作出的。这份报告分析了中国、俄罗斯、伊朗三国在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冲突爆发后如何各自在X等国际社媒上利用这场危机推广自己的叙事模式,把冲突归咎于美国和西方。在某些问题上,对美国的指责甚至要超过以色列。

    自从10月7日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冲突爆发以来,民族主义官媒《环球时报》多次发表英文社评,指责美国在这场冲突上对以色列的偏袒,并称美国应该对冲突的爆发负责。

    不过,报告的一位作者告诉美国之音,与中国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事件上对美国显示的敌意相比,在以哈冲突上,中国外交部对美国的敌意有所降低。

    “对于这场危机,中国的外交部从某种程度上缓和了对美国的批评,” 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旗下的研究机构保卫民主联盟的研究员爱迪恩·苏拉(Etienne Soula)告诉美国之音。

    苏拉是保卫民主联盟新发布的报告的作者之一。苏拉指出,就算被直接询问如何看待美国在这场冲突上的表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近来也避免直接批评美国。

    在11月7日的记者会上,土耳其的阿纳多卢通讯社记者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如何理解美国只寻求人道主义“暂停”冲突而不是“停止冲突”。王文斌在回答时没有谴责美国,而是请这位记者向美国询问这个问题,同时再次强调中国会采取“负责任行动”,缓解危机。

    汪文斌的这个态度与中国近日降低了反美的调门是一致的。10月31日,中国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发表 “钟声”(据信是中共中央的声音的谐音)的文章,文章的标题是,《推动中美关系真正稳下来、好起来》。

    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预计下个星期将在旧金山举办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上见面。中国尚未确认这场会面的发生,但如果成行,这将是两位领导人在去年巴厘岛上的峰会后举行的首场面对面会议。

    今年以来,两国高层官员已经多次会面,分析人士和专家们认为美中关系在经历了五年多的紧张阶段后,进入了相对温和的“解冻”时期。

    中国官媒“亲哈中立”

    报告还指出,虽然中国自称是中立的,但中国官媒在新闻报道上偏向哈马斯一方。在哈马斯10月7日对以色列发起攻击的当天,中国环球电视台CGTN的英文YouTube频道仅播放了一段短片,提及有导弹从加沙飞入以色列,造成1人死亡,15人受伤。之后的几天里,CGTN的报道的重点放在了以色列的回击和加沙地区的平民伤亡上。

    CGTN非洲分社的YouTube频道在哈马斯发起攻击后的几天里都没有播放任何攻击片段,同样将报道聚焦在以色列的回击上。

    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10月18日在社媒平台X上发布了一张电脑合成的照片,显示以色列、美国、日本、英国、印度等国的战机飞向一名加沙的战士。19日,他又发出一张看似通过人工智能制作的照片,显示一名躺在摆放了美国与以色列国旗的餐桌上等待被食用的婴儿。

    保卫民主联盟报告称中国对待这场冲突的态度类似于北京在乌克兰战争上展示的“亲俄罗斯式的中立”。报告说,中国试图将自己定位为同情巴勒斯坦人的困境,同时在信息传递中采取温和的语气,强调双方需要尊重国际法并避免平民伤亡。

    报告说,中国的这种做法很多方面反映了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亲俄中立”,但中国对伊斯兰恐怖主义的厌恶及其在中东的复杂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比乌克兰事件后更为谨慎的反应。

    保卫民主联盟苏拉告诉美国之音说:“看起来中国不想完全疏远以色列,和在乌克兰战争上的亲俄信号相比,中国没有那么明显地亲巴勒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