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评「习拜会」:仅令中美关系止损回稳 成果脆弱 未安外资心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RFI,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2023年11月15日,拜习会间隙,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在旧金山斐洛里庄园短暂散步时挥手致意。(photo:RFI)
    2023年11月15日,拜习会间隙,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在旧金山斐洛里庄园短暂散步时挥手致意。(photo:RFI)

    对于众所关注但期望不高的中美两国元首会晤,香港传统传媒的社评大多认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的会晤只能起止损回稳的作用,而且相关作用的基础颇为脆弱,易因国内外形势而转变;有经济报章更指出,以会晤成果推算,外资重返中国仍会心存忧虑。而亲北京报章则突出习近平所提的「五个共同」作为两国关系发展方向,描绘新愿景。

    在今(17日)早出版的畅销报章中,只有《东方日报》的社论不是以两国元首会谈的「习拜会」为主题,但其七篇有关峰会的报道中,倾向负面事实,例如《中美元首会面 台湾成焦点 未解成见》丶《被问互信 习近平保持沉默 拜登:信任但要核实》丶《出行受阻 三藩市华人:不关心峰会》等。

    至于以「习拜会」为主题的社论,倾向认为会谈只是令中美关系止损回稳,双方竞争关系难以大幅改善,遑论回到奥巴马年代的和平共处关系。但与美国主流传媒认为峰会不会改变两国「激烈竞争」格局的调子,港媒还是较为温和。

    当中,《明报》社评指出,现时的局面相当脆弱,除了因为台湾和美国在明年举行总统选举会随时令中美关系因政治操作而转趋紧张外,两国对相处的基础其实存在分歧。社评指出,习近平认为,摆正两国相处之道,首要是树立正确认知:「中美是伙伴还是对手」;但拜登回应时,表明「中美处于竞争关系,我的责任是令它理性及可控,不会导致冲突」。由此可见,「避免冲突」才是两国关系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即两国关系「可以止跌,但很难回升」。

    《信报》社评对此亦有同感,并指「中美『求同』得到有限度的进展,『存异』方面的鸿沟却仍然十分显着」,尤其是在敏感的台湾问题上,中美无法达成共识,再加上人权和高科技竞争问题的分歧,中美关系透过对话沟通虽可避免冲突,但未彻底回暖,只是「斗而不破」,但仍有助两国贸易往来,令全球经济受惠。

    不过,立场较亲北京的《香港经济日报》比《信报》更为审慎,《经济》社评指出,从会后信息可以判断,双边关系已「稳下来」,但两国之间「深层次结构矛盾众多」,外资对重返中国仍会心存疑虑。

    至于由中国驻港机构控制的《文汇报》和《文汇报》,其社论与新华社相若,强调以习近平提出的五大共同点作为中美关系发展的新愿景。不过,两报都没有指出,拜登根本没有正面回应「习五点」的第一要点,即「中美是伙伴还是对手」,遑论其他。两报的社评认为,尽管中美关系遭遇曲折,但互利合作的动力依然强劲,空间依然广阔。

    至于面向英语读者群的英文《南华早报》,其社评仍是唱好「习拜会」成果,但调子介乎主流传媒和亲京传媒之间。社评以《「习拜会」为建设性关系开启大门 全球将受惠》为题,但提纲却只触及两国领袖同意,沟通渠道必须全天候开通,这已达到峰会举行的目的,就是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基础划定框架。事实上,观察家在会前已表明,对峰会期望不高。